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III-V族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258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波I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有物体都会发射与其温度和表面特性相关的热辐射,室温物体的热辐射集中在长波红外(8

14微米)波段,长波红外的光电探测器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和应用价值。常见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分为热敏型和光子型。热敏型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可常温工作,对波长不敏感,虽然可满足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常规应用,但其探测灵敏度和成像分辨率不高,响应速度也较慢,难以满足对探测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0003]光子型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对红外光进行探测,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也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能够满足高性能探测的要求。探测器应用时一般需要制冷。用于制备光子型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材料主要有II

VI族碲镉汞,通过调节材料组分可以与碲锌镉衬底晶格匹配,是目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主流。但是其键能较弱,材料生长温度较低,化学稳定性不足,后续器件工艺和使用时也不能承受高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II

VI族碲镉汞作为制备光子型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材料键能较弱,材料生长温度较低,化学稳定性不足,后续器件工艺和使用时无法承受高温;以及III

V族材料的InAs/GaSb II类超晶格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因为吸收系数较小导致量子效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结构包括衬底、缓冲层、吸收层和帽层;其中,所述吸收层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所述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的组分结构满足:
[0007]B
x
In1‑
x
As1‑
y

z
Sb
y
Bi
z
,其中,x≥0.1,0.4≤y≤0.7,0.01≤z≤0.06。
[0008]较佳地,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帽层的材料均为GaSb。
[0009]较佳地,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帽层均为InAs材料。
[0010]较佳地,所述缓冲层采用P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N型高掺杂。
[0011]较佳地,所述缓冲层采用N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P型高掺杂。
[0012]较佳地,所述缓冲层掺杂的载流子浓度高于1
×
10
18
cm
‑3;
[0013]所述帽层掺杂的载流子浓度高于1
×
10
18
cm
‑3。
[0014]较佳地,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5μm

1μm。
[0015]较佳地,所述帽层的厚度为0.2μm

0.6μm。
[0016]较佳地,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1μm

3μm。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0018]在衬底上生长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衬底材料相同;
[0019]在所述缓冲层上生长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所述吸收层的组分结构满足B
x
In1‑
x
As1‑
y

z
Sb
y
Bi
z
,其中x≥0.1,0.4≤y≤0.7,0.01≤z≤0.06;
[0020]在所述吸收层上生长帽层;所述帽层和所述衬底的材料相同;所述帽层和所述缓冲层的掺杂类型相反;
[0021]基于所述完成材料生长的衬底制备所述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
[0022]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衬底上以满足适当组分要求的BInAsSbBi材料作为吸收层制备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获得了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了耐热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能够保持与衬底较小的晶格失配,从而提升了探测器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6]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100,包括衬底101、缓冲层102、吸收层103和帽层104;其中,吸收层103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组分结构满足:B
x
In1‑
x
As1‑
y

z
Sb
y
Bi
z

[0027]其中,x≥0.1,0.4≤y≤0.7,0.01≤z≤0.06。
[0028]III

V族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而经多次测试获得的该组份材料的吸收层103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可保持与衬底较小的晶格失配,实现获得较高的材料质量和探测效果。
[0029]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衬底101、缓冲层102、帽层104的材料均为GaSb。
[0030]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衬底101、缓冲层102、帽层104均为InAs材料。
[0031]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层采用P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N型高掺杂。
[0032]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层采用N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P型高掺杂。
[0033]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缓冲层102掺杂的载流子浓度高于1
×
10
18
cm
‑3;帽层104掺杂的载流子浓度高于1
×
10
18
cm
‑3。
[0034]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缓冲层102的厚度为0.5μm

1μm。
[0035]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帽层104的厚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结构包括衬底、缓冲层、吸收层和帽层;其中,所述吸收层的材料为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所述非故意掺杂的BInAsSbBi的组分结构满足:B
x
In1‑
x
As1‑
y

z
Sb
y
Bi
z
,其中,x≥0.1,0.4≤y≤0.7,0.01≤z≤0.0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帽层的材料均为GaSb。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所述缓冲层、所述帽层均为InAs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采用P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N型高掺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采用N型掺杂,所述帽层采用P型高掺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III

V族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掺杂的载流子浓度高于1
×
10
18
cm
‑3;所述帽层掺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溢孙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科德芯光电感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