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8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包括有外壳及电控部分,外壳内设有储水室、储药室及储肥料室,储水室连接进水管道并设有进水自控开关;储水室中嵌设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以及从第一水泵引出喷淋管路,从第二水泵引出滴灌管路;储药室中嵌设第三水泵,以及从第三水泵引出施药管路,施药管路的输出端与喷淋管路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与喷淋管路分别独立控制;储肥料室中嵌设第四水泵,以及从第四水泵引出施肥管路,施药管路的输出端与滴灌管路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与滴灌管路分别独立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自动喷淋、滴灌、施药及施肥等工作,能够满足不同植物品种的浇灌及施肥、施药,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制造及实施。制造及实施。制造及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滴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栽种盆栽,盆栽不仅能美化我们的家居环境及工作环境,更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给生活增添乐趣。但是栽种盆栽就得为这些花花草草定时浇水,人们需要亲自去为之浇水,而且浇花的时候也会用上营养液,还需要亲自调配营养液的用量,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操控简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包括有外壳及电控部分,该外壳内设有储水室、储药室及储肥料室,储水室连接进水管道并在进水管道上设有进水自控开关;所述储水室中嵌设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以及从该第一水泵引出喷淋管路,从第二水泵引出滴灌管路;所述储药室中嵌设第三水泵,以及从第三水泵引出施药管路,该施药管路的输出端与喷淋管路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与喷淋管路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储肥料室中嵌设第四水泵,以及从第四水泵引出施肥管路,该施药管路的输出端与滴灌管路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与滴灌管路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喷淋管路上配有第一电磁阀,滴灌管路上配有第二电磁阀,施药管路上配有第三电磁阀及施肥管路上配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电控部分分别通过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第四电磁阀来建立喷淋管路、滴灌管路、施药管路及施肥管路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0006]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施药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输出信号来协作电控部分控制第三水泵和第三电磁阀工作。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施肥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第二流量计输出信号来协作电控部分控制第四水泵和第四电磁阀工作。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外壳是盒子形状,在外壳的上顶面是活动盖板,并在活动盖板上设有手持部。
[000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进水自控开关是嵌设在储水室的浮球开关。
[0010]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浇花装置具有喷淋管路、滴灌管路、施药管路及施肥管路,并可依据需要进行打开,达到自动喷淋、滴灌、施药及施肥等工作,能够满足不同植物品种的浇灌及施肥、施药,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制造及实施。本技术可通过电控部分的按键操作,当然还可嵌入现有的遥控技术、无线远程技术来提升操作便利性,由此可满足现有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控制设备给花浇水、施肥、施药,获得智能植物管理功效。
[0011]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0015]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19]参阅图1~4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包括有外壳1及电控部分6,本实施例中,电控部分6具有露在外壳1上的触控面板61,以便操控。所述外壳1是盒子形状,外壳1内设有储水室11、储药室12及储肥料室13,以及将外壳1的上顶面设计为活动盖板14,以便打开维护内部的功能件,本实施例在活动盖板14上设有手持部141,提升使用便利性。该储水室11连接进水管道7并在进水管道7上设有进水自控开关71,实现自动补水,优选地,进水自控开关71是嵌设在储水室11的浮球开关,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及组装,通过储水室内的水位自动开关。所述储水室11中嵌设第一水泵91和第二水泵92,以及从该第一水泵91引出喷淋管路2,从第二水泵92引出滴灌管路3,图中所示,喷淋管路2和滴灌管路3均在外壳1上留有外露的接口,以便连接喷淋头及滴灌头等,达到方便快接功效,便于摆放实施。所述储药室12中嵌设第三水泵93,以及从第三水泵93引出施药管路4,该施药管路4的输出端与喷淋管路2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4与喷淋管路2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储肥料室13中嵌设第四水泵94,以及从第四水泵94引出施肥管路5,该施药管路5的输出端与滴灌管路3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5与滴灌管路3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喷淋管路2上配有第一电磁阀81,滴灌管路3上配有第二电磁阀82,施药管路4上配有第三电磁阀83及施肥管路5上配有第四电磁阀84;所述电控部分6分别通过控制第一水泵91、第二水泵92、第三水泵93、第四水泵94、第一电磁阀81、第二电磁阀82、第三电磁阀83及第四电磁阀84来建立喷淋管路2、滴灌管路3、施药管路4及施肥管路5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0020]所述施药管路4上还设有第一流量计41,第一流量计41输出信号来协作电控部分6控制第三水泵93和第三电磁阀83工作。第一流量计41的作用为判断储药室12中是否还有水,若无水流通过,则电控部分6关闭第三水泵93和第三电磁阀83。所述施肥管路5上还设有第二流量计51,第二流量计51输出信号来协作电控部分6控制第四水泵94和第四电磁阀84工作。第二流量计51的作用为判断储肥料室13中是否还有水,若无水流通过,则电控部分6关闭第四水泵94和第四电磁阀84。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有效控制性能,当然还可以利用现有提醒技术,如声光报警方式来提示储药室12或储肥料室13中缺少物料,以便及时补充,本实施例可通过打开活动盖板14即可补充物料。
[0021]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浇花装置具有喷淋管路、滴灌管路、施药管路及施肥管路,可依据需要进行打开,达到自动喷淋、滴灌、施药及施肥等工作,能够满足不同植物品种的浇灌及施肥、施药,结构简单、合理,且易于制造及实施。本技术不仅可通过电控部分的按键操作,当然还可嵌入现有的遥控技术、无线远程技术来提升操作便利性,由此可满足现有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控制设备给花浇水、施肥、施药,获得智能植物管理功效。
[0022]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技术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浇花装置,包括有外壳(1)及电控部分(6),其特征在于,该外壳(1)内设有储水室(11)、储药室(12)及储肥料室(13),储水室(11)连接进水管道(7)并在进水管道(7)上设有进水自控开关(71);所述储水室(11)中嵌设第一水泵(91)和第二水泵(92),以及从该第一水泵(91)引出喷淋管路(2),从第二水泵(92)引出滴灌管路(3);所述储药室(12)中嵌设第三水泵(93),以及从第三水泵(93)引出施药管路(4),该施药管路(4)的输出端与喷淋管路(2)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药管路(4)与喷淋管路(2)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储肥料室(13)中嵌设第四水泵(94),以及从第四水泵(94)引出施肥管路(5),该施肥管路(5)的输出端与滴灌管路(3)的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且施肥管路(5)与滴灌管路(3)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喷淋管路(2)上配有第一电磁阀(81),滴灌管路(3)上配有第二电磁阀(82),施药管路(4)上配有第三电磁阀(83)及施肥管路(5)上配有第四电磁阀(84);所述电控部分(6)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俊杜晟聂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枫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