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器及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46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线路板,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其中共模电感器包括:固定底座、连接端子、磁环和线圈,所述连接端子设有四个,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通道,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脱漆结构;所述磁环为闭环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线圈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缠绕于所述磁环上,两个所述线圈缠绕的匝数相同、绕线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连接端子的通道内且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露出。本申请能够提高共模电感器中线圈两端的铜线脱漆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电感器及线路板


[0001]本申请涉及电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线路板。

技术介绍

[0002]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通常将两个线圈绕在同一磁芯上,绕制方向相反,匝数和相位都相同,这样,当电路中的正常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圈电阻的影响和少量因漏感造成的阻尼;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
[0003]对于绕设在铁芯上的线圈来说,线圈表面往往附有一层漆膜,以防止线圈内不同位置的铜线接触,对于线圈两端的漆膜,往往在使用前都需要人工使用刮刀或剥线钳等工具刮掉端部的漆膜,以使得线圈能够通电。但现有通过人工脱漆的方式效率较低,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共模电感器及线路板,能够提高共模电感器中线圈两端的铜线脱漆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器,包括:
[0006]固定底座;
[0007]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有四个,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通道,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脱漆结构;
[0008]磁环,所述磁环为闭环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
[0009]线圈,所述线圈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缠绕于所述磁环上,两个所述线圈缠绕的匝数相同、绕线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连接端子的通道内且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露出。
[00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两个线圈绕在闭环磁芯上,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两个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四个连接端子的通道内,在线圈穿过连接端子通道的过程中,通过连接端子上的脱漆结构将线圈端部的铜线外表的漆膜刮掉,从而使得内部具有导电性的铜线漏出,以便于本申请提供的共模电感器与其他元器件电路连接,通过连接端子上的脱漆结构提高共模电感器中线圈两端的铜线脱漆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00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漆结构为两个第一夹片,两个所述第一夹片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靠近所述磁环的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夹片在同一水平面上朝相对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有刀
锋,两个所述弯折部配合用于刮破所述线圈表面上的漆膜。
[00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夹片,两个所述第二夹片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侧。
[00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脱漆结构为若干个勾刺,所述勾刺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且朝所述磁环的方向设置,所述勾刺用于刮破所述线圈表面上的漆膜。
[00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端子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道连通的通孔。
[00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环为口字型闭环结构。
[00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电磁屏蔽块,且所述电磁屏蔽块穿设于所述磁环。
[00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一水平部,所述电磁屏蔽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电磁屏蔽块且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所述第一水平部上分别设有供两个所述线圈两端走线至对应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一限位槽。
[001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磁屏蔽块设置于所述竖直部靠近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侧,所述磁环套设于所述电磁屏蔽块上且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上,两个所述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绕设于所述磁环上,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侧分别设有供两个所述线圈上端走线至对应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限位槽。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包括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共模电感。
[0020]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线路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提供的线路板中的共模电感器,两个线圈绕在闭环磁芯上,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两个线圈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四个连接端子的通道内,在线圈穿过连接端子通道的过程中,通过连接端子上的脱漆结构将线圈端部的铜线外表的漆膜刮掉,从而使得内部具有导电性的铜线漏出,以便于本申请提供的共模电感器与其他元器件电路连接,通过连接端子上的脱漆结构提高共模电感器中线圈两端的铜线脱漆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002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如下:
[0031]固定底座100;第一水平部101;第二水平部102;竖直部103;第一限位槽104;第二限位槽105;电磁屏蔽块110;连接端子200;第一夹片210;弯折部211;第二夹片220;勾刺230;通孔240;磁环300;线圈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5]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有四个,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底座且沿自身长度方向上设有通道,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脱漆结构;磁环,所述磁环为闭环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线圈,所述线圈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缠绕于所述磁环上,两个所述线圈缠绕的匝数相同、绕线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设于所述连接端子的通道内且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结构为两个第一夹片,两个所述第一夹片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靠近所述磁环的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夹片在同一水平面上朝相对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设有刀锋,两个所述弯折部配合用于刮破所述线圈表面上的漆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夹片,两个所述第二夹片分别位于所述通道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结构为若干个勾刺,所述勾刺设置于所述通道内且朝所述磁环的方向设置,所述勾刺用于刮破所述线圈表面上的漆膜。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朝勃张定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