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双针头基座(3)及护套(2),双针头基座(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双针头基座(3)上,其特征在于: 双针头基座(3)为实心的筒体,筒体内贯穿有一双针头(4),双针头(4)包括有前针头(41)和后针头(42),前针头(41)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前端,后针头(42)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后部。在双针头基座(3)前端的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 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其前端的通孔还设置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折拐处为圆滑过渡,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双针头基座(3)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医院对就诊人员或患病人进行抽血采样,大都采用的是常规的注射器(如图5所示)进行的。该注射器由注射筒体10、针头20及护套30构成。在实施注射时,医护人员将护套30从注射筒体10上拔出,外露针头20进行实施。当抽血采样完毕后,为防止针头扎伤他人,以免造成病毒感染,皆需将护套30再回套在注射筒体10上。由于护套30的孔径较小,操作的相对位置是在位于针头20的前方,在套入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有可能被针头20的尖端扎伤,造成病毒感染,这是极不安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克服上述缺陷,将护套的操作位置由针头的尖部部位改在针头的后部位置进行,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双针头基座3及护套2,双针头基座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双针头基座3上。其特征在于双针头基座3为实心的筒体,筒体内贯穿有一双针头4。双针头4包括有前针头41和后针头42,前针头41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前端,后针头42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后部。在双针头基座3前端的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其前端的通孔还设置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折拐处为圆滑过渡。该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双针头基座3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43设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该抽血注射针头采样完毕,前针头在护套保护之内。同时,护套的前、后运行,一直是在前针头的后部进行,针头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不会被刺伤,可以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护套2结构以及I-I和II-II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双针头基座3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抽血注射器。实施例说明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双针头基座3及护套2,双针头基座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双针头基座3上。双针头基座3为实心的筒体。该筒体内贯穿有一个双针头4。双针头4包括有前针头41和后针头42,前针头41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前端,后针头42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后部并插入在密封的储液管内。在双针头基座3筒体的前端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并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可与双针头基座3尾部凹槽相衔接。在护套2筒体的园内壁上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该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要求该直线槽22的两侧壁沿筒体的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双针头基座3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43设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即护套2的导槽22是扣在双针头基座3的凸块43上,可使导槽22沿凸块43进行前、后滑动。其导槽22的内径应大于圆柱型凸块43的外径,在其折拐处应为圆滑过渡,以确保导槽22沿着凸块43滑动自如。产品出厂时,前针头41位于护套2内,护套2包罗前针头41,护套2的后导槽23在双针头基座3的凸块43上。在实施抽血注射时,首先取下护套2的筒帽1,转动护套2将位于护套2的后导槽23移出凸块43,使护套2的直线段导槽22沿着双针头基座凸块43向后滑动,使其进入到前导槽24旋转进入到前导槽24内,后止动。此时,前针头42全部露出,可实施注射。实施抽血注射完毕后,反向转动护套2,使前导槽24脱离凸块43返回到直线段导槽22内,将护套2沿双针头基座的凸块43向前滑动,至使凸块43又进入后导槽23,旋转至到进入到后导槽23内后,止动。此时,前针头41又被护套2包罗在内,筒帽1盖在护套2上,完成护套2保护前针头41全过程。在护套2的前、后运行一直是在前针头41的后部进行的,前针头41的尖端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医护人员不会被刺伤,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实施的安全性。由于本技术在不改变原有注射筒体及针头的结构,即可直接套固在不同的抽血注射筒体上,操作极为方便,它具有广泛的适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包括有注射筒体(5)、双针头基座(3)及护套(2),双针头基座(3)插入在注射筒体(5)上,护套(2)套在双针头基座(3)上,其特征在于双针头基座(3)为实心的筒体,筒体内贯穿有一双针头(4),双针头(4)包括有前针头(41)和后针头(42),前针头(41)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前端,后针头(42)位于双针头基座(3)的后部。在双针头基座(3)前端的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43);护套(2)为一中空筒体,在筒体的前端有通孔(21),其前端的通孔还设置有筒帽(1),护套(2)的后部设有弧形定位块(25),在护套(2)的筒体园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22),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折拐处为圆滑过渡,导槽(22)的中部为直线段沿轴向平直、光滑,导槽(22)的前圆弧形槽为前导槽(24),导槽(22)的后圆弧形槽为后导槽(23),双针头基座(3)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43)在护套(2)的Z字形的导槽(22)内。专利摘要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它包括有注射筒体、双针头基座及护套,双针头基座插入在注射筒体上,护套套在双针头基座上,双针头基座的筒体内贯穿有一双针头。前针头位于双针头基座的前端,在双针头基座前端的筒体上设置有圆柱型的凸块,护套为一中空筒体,在护套的筒体圆内壁设置有Z字形的导槽,其前、后两端为圆弧形槽,在折拐处为圆滑过渡。双针头基座筒体上的圆柱型凸块设在护套的Z字形的导槽内。该抽血注射针头采样完毕,前针头位于在护套保护之内,同时,护套的前、后运行,一直是在前针头的后部进行,针头与医护人员不发生接触,不会被刺伤,可以免受病毒的感染,确保使用的安全性。文档编号A61B5/15GK2636819SQ20032012673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汪贤宗 申请人:安福县圆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贤宗,
申请(专利权)人:安福县圆宝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