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92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提在于,包括:气体溶解罐(1),其在内部使气体溶解于液体;分隔板(17),其将气体溶解罐(1)的内部分隔为上室(22)和下室(23);导入管(6),其将气液混合体从外部向气体溶解罐(1)内导入;以及喷出管路(3),其从气体溶解罐(1)的下室(23)排出气体溶解液,导入管(6)的下游端(6a)的开口朝向气体溶解罐(1)的顶部(13)的中心,将上室(22)和下室(23)连通的连通通路(17a)形成于自分隔板(17)的中心偏移的位置。的位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溶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气体加压溶解于液体的气体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种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气体溶解装置包含于在浴槽内产生微细气泡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该文献的气体溶解装置包括使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气体溶解罐(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气液溶解罐”。)、从浴槽设置到气体溶解罐的泵的吸入管路、从泵设置到气体溶解罐内的导入管(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流入管路”。)、以及从气体溶解罐的出口设置到浴槽的喷出管路。在吸入管路的中途设有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气体导入管”。)。在气液溶解罐中,液体填充至预定的高度,形成有液体区域和气体区域。
[0003]在使泵驱动时,在气液溶解罐内从导入管喷出气液混合体。喷出来的气液混合体冲撞于在气液溶解罐的顶部设置的冲撞部。此时,局部形成有高压部,在该高压部中促进气体相对于液体的溶解。冲撞于冲撞部的气液混合体从气体区域落下到液体区域,气液混合体所包含的气泡进入到液体区域。进入到液体区域的气泡在被液体区域内的流动搅拌的同时溶解于液体,逐渐变小。被液体区域内的流动搅拌的气泡的一部分与液体一同从气体溶解罐的排出口排出。从排出口排出的气泡的一部分和液体向喷出管路流出。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595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气体溶解罐中,由于从气体溶解罐的排出口大量流出比较大的气泡,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气体溶解浓度难以上升,气体溶解效率也难以上升。
[0009]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气体溶解浓度易于上升、气体溶解效率也易于上升的气体溶解装置。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包括:气体溶解罐,其在内部使气体溶解于液体;分隔板,其将所述气体溶解罐的内部分隔为上室和下室;导入管,其将气液混合体从外部向所述气体溶解罐内导入;以及喷出管路,其从所述气体溶解罐的下室排出气体溶解液。所述导入管的下游端的开口朝向所述气体溶解罐的顶部的中心。将所述上室和所述下室连通的连通通路形成于自所述分隔板的中心偏移的位置。
[0012]根据第1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优选的是,以在所述顶部形成凹凸部的方式形成有冲撞部,所述导入管设置成喷出的气液混合体冲撞于所述冲撞部。
[0013]根据第2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优选的是,对于所述凹凸部而言,越是外侧的凸部,凸部的下端位置越向下方突出。
[0014]根据第1~第3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优选的是,在将所述上室中的处于比所述导入管的下游端低的位置的部分设为所述上室的有效容积的情况下,所述下室的容积小于所述上室的有效容积。
[0015]根据第1~第3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喷出管路连接于在所述气体溶解罐的底面形成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于自所述连通通路偏移的位置。
[0016]根据第1~第4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6技术方案的气体溶解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导入管的下游端的开口面积小于上游端的开口面积。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气体溶解浓度易于上升、气体溶解效率也易于上升的气体溶解装置。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气体溶解罐的剖视图。
[0020]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1]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溶解装置的图。
[0022]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体溶解装置的液体的流动的图。
[0023]图5是表示冲撞部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1的A-A剖视图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气体溶解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气体溶解装置100是用于使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装置。气体溶解装置100由气体溶解罐1、吸入管路2、喷出管路3、泵4、气体导入部5、导入管6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气体使用氧,作为液体使用水。不言而喻,也可以作为气体使用与氧不同的气体(例如空气、二氧化碳、氮),作为液体使用与水不同的液体。
[0025]气体溶解罐1在内部使气体加压溶解于液体。图1所例示的气体溶解罐1的内部由比较大径的大致圆柱状空间的第1部7、比较小径的大致圆柱状空间的第2部8、以及在第1部7和第2部8之间连续地形成的大致截头圆锥状空间的第3部9构成。第1部7形成于底板部11的上方且是大径圆筒部12的内侧。第2部8形成于顶部13的下方且是小径圆筒部14的内侧。第3部9形成于自大径圆筒部12缩径且连接于小径圆筒部14的锥状筒部16的内侧。
[0026]如图1所示,在气体溶解罐1的内部设有导入管6、分隔板17、冲撞部19等。
[0027]分隔板17将气体溶解罐1的内部分隔为上室22和下室23。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板17将第1部7上下分隔。在该分隔板17形成有将上室22和下室23连通的连通通路17a。连通通路17a在自分隔板17的中心偏移的位置形成有1个或多个。
[0028]下室23的容积小于上室22的容积。此外,在将上室22中的处于比导入管6的下游端6a低的位置的部分设为上室22的有效容积的情况下,下室23的容积小于上室22的有效容积。此外,对于被分隔板17上下分隔的第1部7而言,比分隔板17靠下方的部分的容积小于比
分隔板17靠上方的部分的容积。此外,如图1所示,下室23的液体区域小于上室22的液体区域。
[0029]导入管6是为了将气液混合体从外部导入到气体溶解罐1内而设置的。导入管6借助泵4连接于吸入管路2的下游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入管6沿着气体溶解罐1的中心线设置,其下游端6a的开口朝向气体溶解罐1的顶部13的中心。此外,导入管6贯通气体溶解罐1的底部(底板部11)的中心和分隔板17的中心。另外,为了提高来自导入管6的气液混合体的喷出流速,优选的是,如图1所示,导入管6的下游端6a的开口面积小于上游端6b(参照图4)的开口面积。
[0030]冲撞部19以在顶部13形成凹凸部的方式形成。冲撞部19在顶部13形成的凹凸部以越是外侧的凸部则凸部的下端位置越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冲撞部19由以同心圆状配置的多个第1圆筒构件19a~第3圆筒构件19c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对于第1圆筒构件19a~第3圆筒构件19c的下端位置而言,越是外侧的圆筒构件越处于下方。另外,顶部13中的形成有冲撞部19的范围的面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是第3圆筒构件19c的外径D的内侧的面积)小于气体溶解罐1内的液面20的面积。通过这样做,冲撞于冲撞部19的液体在向气体溶解罐1的径向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体溶解装置,其包括:气体溶解罐,其在内部使气体溶解于液体;分隔板,其将所述气体溶解罐的内部分隔为上室和下室;导入管,其将气液混合体从外部向所述气体溶解罐内导入;以及喷出管路,其从所述气体溶解罐的所述下室排出气体溶解液,在该气体溶解装置中,所述导入管的下游端的开口朝向所述气体溶解罐的顶部的中心,将所述上室和所述下室连通的连通通路形成于自所述分隔板的中心偏移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溶解装置,其中,以在所述顶部形成凹凸部的方式形成有冲撞部,所述导入管设置成喷出的气液混合体冲撞于所述冲撞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银春内海伸昭
申请(专利权)人:三相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