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176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所述辅助灯包括外透镜、外壳体、内壳体、内透镜、LED模组、透镜支架、散热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透镜,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内壳体安装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透镜支架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透镜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LED模组的一端,所述透镜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模组的另一端和所述内透镜连接。该辅助灯和汽车前大灯共同安装于灯座上组成车灯系统。该辅助灯可设置于原汽车前大灯的附近,作为第二光源辅助发光,且同时设置有散热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汽车前大灯使用LED灯照明时发光效率不高以及LED灯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果差的问题。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大灯是汽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汽车前大灯光源的种类主要有卤素灯、氙气灯和LED灯三种。卤素灯效率低、寿命仅为500小时左右,一旦出现严重光衰就需要及时更换光源,以消除安全隐患。而氙气灯换卤素灯需要涉及很多光学部件,成本较高,且氙气灯的寿命也仅为3000小时左右。LED作为新型光源,在发光效率、寿命灯方面有着巨大优势,LED灯的寿命大于30000小时,所以不少车主选择将原配的卤素大灯换为LED大灯。但目前市场上的LED汽车大灯组件,虽然种类多样,但普遍存在以下缺陷:LED灯出射光形效果不佳、散热效果差、发光效率不高。
[0003]专利号为“CN201720393038.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汽车前大灯,整个装置运用两重卡接的方式,使得灯体外壳和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搭载LED灯且光线稳定的汽车前大灯,但是还存在LED灯发光效率不高、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在原有汽车前大灯的基础上多增设一个辅助灯,该辅助灯可设置在原有汽车前大灯的附近作为第二发光源,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系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包括外透镜、外壳体、内壳体、内透镜、LED模组、透镜支架、散热器;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透镜,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内壳体安装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透镜支架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透镜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LED模组的一端,所述透镜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所述LED模组的另一端和所述内透镜连接。该辅助灯可设置于原汽车前大灯的附近,作为第二光源辅助发光,且同时设置有散热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汽车前大灯使用LED灯照明时发光效率不高以及LED灯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7]优选的,所述透镜支架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内胆,所述内胆的一端连接所述LED模组的一端,所述内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
[0008]优选的,所述透镜支架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内胆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凸起的数量和大小相匹配的凹槽。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定位柱、连接端和散热端;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所述散热端的一端侧壁固定于所述连接端的另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透镜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散热器的连接端穿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透镜支架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和所述LED模组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一螺孔;所述透镜支架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螺孔大小相匹配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体还包括第三螺孔;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和所述第三螺孔大小相匹配的第四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和所述第四螺孔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散热端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多个散热孔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散热端的另一端侧壁。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灯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汽车前大灯和汽车灯座,所述汽车前大灯和所述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安装于所述汽车灯座。
[0015]优选的,所述汽车前大灯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和所述LED模组朝相同的方向发射光。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及车灯系统,可设置于原有汽车前大灯的附近,作为第二光源辅助发光。通过内透镜、透镜支架以及散热器来固定好LED模组的搭载,使LED光源的发光线路稳定;且在散热器上均匀地分布有多个散热孔,以解决LED灯的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示为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的爆炸图;
[0019]图2所示为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的结构图;
[0020]图3所示为外壳体的后视图;
[0021]图4所示为内壳体的后视图;
[0022]图5所示为透镜支架的后视图;
[0023]图6所示为散热器的后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外透镜;20、外壳体;21、第三螺孔;30、内壳体;40、内透镜;50、LED模组;60、内胆;61、凹槽;70、透镜支架;71、凸起;72、第二螺孔;73、开口;80、散热器;81、定位柱;82、散热孔;83、第一螺孔;84、第四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7]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6所示,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包括外透镜10、外壳体20、内壳体30、内透镜40、LED模组50、透镜支架70、散热器80;外壳体20的一端连接外透镜10,外壳体20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器80的一端;内壳体30安装于外壳体20内;透镜支架70的底端安装于内壳体
30上;透镜支架70的一端连接LED模组50的一端,透镜支架70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器80的一端;LED模组50的另一端和内透镜40连接。
[0030]具体地,LED模组50从朝向内透镜40的一面发射光源,光线会先通过内透镜40再通过外透镜10到外界。
[0031]该辅助灯可设置于原汽车前大灯的附近,作为第二光源辅助发光,且同时设置有散热器80,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汽车前大灯使用LED灯照明时发光效率不高以及LED灯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32]优选的,透镜支架70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内胆60,内胆60的一端连接LED模组50的一端,内胆60的另一端连接散热器80的一端。
[0033]优选的,透镜支架70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71;内胆60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和凸起71的数量和大小相匹配的凹槽61。
[0034]具体地,当内胆60安装于透镜支架70内时,多个凸起71卡在多个凹槽61内,进一步稳固内胆60和透镜支架70的安装,以进一步稳固LED模组50的位置。
[0035]优选的,散热器80包括定位柱81、连接端和散热端;定位柱81的一端固定于连接端的一端;散热端的一端侧壁固定于连接端的另一端。
[0036]优选的,透镜支架70的另一端设有开口73,散热器80的连接端穿过开口73和透镜支架70连接;定位柱81的另一端和LED模组50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大灯的辅助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透镜(10)、外壳体(20)、内壳体(30)、内透镜(40)、LED模组(50)、透镜支架(70)、散热器(80);所述外壳体(20)的一端连接所述外透镜(10),所述外壳体(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80)的一端;所述内壳体(30)安装于所述外壳体(20)内;所述透镜支架(70)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30)上;所述透镜支架(70)的一端连接所述LED模组(50)的一端,所述透镜支架(7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80)的一端;所述LED模组(50)的另一端和所述内透镜(4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70)包括设置于其内部的内胆(60),所述内胆(60)的一端连接所述LED模组(50)的一端,所述内胆(6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80)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70)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71);所述内胆(60)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凸起(71)的数量和大小相匹配的凹槽(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80)包括定位柱(81)、连接端和散热端;所述定位柱(8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端的一端;所述散热端的一端侧壁固定于所述连接端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醒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泰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