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824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包括清洗工序、移印工序、烘烤工序、贴合工序、电镀工序和成品检验工序对玻璃基板进行补边,其中在移印工序中采用步骤S1.将油墨装入墨盘中,并刮去多余油墨;S2.等待墨盘中的油墨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油墨表面;S3.取油:使用胶头粘上胶状的表面;S4.印刷:将胶头上粘的胶状的表面印到玻璃基板补边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生产工序,更好的控制补边油墨,减少了油墨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产品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手机的流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手机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追求美观的外观效果,很多手机厂商都使用玻璃作为手机后盖,由于玻璃基板具有曲面效果,为了追求美观的外观效果,很多手机厂商都使用玻璃基板作为手机后盖,当使用玻璃基板作为手机后盖时,就需要对玻璃基板的边缘位置进行补边操作。
[0003]现有喷涂补边方式,由于采用大面积喷射,产品正面溢墨问题严重,需进行人工除溢墨,效率较低,并且对于部分表面粗糙较高的效果产品,除溢墨时较难去除,容易发生边缘缺墨漏光、边缘划伤相关不良问题。
[0004]现有喷涂补边方式,为贴合后进行补边工艺,需进行油墨固烤,如烘烤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贴合褶皱、膜裂、气泡反弹风险,温度过低,容易出现油墨附着力不大标现象,导致部分大角度、高镀膜膜厚项目需要长时间低温烘烤,生产效率也比较较低。
[0005]现有喷涂补边方式,由于油墨流动性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弧面边缘积墨,导致补边油墨偏厚问题,3D弧面对油墨厚度管控难度较大,部分严重情况影响整机组装问题。
[0006]现有喷涂补边油墨消耗量较大,并且对化境也存在一定污染,生产者还需花费大量费用进行环保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通过重新设计新型工艺流程,解决了原有补边方式补边效果差、良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所述玻璃手机盖贴合在装饰膜片上,所述玻璃手机盖具有补边区,对所述补边区进行补边,包括以下步骤:
[0009]工序一:清洗工序:将经过的强化玻璃基板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初步外观检验后,送至下道移印工序;
[0010]工序二:移印工序:使用移印机台对经过工序一处理过的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
[0011]工序三:烘烤工序,对经过工序二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进行烘烤,烘烤后,进行检验、清洗,烘烤的步骤用于保证玻璃基板上的油墨能够充分固化,形成不脱落的表体层;
[0012]工序四:贴合工序:将经过工序三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贴合在装饰膜片上,并进行检验,玻璃基板贴合在所述装饰膜片上用于进一步与手机完成组装;
[0013]工序五:电镀工序;在经过工序四处理过的玻璃基板的表面电镀一层防指纹油污的功能膜层,防指纹油污的功能膜层用于防指纹和防油污,以使玻璃基板做为手机后盖的
应用中可以起到防指纹和防油污的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补边工艺还包括工序六:成品检验工序:对经过步骤S1

S5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进行检验。所述工序六的成品检验进一步确保成品的玻璃基板的良品率。
[0015]优选的,在工序二中,对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后,所述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表面的油墨厚度为1

10um。
[0016]优选的,在工序二中,对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后,所述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被油墨完全覆盖。
[0017]优选的,在工序二中,所述移印机台包括胶头、墨盘。所述墨盘用于盛装油墨,所述胶头用于蘸取油墨并印刷到玻璃基板补边区上。
[0018]优选的,在工序二中,使用移印机台对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的方法包括:S1.将油墨装入墨盘中,刮去多余油墨;S2.等待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油墨表面;S3.取油:使用胶头粘上胶状的表面;S4.印刷:将胶头上粘的胶状的表面印到玻璃基板上。
[0019]优选的,所述胶头的硬度为20

30度。20

30度的胶头硬度可以较好的控制胶头变形量,避免胶头在印刷时将油墨印刷到补边区以外的区域。
[0020]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胶状的油墨表面的油墨厚度为0.01

0.04mm。控制所述胶状的油墨表面的油墨厚度以便于控制印刷时玻璃基板补边区的油墨厚度。
[0021]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胶头取油时向上运动的速度为200

300mm/s,所述胶头取油时向下运动的速度为250

350mm/s,在步骤S4中,所述胶头印刷时向下运动的速度为20

200mm/s,所述胶头印刷时向下运动的速度为20

200mm/s。
[0022]优选的,所述的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所使用的玻璃基板为3D玻璃。
[0023]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补边工艺,可以通过控制胶头的速度从而控制胶头的变形量,从而较好的控制补边油墨的区域,避免将油墨印刷到补边区以外的区域,可以取消除溢墨工序,降低边缘划伤风险,较好的控制补边边缘油墨锯齿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补边工艺,采用先补边后烘烤贴合的方式,相对现有常规先贴后补再烤的工艺,大大降低了装饰膜片出现的褶皱、膜裂、气泡反弹的风险;(3)本专利技术的补边工艺可以通过控制移印胶头的补边油墨的取墨量,较好的控制了补边油墨的厚度,并油墨厚度稳定性较高;(4)本专利技术的补边工艺通过控制补边区域的有限尺寸和油墨的取墨量,油墨消耗较小,油墨利用率明显提高,减少的油墨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5)本专利技术的补边工艺由于明显提高油墨利用率,就大大减少油墨废料的处理量,降低环保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补边工艺的流程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印工序的流程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玻璃基板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玻璃基板的局部截面图;
[0028]图5为实施例4中3D玻璃的局部截面图。
[0029]在图3中,A1~A4为R角补边区,B1~B4为直边补边区;
[0030]在图4中,左侧A为R角补边区的局部放大图,右侧B为直边补边区的局部放大图,X
为装饰膜片,Y为补边区。
[0031]在图5中,

为玻璃基板截面区,

为补边区截面区,

为装置膜片区,α为玻璃基板边缘弯曲角度。
[003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所述玻璃手机盖贴合在装饰膜片上,所述玻璃手机盖具有补边区,使用移印机台对所述补边区进行补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工序一:清洗工序:将经过的强化玻璃基板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初步外观检验后,送至下道移印工序;工序二:移印工序:使用移印机台对经过工序一处理过的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工序三:烘烤工序,对经过工序二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进行烘烤,烘烤后,进行检验、清洗;工序四:贴合工序:将经过工序三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贴合在所述装饰膜片上,并进行检验;工序五:电镀工序;在经过工序四处理过的玻璃基板的表面电镀一层防指纹油污的功能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边工艺还包括工序六:成品检验工序:对经过步骤S1

S5处理过的玻璃基板进行检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序二中,对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后,所述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表面的油墨厚度为1

10u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序二中,对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进行油墨上色后,所述玻璃基板的补边区被油墨完全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手机盖补边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序二中,所述移印机台包括胶头、墨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何勇刘芝龙查渠生刘任翔
申请(专利权)人:伯恩精密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