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11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存在在介质卡住的状态下难以从翻转路径清除介质的可能。原稿输送装置具备构成翻转路径的内侧的主体单元、开放部分翻转路径的一部分的盖单元、可动单元、输送辊、从动辊、以及构成翻转路径的外侧的辊支承单元。辊支承单元通过从盖单元受力而向从动辊远离输送辊的方向旋转。可动单元通过从辊支承单元受力而向相对于主体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体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体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的原稿进给装置具备:形成夹持部的供纸辊及从动滚子、具有从动滚子且摆动自如的滚子安装部件、转动自如的原稿盖以及向图像读取构件的方向引导原稿的固定引导件。当原稿盖已被打开时,通过原稿盖的一部分与滚子安装部件抵接,滚子安装部件转动。由此,滚子安装部件远离供纸辊。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4

175534号公报
[0004]在如专利文献1的构成这样,在使介质翻转的翻转路径中夹持介质的部位的周围设置有固定引导件的构成中,在介质在翻转路径中堵塞的状态、即所谓卡纸状态下,即使解除夹持,固定引导件处的翻转路径的大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介质卡住的状态下可能难以从翻转路径取出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单元,构成使介质一边弯曲一边翻转的翻转路径的内侧;第二单元,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而开放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翻转路径的一部分;第三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单元靠下游处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三单元设置为能够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进退的方式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内侧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元,所述内侧辊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输送所述介质;外侧辊,位于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外侧辊通过与所述内侧辊一起旋转而能够输送所述介质;以及至少一个支承单元,将所述外侧辊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支承单元设置为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能够伴随着开放动作对所述支承单元施加按压力,所述支承单元通过从所述第二单元受力而能够向所述外侧辊远离所述内侧辊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单元通过从所述支承单元受力而能够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原稿输送装置及盖单元两者均关闭的状态的扫描仪的立体图。
[0007]图2是原稿输送装置关闭且盖单元开放的状态的扫描仪的立体图。
[0008]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原稿输送装置开放的状态的扫描仪的侧视图。
[0009]图4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及盖单元两者均关闭的状态的原稿的翻转路径的图。
[0010]图5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的侧板以及设置于侧板的各部的立体图。
[0011]图6是示出取出原稿输送装置的引导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2]图7是示出盖单元的上引导框架的立体图。
[0013]图8是放大了盖单元的接触部的立体图。
[0014]图9是示出第三单元、支承单元以及输送辊的立体图。
[0015]图10是示出第三单元、支承单元以及从动辊的立体图。
[0016]图11是放大了第三单元、支承单元以及从动辊的立体图。
[0017]图12是原稿输送装置及盖单元两者均关闭的状态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
[0018]图13是原稿输送装置关闭的状态且盖单元开放的状态的原稿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
[0019]图14是原稿输送装置及盖单元两者均开放的状态的部分原稿输送装置的纵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0:扫描仪;12:下部装置;13:主体盖;14:上表面;15:原稿台玻璃;16:第一读取部;18:铰链部;19:轴部;20:原稿输送装置;21:装置主体部;22:主体单元;23:原稿载置部;23A:边缘引导件;23B:边缘引导件;24:框架部件;25:原稿排出部;26:底部;27:第二读取部;28:侧壁部;29:垫子;32:限制部;34:盖单元;35:盖;36:盖主体;38:锁定部件;39:销;41:锁定解除杆;42:第三旋转轴;44:拾取辊;45:分离辊对;46:供给辊;47:分离辊;48:第一辊对;48A:下辊;48B:上辊;49:销;51:第二辊对;52:输送辊;52A:旋转轴部;52B:弹性部;54:从动辊;54A:旋转轴部;54B:圆筒部;56:第三辊对;56A:驱动辊;56B:辊;58:排出辊对;58A:驱动辊;58B:辊;62:曲面;64:第一延伸部;64A:肋;66:第一接触部;67:第一接触面;68:第二延伸部;68A:肋;72:第二接触部;73:第二接触面;74:第二延伸部;74A:肋;76:第二接触部;77:第二接触面;78:可动单元;79:外盖;79A:底壁;79B:纵壁;81:内盖;81A:底板部;81B:纵板部;81C:上板部;81D:窗部;82:主体部;84:路径面;86:第一旋转轴;87:孔部;87A:宽幅部;87B:窄幅部;88:片部件;91:纵壁部;92:制约部;93:突出部;94:轴承部;96:扭簧;96A:绕组部;96B:直线部;96C:直线部;102:辊支承单元;104:上游端部;106:下游端部;108:内部单元;112:中间单元;114:外部单元;116:摆动部件;117:基部;118:第二旋转轴;119:第一引导壁;121:第一侧壁;122:第一下壁;123:第一上壁;124:第一延长部;125:螺旋弹簧;126:容纳部;127:第二侧壁;128:第二引导壁;129:第二下壁;131:开口部;132:保护部;134:第二延长部;135:第一被接触部;136:第三侧壁;138:第三引导壁;141:第二上壁;142:第二被接触部;144:肋;146:第二被接触部;C1:旋转中心;C2:旋转中心;d1:突出量;d2:突出量;d3:突出量;F1:第一按压力;F2:第二按压力;G:原稿;S1:第一间隔;S2:第二间隔;S3:第三间隔;T:翻转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示意性说明。
[0023]第一方式所涉及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单元,构成使介质一边弯曲一边翻转的翻转路径的内侧;第二单元,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而开放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翻转路径的一部分;第三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比所述第二单元靠下游处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三单元设置为能够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进退的方式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内侧辊,以
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元,所述内侧辊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输送所述介质;外侧辊,位于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外侧辊通过与所述内侧辊一起旋转而能够输送所述介质;以及至少一个支承单元,将所述外侧辊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支承单元设置为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能够伴随着开放动作对所述支承单元施加按压力,所述支承单元通过从所述第二单元受力而能够向所述外侧辊远离所述内侧辊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单元通过从所述支承单元受力而能够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
[0024]根据本方式,当所述翻转路径中变形的所述介质堵塞、即成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装置具备:第一单元,构成使介质一边弯曲一边翻转的翻转路径的内侧;第二单元,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而进行开放动作,所述开放动作为开放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翻转路径的一部分的动作;第三单元,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二单元的下游处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三单元设置为能够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进退的方式以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内侧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元;外侧辊,位于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至少一个所述外侧辊通过与所述内侧辊一起旋转而能够输送所述介质;以及至少一个支承单元,将所述外侧辊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支承单元设置为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所述第二单元能够伴随着所述开放动作对所述支承单元施加按压力,所述支承单元通过从所述第二单元受力而能够向所述外侧辊远离所述内侧辊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三单元通过从所述支承单元受力而能够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具有:第一延长部,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向一方延伸,并支承所述外侧辊;以及第二延长部,从所述第二旋转轴向另一方延伸,并能够与所述第二单元接触,在所述第二延长部从所述第二单元受到按压力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延长部朝向所述内侧辊移动,所述第一延长部向远离所述内侧辊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具备:弹性部件,由所述第一延长部和所述第三单元夹住,在所述第二单元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外侧的关闭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支承单元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外侧辊接近所述内侧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设置有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单元的构成所述翻转路径的路径面的一部分设置有片部件,所述片部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从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承单元之间的部位向所述第三单元的下游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承单元具有:第一支承单元,具备第一被接触部并位于所述交叉方向的中央侧;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手塚诚二右田孝司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