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192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和锲紧块,所述动模组件包括滑块、油缸以及动模;所述滑块和油缸将动模分为第一动模结构单元和第二动模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动模结构单元靠近所述定模;所述滑块复位状态下,其凸台结构与第一动模结构单元的动模斜面之间形成待锲紧凹槽;所述锲紧块一端通过销轴与定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锲紧凹槽相匹配;并在动模和定模合模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锲紧块旋转,从而将锲紧块卡于所述待锲紧凹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滑块锲紧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固定式锲紧块以及锲紧杆锁紧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精度高且故障少。精度高且故障少。精度高且故障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铸工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中,当滑块运动方向向下且与水平分型面形成夹角,且夹角是在动模侧形成时,此类滑块叫做下行斜滑块。压铸工艺中,由于滑块在压铸生产时会产生很大的涨型力,滑块会因受到压力而后退,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及外观质量(如飞边),为避免上述情况,滑块往往需要采用锲紧块进行锁紧定位。
[0003]常用的下行斜滑块不能靠合模力锲紧,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传统的锲紧块(如图1所示的锲紧块11)锁紧,或者通过油缸带动锲紧杆锁紧(如图2所示的锲紧杆22)。
[0004]但是传统的锲紧块锁紧机构,体形大,斜面多,加工困难,精度低;而传统油缸带动锲紧杆锁紧机构,零件多,故障多,精度低。这两种机构常常导致滑块在铸造压力的作用下后退,从而影响产品尺寸变化及产生披锋、飞边等缺陷。因此,现有技术的锲紧结构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工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滑块锲紧机构,在合模力的作用下,即可将锲紧块旋转至待锲紧凹槽中,达到锲紧滑块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
[0007]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和锲紧块,所述动模组件包括滑块、油缸以及动模;所述滑块和油缸将动模分为第一动模结构单元和第二动模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动模结构单元靠近所述定模;所述滑块复位状态下,其凸台结构与第一动模结构单元的动模斜面之间形成待锲紧凹槽;
[0008]所述锲紧块一端通过销轴与定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锲紧凹槽相匹配;并在动模和定模合模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锲紧块旋转,从而将锲紧块卡于所述待锲紧凹槽中。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倾斜向下设于动模中,所述滑块通过其底部的连接槽与油缸的连接头连接,用于推动滑块在动模中移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待锲紧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定模一侧,且其开口向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锲紧块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定模上安装锲紧块的对应位置为与之弧形相匹配的凹槽,并对所述锲紧块的旋转范围进行限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锲紧块在定模的上极限位置,需满足其位于上极限位置处时的角度不小于所述待锲紧凹槽的倾斜角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锲紧块旋转的下极限位置为水平位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锲紧块的下极限位置处设有到位传感器,以确保合模前,锲紧块处于该下极限位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锲紧块和所述待锲紧凹槽开口在高度上相对应。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待锲紧凹槽开口处,所述滑块和第一动模结构单元均为圆角。
[0017]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将锲紧块与定模可旋转地连接,并且锲紧块与待锲紧凹槽相匹配,使锲紧块在合模力的作用下即可旋转至待锲紧凹槽中,从而达到锲紧滑块的目的;同时使锲紧块在开模力的作用下即可从待锲紧凹槽中旋出,实现模具开模。
[0019](2)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的滑块锲紧机构,采用的锲紧块结构简单,在不影响合模和开模的情况下,锁紧精度高,在合模状态能有效防止下行斜滑块后退,故障少。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固定式锲紧块以及锲紧杆锁紧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精度高且故障少。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锲紧块锁紧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缸带动锲紧杆锁紧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在模具合模状态下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在模具开模到位状态下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在模具合模动作时的示意图。
[0025]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定模、2

销轴、3

锲紧块、4

滑块、5

油缸、6

动模、7

动模斜面、8

到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请参阅图3至图5,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1)和锲紧块(3),所述动模组件包括滑块(4)、油缸(5)以及动模(6);所述滑块(4)和油缸(5)将动模(6)分为第一动模结构单元和第二动模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动模结构单元靠近所述定模(1);所述滑块(4)复位状态下,其凸台结构与第一动模结构单元的动模斜面之间形成待锲紧凹槽;所述锲紧块(3)一端通过销轴(2)与定模(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锲紧凹槽相匹配;并在动模和定模合模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锲紧块(3)旋转,从而将锲紧块(3)卡于所述待锲紧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倾斜向下设于动模(6)中,所述滑块(4)通过其底部的连接槽与油缸(5)的连接头连接,用于推动滑块(4)在动模中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下行斜滑块的锲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锲紧凹槽开口朝向所述定模(1)一侧,且其开口向下。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压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恩赖榴雄谭先雄张玉龙黄壮才陈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