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56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包括若干阵列连接的幕墙结构,幕墙结构包括下支撑单元、上支撑单元、第一玻璃单元、第二玻璃单元以及第三玻璃单元;其中,下支撑单元的内侧端安装于安装单元的下端;上支撑单元的内侧端安装于安装单元的上端;第一玻璃单元、第二玻璃单元以及第三玻璃单元均设置于上支撑单元和下支撑单元之间,且第一玻璃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彩釉图案,第二玻璃单元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彩釉图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层玻璃幕墙,通过双层彩釉玻璃幕墙的图案叠加,能够达到一种奇特、美妙、酷炫的视觉充盈艺术效果。酷炫的视觉充盈艺术效果。酷炫的视觉充盈艺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幕墙分为单层纯净玻璃幕墙、单层彩釉玻璃幕墙以及双层纯净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的结构形式较为成熟,从呈现效果来看,单层纯净玻璃幕墙以及双层纯净玻璃幕墙表现纯净、平整或透明的视觉效果,单层彩釉玻璃幕墙则更多表达的是一种直接到图案或绚丽的色彩。
[0003]现有的玻璃幕墙表现形式都比较直接、单一,且玻璃幕墙的支撑结构简单,无法对玻璃幕墙进行牢固的安装,且双层纯净玻璃幕墙也无法排出玻璃幕墙内部的冷凝水。
[0004]目前,针对现有的玻璃幕墙表现形式单一以及纯净玻璃幕墙无法排出玻璃幕墙内部的冷凝水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层玻璃幕墙,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玻璃幕墙表现形式单一以及纯净玻璃幕墙无法排出玻璃幕墙内部的冷凝水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包括若干阵列连接的幕墙结构,所述幕墙结构包括:
[0007]下支撑单元,所述下支撑单元的内侧端安装于安装单元的下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布置;
[0008]上支撑单元,所述上支撑单元的内侧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上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布置;
[0009]第一玻璃单元,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的下端嵌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内侧端,上端嵌设于所述上支撑单元的内侧端,且其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彩釉图案;
[0010]第二玻璃单元,所述第二玻璃单元的下端嵌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外侧端,上端嵌设于所述上支撑单元的外侧端,且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之间形成空腔,其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彩釉图案;
[0011]第三玻璃单元,所述第三玻璃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其上端与所述上支撑单元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单元密封连接,且其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玻璃单元之间,另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还包括:
[0013]通气单元,所述通气单元的上端架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上端,下端设置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下端,并与所述下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玻璃单元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的空腔与外部保持气压平衡。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所述通气单元包括:
[0015]第一透气板,所述第一透气板设置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下支撑框架的上端,且其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第二玻璃单元以及第三玻璃单元相抵接,并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
[0016]第二透气板,所述第二透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下端,且其侧端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还包括:
[0018]防虫单元,所述防虫单元覆设于所述通气单元的上端,用于避免虫子进入到所述第一玻璃单元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还包括:
[0020]防水透气单元,所述防水透气单元覆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通气单元的下端的上方。
[0021]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还包括:
[0022]若干面板单元,若干所述面板单元分别覆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和所述上支撑单元的外侧端。
[0023]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所述下支撑单元包括:
[0024]下支撑框架,所述下支撑框架的内侧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下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布置;
[0025]两下限位结构,两所述下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上端的两侧,用于对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二玻璃单元的下端进行限位;
[0026]角撑元件,所述角撑元件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下端,其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单元固定连接;
[0027]两玻璃垫块,两所述玻璃垫块对应设置于两所述下限位结构的底端;
[0028]若干第一密封元件,若干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下限位结构的两内侧,用于对所述下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下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
[0029]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所述上支撑单元包括:
[0030]上支撑框架,所述上支撑框架的内侧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上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布置;
[0031]两上限位结构,两所述上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框架的两端,且其开口均朝下布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玻璃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玻璃单元进行限位;
[0032]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两所述上限位结构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三玻璃单元进行限位;
[0033]若干第二密封元件,若干所述第二密封元件对应设置于两所述上限位结构的两内侧壁。
[0034]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所述上支撑单元还包括:
[0035]保温元件,所述保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上端,其一端与所述安装单元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框架和/或对应的所述上限位结构固定连接。
[0036]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中,所述第三玻璃单元包括:
[0037]玻璃元件,所述玻璃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其
上端与所述上支撑单元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单元密封连接,且其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玻璃单元之间,另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玻璃单元之间;
[0038]若干限位元件,若干所述限位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玻璃元件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处或所述玻璃元件与所述第二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处;
[0039]两固定元件,两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玻璃元件的两侧,且其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元件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元件用于配合对应的限位元件对所述玻璃元件进行限位;
[0040]两第三密封元件,两所述第三密封元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玻璃元件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玻璃元件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玻璃单元的连接位置。
[0041]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42](1)本技术的双层玻璃幕墙,通过在第一玻璃单元的外表面设置第一彩釉图案,在第二玻璃单元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彩釉图案,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第一彩釉图案和第二彩釉图案调整玻璃幕墙的呈现图案和呈现效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幕墙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
[0043](2)通过使用下支撑单元和上支撑单元以对第一玻璃单元和第二玻璃单元进行固定,从而增强了第一玻璃单元和第二玻璃单元的稳定性;
[0044](3)通过使用通气单元设置于下支撑单元上,从而能够使第一玻璃单元和第二玻璃单元之间与外部保持气压平衡,并便于冷凝水流出,解决了纯净玻璃幕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玻璃幕墙,包括若干阵列连接的幕墙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结构(100)包括:下支撑单元(110),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内侧端安装于安装单元(200)的下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200)布置;上支撑单元(120),所述上支撑单元(120)的内侧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单元(200)的上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元(200)布置;第一玻璃单元(130),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的下端嵌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内侧端,上端嵌设于所述上支撑单元(120)的内侧端,且其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彩釉图案(131);第二玻璃单元(140),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的下端嵌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外侧端,上端嵌设于所述上支撑单元(120)的外侧端,且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之间形成空腔,其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彩釉图案(141);第三玻璃单元(150),所述第三玻璃单元(150)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之间,其上端与所述上支撑单元(120)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密封连接,且其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之间,另一侧端位于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单元(160),所述通气单元(160)的上端架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上端,下端设置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下端,并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固定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之间的空腔与外部保持气压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单元(160)包括:第一透气板(161),所述第一透气板(161)设置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下支撑框架(111)的上端,且其侧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第二玻璃单元(140)以及第三玻璃单元(150)相抵接,并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孔(163);第二透气板(162),所述第二透气板(162)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框架(111)的下端,且其侧端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16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虫单元(170),所述防虫单元(170)覆设于所述通气单元(160)的上端,用于避免虫子进入到所述第一玻璃单元(130)和所述第二玻璃单元(14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透气单元(180),所述防水透气单元(180)覆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通气单元(160)的下端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面板单元(190),若干所述面板单元(190)分别覆设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和所述上支撑单元(120)的外侧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单元(110)包括:下支撑框架(111),所述下支撑框架(111)的内侧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200)的下端,外侧端凸出于所述安装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邓腾飞储丹枫黄仲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安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