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35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主要涉及压力密封领域。包括净水出口管路、与管路螺纹连接的密封管堵、套接设置在密封管堵上的密封圈;所述净水出口管路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密封管堵包括螺纹管、凸台;所述螺纹管的螺纹顶端与凸台底面之间套接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小垫圈,所述小垫圈与凹槽适配;所述凸台与小垫圈之间设有检测试纸,所述检测试纸检测到水后变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于海水净化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管路中,对不同的出水口管路方向转换时密封,通过三重结构对出水口管路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能够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能够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能够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密封领域,具体是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水净化技术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蒸馏法主要被用于特大型海水淡化处理上及热能丰富的地方。反渗透膜法适用面非常的广,且脱盐率很高,因此被广泛使用。如说明书附图图1,反渗透膜法首先是将海水提取上来,进行初步处理,降低海水浊度,防止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生长,再经过过滤设备过滤后用特种高压泵增压,使增压的海水通过进水管路排出到反渗透压力管路,海水经过反渗透压力管路的过滤,使得水与海水中的溶质隔离,通过分别通过净水汇入管路和浓水汇入管路排出。
[0003]大规模的反渗透系统的反渗透膜组的具有多级净水工作模式,不同级别的净水模式代表海水净化的纯度,越纯净的淡水需要经过的反渗透膜组越多,净化出更高纯度的淡水时,需要将低级别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堵住,使得低级别反渗透膜组净化的水流入下一级别的反渗透膜组的进水口。所以说海水净化管路中的出水口,需要随着反渗透系统工作中不同的净水模式来调转净水出口方向,导致净水出口的密封件拆装频繁,现有的对净水管路出口密封方式大多为采用60
°
密封管螺纹或者采用缠绕生胶带进行密封,采用60
°
密封管螺纹在频繁松紧后导致螺纹牙和螺纹孔直接磨损,导致密封性能降低,在高压管路中导致出水口的净水泄露;采用生胶带进行密封时,操作繁琐而且密封性能不稳定,所以说需要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它用于海水净化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管路中,对不同的出水口管路方向转换时密封,通过三重结构对出水口管路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能够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还能够对出水口管路是否出现渗漏,进行监测,便于巡检的工作人员巡查,同时还不会对出水口管路造成污染。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包括净水出口管路、与管路螺纹连接的密封管堵、套接设置在密封管堵上的密封圈;所述净水出口管路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密封管堵包括螺纹管、凸台;所述螺纹管与凸台内部设有缓冲空腔,所述螺纹管的螺纹顶端与凸台底面之间套接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小垫圈和大垫圈,所述小垫圈与凹槽适配,所述大垫圈与所述小垫圈组成碟形密封圈,所述大垫圈位于净水出口管路端面和凸台底面之间,所述检测试纸位于大垫圈底面与净水出口管路端面之间,所述检测试纸与大垫圈直径相适配。所述检测试纸检测到水后变色。
[0007]所述检测试纸底端设有观察条,所述观察条外侧设有塑封套。所以检测试纸底端设有观察条,观察条上涂有无水硫酸铜,远离出水口管路通过检测试纸的吸水特性,渗漏时浸润观察条,为了将观察条隔绝外界水汽,所述观察条外侧设有塑封套,将观察条套接在塑
封套内部。
[0008]所述凸台,设有六角块,所述六角块两侧设有旋拧块。所述凸台设有六角块,六角块两侧设有旋拧块,旋拧块便于手动旋拧密封管堵对准净水出口管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再通过六角扳手旋拧六角块将密封管堵与净水出口管路连接。
[0009]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用于海水净化反渗透膜组的出水口管路中,对不同的出水口管路方向转换时密封,通过三重结构对出水口管路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能够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还能够对出水口管路是否出现渗漏,进行监测,便于巡检的工作人员巡查,同时还不会对出水口管路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本技术在海水净化反渗透膜组中视图。
[0012]附图2是本技术中装置整体视图。
[0013]附图3是本技术中装置内部视图。
[0014]附图4是本技术中管路剖视图。
[0015]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6]1、净水出口管路;2、凹槽;3、螺纹管;4、凸台;5、小垫圈;6、检测试纸;7、大垫圈;8、观察条;9、塑封套;10、缓冲空腔;11、六角块;12、旋拧块;13、净水汇入管路;14、浓水汇入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8]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因为出水口管路需要经常调转方向,所以用于净水口的密封件必须能够适应频繁拆卸,而且还能够对适应反渗透反渗透膜组的环境,以下为装置的具体结构:
[0019]如说明书附图图1和图4所示,主体结构包括净水出口管路1、与管路螺纹连接的密封管堵、套接设置在密封管堵上的密封圈;
[0020]净水出口管路1与密封管堵之间通过60
°
管螺纹连接,既能达到一定的防水效果还能够将密封管堵与净水出口管路1连接,如说明书附图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密封管堵包括螺纹管3、凸台4;所述凸台4设有六角块11,六角块11两侧设有旋拧块12,旋拧块12便于手动旋拧密封管堵对准净水出口管路1,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再通过六角扳手旋拧六角块11将密封管堵与净水出口管路1连接。
[0021]所述螺纹管3与凸台4内部设有缓冲空腔10,缓冲空腔10是为了反渗透模组启动运行时,净化水管道的压力对密封管堵的冲击,频繁的对密封管堵冲击后,会造成密封管堵的螺纹牙造成损坏,不仅影响密封性,还会影响螺纹连接强度。设置缓冲空腔10后,反渗透模组启动运行时,净化水流向密封管堵,流入密封管堵的缓冲空腔10,如果不设置缓冲空腔10
会导致水流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螺纹管3的螺纹部分,从而对螺纹牙造成损害。
[0022]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密封性,防止频繁旋拧后60
°
管螺纹密封效果失效,所以所述净水出口管路1内壁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大于螺纹管3的直径。所述螺纹管3的螺纹顶端与凸台4底面之间套接设有小垫圈5,所述小垫圈5略大于凹槽2,使得旋拧紧密封管堵后,小垫圈5被密封管堵的凸台4挤压,从而填充满凹槽2,对管螺纹失效后的渗漏起到密封作用。
[0023]但是上述方法留存有弊端,因为海水净化管路对海水进行净化,在冬季时海水较冷,由于小垫圈5材料热胀冷缩的因素,会导致凹槽2与小垫圈5之间出现间隙,从而使得仍然会有渗漏,导致密封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改进上述问题,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大垫圈7,所述大垫圈7与所述小垫圈5组成碟形密封圈,所述大垫圈7位于净水出口管路1端面和凸台4底面之间,旋拧紧密封管堵后,凸台4对大垫圈7挤压,从而对净水出口管路1端面进行密封,即使大垫圈7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也不会缩小至净水出口管路1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出口管路(1)、与管路螺纹连接的密封管堵、套接设置在密封管堵上的密封圈;所述净水出口管路(1)内壁设有凹槽(2);所述密封管堵包括螺纹管(3)、凸台(4);所述螺纹管(3)的螺纹顶端与凸台(4)底面之间套接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小垫圈(5),所述小垫圈(5)与凹槽(2)适配;所述凸台(4)与小垫圈(5)之间设有检测试纸(6),所述检测试纸(6)检测到水后变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反渗透膜组净水口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大垫圈(7),所述大垫圈(7)与所述小垫圈(5)组成碟形密封圈;所述大垫圈(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沣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