【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当伤口受到严重细菌感染或机体患有持续的内源性疾病(如糖尿病)时,患者无法通过自身修复系统实现伤口愈合。由于持续性的脓肿及溃烂,伤口多表现为凹凸不平状,形貌十分复杂。如无外部干预治疗,容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会造成大面积组织切除或截肢,甚至死亡。现有临床伤口敷料如纱布、泡沫敷料和水凝胶敷料等多为块状敷料,缺乏柔韧性,无法实现复杂形貌难愈伤口的有效贴合以及粘附,进而造成敷料脱落失效。因此,开发出一种可自粘附于复杂形貌创面的伤口敷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纳米膜是一种厚度为纳米级,纵横比大于106的薄膜材料。巨大的纵横比赋予其优异的柔顺性,可以“无缝”地贴合在任意形貌表面,并通过物理作用力牢固粘附于基底表面。
[0003]其次,当皮肤受损时,阻挡外界细菌进入人体的皮肤屏障被破坏,各种细菌借由伤口进入人体体内,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产生。且伤口处由于微环境变化更容易导致细菌滋生,造成慢性炎症,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开发一种抗菌的纳米膜对皮肤修复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方法,可减少因伤口细菌滋生导致的炎症问题,促进伤口修复。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根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配制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中药活性成分,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以完全消泡,得到内层混合溶液;利用静电纺丝设备,纺丝内层混合溶液,制得内层亲水抗菌膜;步骤二、将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配制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丙基焦三酚,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以完全消泡,得到外层混合溶液,利用静电纺丝设备,将外层混合溶液纺丝在内层亲水抗菌膜的一面上形成防水复合膜,即得到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的制备方法为:将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加入多糖溶液中,室温下搅拌48~72h,抽滤,干燥,即制得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溶液为葡聚糖溶液、黄原胶溶液、魔芋葡甘聚糖溶液、壳聚糖溶液、瓜尔豆胶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加与多糖溶液的质量比为1:4~6;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1~3mg/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药抗菌的透气防水纳米膜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配制成溶液的具体过程为:按重量份,取4~6份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溶解于100份1,1,1,3,3,3
‑
六氟异丙醇和10份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1~5℃,时间为8~15小时,静置的温度为1~5℃,时间为8~15小时;所述亲水改性的聚羟基丁酸
‑
戊酸共聚酯与中药活性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平,唐鹏飞,王清远,陈宇珊,杨昆,孔清泉,冯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