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07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其包括用于导入空气的配管和被设置在配管的远端的加热器。加热器具有以可以加热空气的方式构成的加热元件和收容所述加热元件的外装体。加热元件作为从加热器吹出之前在外装体内流动的空气的阻体而发挥作用。据此,在向试验体吹出被温度调节后的空气时的空气的吹出声可以达到不会被介意的程度。到不会被介意的程度。到不会被介意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温空气供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温空气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如日本专利公表公报特表2009

530588号所公开,已知有具备调节空气的温度的空调部、使在空调部被调节温度后的空气流通的配管、以及连接于配管并形成规定的检查区域的罩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在日本专利公表公报特表2009

530588号公开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中,由空调部调节温度后的空气通过配管向规定的检查区域吹出,因此,检查区域的温度或被配置在检查区域的试验体的温度被调节为规定的温度。
[0003]由于日本专利公表公报特表2009

530588号公开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是向由罩形成的检查区域吹出空气的结构,因此,不大介意向罩内吹出空气时的吹出声。但是,在需要提高吹出风量的情况下,可能会介意吹出声。此外,在采用不设置罩而向规定的检查区域吹出调温空气的结构的情况下,可能会更介意吹出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向试验体吹出被温度调节后的空气时的空气的吹出声可以达到不会被介意的程度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包括:被导入空气的配管和设置在所述配管的远端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以可以加热空气的方式构成的加热元件和收容所述加热元件的外装体。所述加热元件作为从所述加热器吹出之前在所述外装体内流动的空气的阻体发挥作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向试验体吹出被温度调节后的空气时的空气的吹出声可以达到不会被介意的程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0008]图2是设置于所述调温空气供给装置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0009]图3是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设置于调温空气供给装置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0010]图4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设置于调温空气供给装置的加热器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12]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用于将试验体的温度或试验体周围的温度调节为规定的温度,向试验体吹出温度被调节后的空气。试验体可以是例如设置在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摩擦磨耗试验机等从而成为材料试验的试验对象的试验
体。除此之外,试验体也可以是电子模块等成为输出电流值、输出电压值等的测量对象的试验体。
[0013]如图1所示,调温空气供给装置10包括具有能够冷却被供给到试验体的空气的冷却部25的装置主体14。装置主体14除了冷却部25以外还具备:将空气导向冷却部25的导入管16;通过冷却部25后的空气流动的导出管18;以及控制冷却部25及后述的加热器31等的控制盘20。
[0014]在导入管16连接有外部的供给源(省略图示),从外部的供给源向导入管16供给空气。从该外部的供给源供给的空气是以能够向试验体吹出的方式被加压的空气。
[0015]作为冷却部25,例如使用构成有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机的蒸发器。被导入到导入管16的空气在冷却部25被冷却至规定的温度。
[0016]在导出管18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8。通过冷却部25后的空气被流量调节阀28调节流量后,通过导出管18从装置主体14被导出。另外,流量调节阀28也可以设置在冷却部25的上游侧。此外,流量调节阀28也可以省略。
[0017]控制盘20以使后述的温度检测器32检测出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的方式控制冷却部25及加热器31。此外,控制盘20以达到规定的空气流量的方式控制流量调节阀28。另外,流量调节阀28也可以不由控制盘20控制,而是由手动式的阀形成。
[0018]在导出管18连接有使从导出管18导出的空气流通的配管30。配管30由柔软的材料形成,可以灵活弯曲。由于配管30被隔热,因此,配管30内的空气的温度难以变化。
[0019]在配管30设置有加热器31。加热器31被设置在配管30的远端,能够加热在配管30流动的空气。通过加热器31后的空气从加热器31吹出。
[0020]在加热器31的下游侧端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32。温度检测器32检测流过加热器31的后述的加热元件34(参照图2)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并输出表示检测温度的信号。该信号被发送到装置主体14的控制盘20。
[0021]如图2所示,加热器31具有加热元件34和收容加热元件34的结构的外装体36。
[0022]外装体36包含金属制的管状的管主体36a和固定在管主体36a的内周面的电绝缘性的内管36b。内管36b至少在配置加热元件34的区域安装于管主体36a。另外,在加热元件34被电绝缘性的包覆层覆盖从而确保了管主体36a与加热元件34之间的电绝缘性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内管36b,并由金属制的构件形成外装体36。此外,在管主体36a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内管36b。
[0023]管主体36a(外装体36)被形成为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管主体36a(外装体36)内存在空间(内部空间)S1,空间(内部空间)S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36c开口并且在另一端部36d开口。
[0024]在管主体36a(外装体36)的一端部36c设置有第一接头38,通过该第一接头38连接配管30。如果在配管30连接外装体36,则配管30内的空间与外装体36的内部空间S1连通。
[0025]管主体36a(外装体36)的另一端部36d通过内部空间S1开口而形成空气的吹出部。
[0026]此外,在管主体36a(外装体36)的另一端部36d以能够连接图略的吹出配管的方式设置有第二接头40。即,可以使外装体36的另一端部36d的开口朝向试验体,使得从该开口吹出的空气直接吹向试验体,但也可以在第二接头40连接图略的吹出配管,通过吹出配管被吹出的空气吹向试验体。
[0027]在第二接头40安装有温度检测器32。温度检测器32检测通过加热元件34并从加热器31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另外,温度检测器32也可以不安装于第二接头40而是安装于管主体36a(外装体36)的另一端部36d。在该情况下,温度检测器32也检测通过加热元件34后的空气的温度。
[0028]外装体36被装饰板42覆盖,在外装体36与装饰板42之间的空间设置有隔热件44。另外,隔热件44和装饰板42可以省略。
[0029]外装体36的一端部36c与另一端部36d之间的中间部36e的直径大于一端部36c和另一端部36d的直径。也就是说,外装体36的中间部36e的内径大于一端部36c和另一端部36d的内径。该中间部36e作为收容加热元件34的收容部而发挥作用。内管36b被设置在管主体36a的中间部36e的内周面。另外,中间部36e的内径也可以与一端部36c和另一端部36d的内径相同。
[0030]加热元件34由通过导通电来发热的线材形成,以包围由绝缘体形成的芯棒46周围的方式被配置。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管,用于导入空气;以及,加热器,被设置在所述配管的远端,其中,所述加热器具有以可以加热空气的方式构成的加热元件和收容所述加热元件的外装体,所述加热元件作为从所述加热器吹出之前在所述外装体内流动的空气的阻体而发挥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允许空气在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流动并作为空气的阻体而发挥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空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具有由绝缘体形成的芯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秀树石本纮史
申请(专利权)人:爱斯佩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