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及制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3679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及制作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壁,且电机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驱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轴,通过电机驱动能够带动转动轴自由转动和自由升降,所述升降轴上设有多个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自由端部均设有置物盘,承载架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若升降轴升至壳体外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带动置物盘伸长,便于放置生产原料。便于放置生产原料。便于放置生产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碳硅烷的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碳硅烷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其主链由硅和碳原子交替组成,硅和碳原子上连接有氢或有机基团,分子链为线形或枝化结构。聚碳硅烷是目前高技术新材料中新出现的先驱体高分子(Preceramic polymers)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备碳化硅系列的高技术陶瓷材料。
[0003]目前,生产聚碳硅烷的方法一般采用硅烷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聚硅烷,在经过高温裂解和热解重排生成聚碳硅烷,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会产生相应的副产物,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对于聚碳硅烷生产设备一般仅由加热装置进行温度控制,降温延时性长,升温或者降温过程漫长,导致温度控制的精确性差。
[0004]中国专利申请202011483558.1公开了一种聚碳硅烷纤维不熔化处理设备,包括炉体、加热丝和引风机,炉体内腔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通过围板围合成第一腔室,炉体内腔位于围板的外侧上通过隔板围合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底部开口,围板上侧壁上开设有流通孔,加热丝连接在第二腔室的底部的开口处,炉体位于第二腔室开口处的正下方与引风机之间还连接有一回温管道,炉体的中部上连接有一吊篮,且该吊篮位于第一腔室内。上述技术方案在炉体的中间位置设置一吊篮,通过吊篮取放聚碳硅烷,生产过程繁琐,不利与操作,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及制作方法,通过设置加热器和吹风机对壳体内进行加热,同时通过设置的温控机构在温度低时快速提高壳体内的温度,当壳体内的温度高时,将热量快速散发,有助于壳体内的温度控制和保持,同时能够防止可体内压强过大,保持平衡压;通过设置的升降轴带动承载架转动,将壳体内的热空气快速输送到上方,使壳体内的温度达到上下均匀,利于聚碳硅烷纤维达到匀质;通过设置升降轴上升,并且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置物盘伸缩,将承载架升至壳体上方,自动伸出、缩回置物盘,提升拿取的便利性,更加便于操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壁,且电机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驱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轴,通过电机驱动能够带动转动轴自由转动和自由升降,所述升降轴上设有多个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自由端部均设有置物盘,承载架的内部设有
驱动机构,若升降轴升至壳体外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带动置物盘伸长,便于放置生产原料;所述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连接有吹风机,通过吹风机将热风吹入壳体内部进行加热,所述壳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壳体内的温度平衡。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斜齿轮,两个所述第一斜齿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另一侧连接有丝杆,所述升降轴的内部纵向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丝杆与内螺纹孔匹配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孔的一侧纵向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驱动,所述插杆的底部对应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气缸,所述双向气缸设置在承载架内部中心的位置,所述双向气缸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对称贯穿设置在盒体内,伸缩杆与盒体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两侧均至少连接有一条滑轨,滑轨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连接。优选的,所述滑轨上靠近盒体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远离盒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板连接,所述伸缩杆靠近盒体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伸缩杆位于盒体内的一端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插接设在伸缩杆的内部,所述导杆与伸缩杆构成间隙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的销轴转动连接有滑动杆。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管体的内部,所述管体设有固定件,通过固定件与承载架连接,所述管体与滑动杆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位于管体内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和滑动杆均呈空心结构,所述移动块的另一端匹配连接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滑动杆的内部,导轨与滑动杆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块连接,另一端与管体的内壁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侧壁垂直连接有移动杆,管体的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杆设置在通槽内,所述移动杆通过通槽与管体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十字伸缩架,十字伸缩架的中心位置呈转动连接,所述十字伸缩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且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连接,所述滑槽设置在置物盘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置物盘与承载架构成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壁中心位置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壳体连通,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出气盖;所述筒体内部中心位置连接有中心体。
