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53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柜。所述冷柜包括:箱体,具有围出容纳腔的金属内胆、套设在所述金属内胆外侧的外箱、以及填充在所述外箱和所述金属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金属内胆具有底壁、通风开口、通道开口、以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弯折而成的台阶壁,所述台阶壁的下方具有压机仓;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盖板,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金属内胆之间的制冷舱、和储藏物品的储物间室,所述制冷舱内的蒸发器与所述台阶壁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以及风道板,其扣装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并与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围出风道,所述风道通过所述风道开口连通所述制冷舱、以及通过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柜,属于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0002]依据冷柜的制冷原理一般分为直冷冷柜以及风冷冷柜,无论风冷冷柜还是直冷冷柜,保 温箱体都是必不可少的结构,通常,保温箱体包括内胆、嵌套在内胆外侧的外箱以及填充在 内胆和外箱之间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通常采用发泡方式予以形成。
[0003]而在冷柜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发泡形成保温层时,为避免发泡料的强大挤压力导 致内胆变形,需要与内胆适配的发泡模具以对内胆进行支撑。然而,现有技术中,因为无法 共用同一套发泡模具的原因,导致对于同一型号的直冷冷柜和风冷冷柜分别需要各自单独的 发泡模具,大大提高了冷柜生产企业的加工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柜,其具体为一种风冷冷柜。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柜,包括:
[0006]箱体,具有围出容纳腔的金属内胆、套设在所述金属内胆外侧的外箱、以及填充在所述 外箱和所述金属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金属内胆具有底壁、通风开口、通道开口、以及自 所述底壁向上弯折而成的台阶壁,所述台阶壁的下方具有压机仓;
[0007]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盖板,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金属内胆之间 的制冷舱、和储藏物品的储物间室,所述制冷舱内的蒸发器与所述台阶壁在左右方向上并排 设置;以及
[0008]风道板,其扣装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并与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围出风道,所 述风道通过所述风道开口连通所述制冷舱、以及通过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
[0009]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还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前后相对的 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三侧壁左右相对的第四侧壁;
[0010]所述风道板包括送风道板和回风道板,所述送风道板扣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回风 道板扣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0011]所述风道包括由所述送风道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表面合围而出的送风道和由所述回 风道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表面合围而出的回风道。
[0012]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制冷舱交汇的 所述通道开口;
[0013]所述冷柜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布置在所述制冷舱内,其包括绕枢轴转动的叶 轮以及包围所述叶轮的蜗壳,所述枢轴自下而上背离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所述蜗壳开设有出 风口,所述出风口斜向上趋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扣合在所述通道开口处,所述送风道自所 述通道开口竖直向上延伸。
[0014]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舱中安装有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 述风机与所述台阶壁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所述蜗壳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至所述接水盘 的上方,所述接水盘自所述蜗壳向所述蒸发器斜向下延伸。
[0015]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包括水平延伸并限定出所述制冷舱上边界的顶 盖板,所述顶盖板与所述台阶壁组装连接并在竖直高度上齐平于所述台阶壁。
[0016]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包括自所述底壁竖直向上延伸的侧盖板和自所 述侧盖板的上边沿水平延伸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开设有与所述制冷舱相连通的辅助送风口, 所述蜗壳具有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主出风口、与所述辅助送风口相连通的次出风口以及限 定出所述蜗壳的最小半径的蜗舌,所述次出风口开设在所述蜗舌处。
[0017]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板的四周边缘设置翻边,所述翻边密封贴合所 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
[0018]所述翻边和所述金属内胆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0019]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内胆设置有内凹外凸的沉孔,所述沉孔内外贯 通所述金属内胆;所述翻边的内侧表面设有凹陷的紧固孔;所述沉头螺钉的尖端穿过所述沉 孔之后配合于所述紧固孔,所述沉头螺钉的头部嵌入所述沉孔内。
[0020]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孔设置成与所述翻边的外侧表面相分隔的盲孔 结构,所述沉头螺钉的尖端通过螺纹紧固地配置在所述盲孔结构内。
[0021]作为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内胆包括用于围出所述制冷舱的第一胆壁部分 和用于围出所述储物间室的第二胆壁部分,所述沉孔仅开设于所述第一胆壁部分上并位于所 述制冷舱内,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胆壁部分粘贴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一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将制冷舱设置在台 阶壁的侧方,可以提高冷柜内部的储物容积,并且利于储存物的摆放,提高空间利用率; 再一方面,通过将所述风道板扣装在金属内胆的外侧,该结构布置使得本实施例风冷冷 柜的发泡模具可以通用直冷冷柜的发泡模具,且在发泡过程中不会造成内胆的变形,进 而增加发泡模具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柜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2a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面图;
[0025]图2b是沿图1中B

B线的剖面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冷柜在省略外箱后壁板和箱体保温层时的部分结构的立体 结构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内胆、盖板及风道板等的立体结构图;
[0028]图5a是图4中冷柜部分结构的爆炸分解图;
[0029]图5b是图4中冷柜部分结构的再一爆炸分解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内胆内部的立体结构图;
[0031]图7a是图4中D

D线的剖面局部图;
[0032]图7b是图4中E

E线的剖面局部图;
[0033]图8是图3中沿C

C线的剖面局部图;
[0034]图9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悬吊构件以及省略叶轮的风机模块的爆炸分解图;
[0035]图9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悬吊构件以及省略叶轮的风机模块的再一爆炸分解图;
[0036]图9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蜗壳垂直于枢轴的截面图;
[0037]图9d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固位板的内侧表面处锁紧部和安装导槽的示意图;
[0038]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内胆、盖板及风道板等的立体结构图,其中示例了虚线框 选区域沿水平方向的剖面放大图;
[0039]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机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12是图3中G区沿竖直方向的剖面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 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 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42]参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100,具体为一种卧式冷柜,其大致包括箱体1、门 体2和制冷系统。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围出容纳腔的金属内胆、套设在所述金属内胆外侧的外箱、以及填充在所述外箱和所述金属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金属内胆具有底壁、通风开口、通道开口、以及自所述底壁向上弯折而成的台阶壁,所述台阶壁的下方具有压机仓;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盖板,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金属内胆之间的制冷舱、和储藏物品的储物间室,所述制冷舱内的蒸发器与所述台阶壁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以及风道板,其扣装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并与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表面围出风道,所述风道通过所述风道开口连通所述制冷舱、以及通过所述通风开口连通所述储物间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还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前后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三侧壁左右相对的第四侧壁;所述风道板包括送风道板和回风道板,所述送风道板扣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回风道板扣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风道包括由所述送风道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表面合围而出的送风道和由所述回风道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表面合围而出的回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制冷舱交汇的所述通道开口;所述冷柜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布置在所述制冷舱内,其包括绕枢轴转动的叶轮以及包围所述叶轮的蜗壳,所述枢轴自下而上背离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所述蜗壳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斜向上趋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并扣合在所述通道开口处,所述送风道自所述通道开口竖直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舱中安装有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锋张书锋王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