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95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转移容器、空气过滤装置和主体管路,所述转移容器的容器口处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开口为呼吸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主体管路,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转移容器内,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接入承载或接收料液的被转移装置。所述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将转移容器、转移管路与转接口进行一体化设计,简化了无菌料液转移的操作步骤和环境要求,降低了外接管路或接头带来的污染料液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生物
,尤其是在制药工艺中经常需要进行料液的转移,而由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在转移过程中通常需要保障料液的无菌性,为了实现无菌转移,现有技术中的转移手段通常需要在极高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例如洁净区域 A级环境,而提供此类环境需要配备专门的设备同时配合相应的监测手段,导致料液无菌转移操作繁琐、成本高昂。
[0003]此外,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通过经灭菌处理的转移容器来进行转移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案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灭菌转移容器连接管路及转接口,导致操作繁琐,料液污染的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转移容器、空气过滤装置和主体管路,所述转移容器可以是转移瓶或者其他用于转移的容器;所述转移容器的容器口设有密封件,以隔绝所述转移容器与外部环境,防止所述转移容器内容物被污染;所述转移容器在容器口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设于容器口处的开孔容器盖处,当所述转移容器为转移瓶时,所述开孔容器盖可以为开孔瓶盖;所述第一开口为呼吸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空气过滤装置,用于接入无菌空气,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主体管路,以实现转移容器、转移管路与转接口的一体化设计,便于转移料液;所述主体管路第一端部伸入所述转移容器内,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接入承载或接收料液的被转移装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转移容器上设有称量模块,所述称量模块为设于所述转移容器上的刻度和/或外部称量装置,所述外部称量装置可以是电子秤或其他称量装置,用于测算转移料液的体积和重量,实现定量转移。
[0006]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直接连接或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短管连接,使用所述短管连接时,所述短管的第一端部接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短管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转移容器内。
[0007]优选的,所述短管的第二端部悬停在所述转移容器内的液面上方,以便无菌空气的接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路包括第一主体管路和第二主体管路,所述第一主体管路使用软质管材,便于使用蠕动泵或其他领域内常见的转移驱动装置转移料液,所述第二主体管路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管材,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管材可以被热合焊接,以便于接入被转移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主体管路使用软质硅胶管材,规格选用较为常用的16#管,所述
16#管指的是外径1/4inch和内径1/8inch的管路;所述第二主体管路使用C

flex 管材,规格选用较为常用的16#管或73#管,所述包括73管指的是外径5/8inch和内径3/8inch的管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设有斜切口,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接触所述转移容器底部最凹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接头接入,使用接头接入时,所述主体管路第二端部连接的接头为鲁尔接头或CPC 接头;使用焊接接入时,所述第二主体管路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管路通过无菌接管机进行热合焊接,所述第二主体管路的材质、直径与所述主体管路第二端部的接头根据连接所述被转移装置的需要而更换。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在所述主体装置外配备转换管路,所述转换管路包括管路和接头,以实现所述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连接方式的简易转换,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主体装置连接,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被转移装置连接,所述转换管路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热塑性弹性体管路热合焊接、鲁尔接头连接、CPC接头连接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的,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接入凸面鲁尔锁装置,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一端部接入凹面鲁尔锁装置,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通过鲁尔连接相连,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相连,所述转换管路中的若干管路之间可通过等径或变径直通接头连接,所述转换管路的第二端部可接入鲁尔接头、CPC接头或在所述转换管路上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管材实现所述转换管路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连接方式的转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还包括转移驱动装置,所述转移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管路上。
[0015]优选的,所述转移驱动装置为蠕动泵,所述蠕动泵安装在所述主体管路上(更优选的,所述蠕动泵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管路上),蠕动泵蠕动挤压在所述主体管路中产生抽吸力,对料液进行泵送。
[0016]本技术的原理:
[0017]本专利申请的一种用于实现料液无菌定量转移的装置按照上述描述组装而成,组装好的系统可通过辐照或其他常见灭菌方式进行在线灭菌或预灭菌处理,确保装置内部的无菌性,该装置可通过自带的各种转换管路实现不同接口的连接,方便操作使用。
[001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9]1.本技术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将转移容器、转移管路与转接口进行组合加工和一体化设计,省去了外接转移管路或接口的步骤,简化操作,降低了外接管路或接口过程中污染料液的风险。
[0020]2.本技术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取出后能够在线灭菌,能有效避免预灭菌装置因保存不当造成的料液污染的风险。
[0021]3.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自带多种转换管路,以适配多种待连接管路或设备,简化了连接操作,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能够节约操作时间和操作成本。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体的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主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可外接转换管路A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可外接转换管路B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可外接转换管路C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8]1.转移瓶
[0029]2.第一开口
[0030]3.第二开口
[0031]4.主体管路
[0032]5.密封件
[0033]6.空气过滤装置
[0034]7.主体管路第一端部
[0035]8.主体管路第二端部
[0036]9.凸面鲁尔锁装置
[0037]10.凹面鲁尔锁装置
[0038]11.变径直通接头
[0039]12.等径直通接头
[0040]13.CPC公接头
[0041]14.CPC母接头
[0042]15. 73#C

flex管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转移容器、空气过滤装置和主体管路,所述转移容器的容器口处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开口为呼吸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主体管路,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转移容器内,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接入承载或接收料液的被转移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容器上设有称量模块,所述称量模块为设于所述转移容器上的刻度和/或外部称量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直接连接或通过短管连接;使用所述短管连接时,所述短管的第一端部接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短管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转移容器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包括第一主体管路和第二主体管路,所述第一主体管路使用软质管材,所述第二主体管路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管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设有斜切口,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一端部接触所述转移容器底部最凹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菌料液定量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被转移装置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接头接入,使用接头接入时,所述主体管路的第二端部连接的接头为鲁尔接头或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药明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