[0013]优选的,所述中心体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设有第一石蜡层,所述第一石蜡层的内部设有第一胶套,所述第一胶套内部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贯穿中心体,且第一支杆与中心体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延伸至出气口外,且第一支杆的端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出气口的外部,所述密封盖靠近出气口的一端粘接设有
密封垫;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中心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杆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中心体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设有第二石蜡层,所述第二石蜡层的内部设有第二胶套,所述第二胶套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贯穿中心体,且第二支杆与中心体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快,所述密封块呈半球形,所述密封块与循环管对应设置,密封块能够与循环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绳弹簧的一端密封块连接,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中心体连接。
[0015]优选的,该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启活动盖,通过气缸驱动插杆向下移动插入插槽中,启动电机,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在丝杆转动的过程中,丝杆通过内螺纹孔与升降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升降轴向上运动,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活动盖(2),所述活动盖(2)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壁,且电机(3)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4)上驱动设有至少一个升降轴(7),通过电机(3)驱动能够带动转动轴自由转动和自由升降,所述升降轴(7)上设有多个承载架(8),所述承载架(8)的自由端部均设有置物盘(9),承载架(8)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20),若升降轴(7)升至壳体(1)外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20)带动置物盘(9)伸长,便于放置生产原料;所述壳体(1)远离电机(3)的一侧设有加热器(10),所述加热器(10)连接有吹风机(11),通过吹风机(11)将热风吹入壳体(1)内部进行加热,所述壳体(1)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温控机构(12),所述温控机构(12)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壳体(1)内的温度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4)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斜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斜齿轮(5)均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6),所述第二斜齿轮(6)的另一侧连接有丝杆(15),所述升降轴(7)的内部纵向开设有内螺纹孔(14),所述丝杆(15)与内螺纹孔(14)匹配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孔(14)的一侧纵向开设有插孔(16),所述插孔(16)内设有插杆(17),所述插杆(17)的上端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驱动,所述插杆(17)的底部对应设有插槽(18),所述插槽(18)与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双向气缸(19),所述双向气缸(19)设置在承载架(8)内部中心的位置,所述双向气缸(19)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块(201),所述固定块(201)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连接杆(202),所述连接杆(202)与固定块(20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04),两个伸缩杆(204)对称贯穿设置在盒体(203)内,伸缩杆(204)与盒体(203)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盒体(203)的两侧均至少连接有一条滑轨(207),滑轨(207)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07)上靠近盒体(203)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板(208),第一滑板(208)远离盒体(203)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板(209),所述第二滑板(209)与滑轨(207)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04)的另一端与第一滑板(208)连接,所述伸缩杆(204)靠近盒体(203)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206);所述伸缩杆(204)为空心结构,所述伸缩杆(204)位于盒体(203)内的一端连接有导杆(205),所述导杆(205)插接设在伸缩杆(204)的内部,所述导杆(205)与伸缩杆(204)构成间隙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208)远离连接杆(20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010),所述第二滑板(209)远离连接杆(20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011),所述第一连杆(2010)和第二连杆(2011)的另一端均通过设置的销轴转动连接有滑动杆(2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12)的另一端延伸至管体(21)的内部,所述管体(21)设有固定件(216),通过固定件(216)与承载架(8)连接,所述管体(21)与滑动杆(212)构成间隙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212)位于管体(21)内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213),所述移动块(213)和滑动杆(212)均呈空心结构,所述移
动块(213)的另一端匹配连接导轨(214),所述导轨(214)设置在滑动杆(212)的内部,导轨(214)与滑动杆(212)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导轨(214)上设有第二弹簧(215),所述第二弹簧(215)的一端与移动块(213)连接,另一端与管体(21)的内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碳硅烷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13)的侧壁垂直连接有移动杆(22),管体(21)的侧壁开设有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基峰孙少鹏李龙唐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