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管路密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685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3
一种液冷管路密封件,包括管路主体和密封圈,所述管路主体布设于液冷板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管路主体固连一体,所述密封圈包括沿X向和Y向与所述液冷板紧贴密封的外圈、与所述管路主体连接的内圈以及连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且具有弹性的皮碗部,所述内圈能够在所述皮碗部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圈沿X向、Y向或Z向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管路密封件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管路密封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众多环保法规出台,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广大汽车厂商的开发方向。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过程中,新能源电池包的轻量化是汽车底盘开发时的一大难题。新能源电池包使用的液冷系统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管路装置,目前在新能源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热交换装置和管路装置分别为液冷板和橡胶管 (及对应卡扣)。出于轻量化考虑,有时会使用SAE标准或VDA标准的具有快插接头的尼龙管代替传统的橡胶管,为了有效地吸收制造和装配公差,也有部分产品使用快插接头和波纹管代替传统的橡胶管。然而,对于设计紧凑且接头数量较多的新能源电池包而言,快插接头在设计空间和整体成本上均不占优势,仍需开发一种泛用性更强、更适合紧凑电池包的密封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泛用性强、密封性好的液冷管路密封件。
[0004]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包括管路主体和密封圈,所述管路主体布设于液冷板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管路主体固连一体,所述密封圈包括沿X向和Y向与所述液冷板紧贴密封的外圈、与所述管路主体连接的内圈以及连接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且具有弹性的皮碗部,所述内圈能够在所述皮碗部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圈沿X向、Y向或Z向移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皮碗部包括锥部,所述锥部的底端与所述内圈连接一体,所述锥部的尺寸沿Z向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缩小,所述管路主体沿Z向穿过所述锥部的底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锥部的底端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上设于所述锥部的顶端的内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皮碗部还包括平台部,所述平台部沿Z向设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锥部的上方,所述平台部连接所述锥部的顶部和所述外圈,所述平台部与所述外圈之间通过弧面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圈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由所述内圈的底端沿Z向向下凸出而得,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密封圈相抵并沿Z向密封所述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包括变径部,所述变径部上方的口径大于所述变径部下方的口径,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变径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密封部通过与所述变径部沿Z向相抵密封所述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圈包括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为沿Z向由所述外圈的底端向下延伸而得的齿形裙边,复数个所述第二密封部以均匀的间隔环于所述外圈的底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包括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齿形槽,所述齿形槽沿所述外圈的径向设置于所述液冷板朝向所述密封圈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能够卡入所述齿形槽内阻止所述密封圈在所述液冷板内径向旋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皮碗部由丁晴橡胶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圈包括弹簧钢片,所述弹簧钢片沿Z向嵌设于所述外圈内。
[0014]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管路密封件通过与液冷板内的管路集成一体,精简了液冷系统内管路的接头结构,本技术中的密封圈通过与管路主体固连的内圈、与液冷板紧贴密封的外圈和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皮碗部,为管路主体提供了径向和轴向的移动空间,在管路主体能够在密封圈内移动或转动的同时保证对液冷板的密封性,另外,该移动空间也能用于吸收制造和装配公差。本技术的液冷管路密封件成本较低且结构精简,密封性好,且能够通过调节皮碗部的尺寸适应不同的液冷板,泛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管路密封件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液冷管路密封件的A

A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液冷管路密封件与液冷板装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001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0]本技术的液冷管路密封件适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的液冷系统,主要应用于液冷板及与之连接的流体管路上。
[0021]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包括管路主体1和密封圈2,管路主体1布设于液冷板3内,密封圈2与管路主体1固连一体。密封圈2包括沿X向和Y向与液冷板3紧贴密封的外圈21、与管路主体1 连接的内圈22以及连接内圈22和外圈21且具有弹性的皮碗部23。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中,“X向”指管路主体1的径向,同时也为说明书附图2 的左右方向,“Y向”指与“X向”垂直的管路主体1的另一直径方向,“Z 向”指管路主体1的轴向,同时也为说明书附图2的上下方向。
[00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为异形件,其截面呈内部凹陷的“M”字型,密封圈2中段的凹陷部分即为具有弹性的皮碗部23,内圈22能够在皮碗部23的带动下相对外圈21沿X向、Y向或Z向微微移动,以满足管路主体1在液冷板3内的适量移动需求。为了追求较为合适的硬度范围,皮碗部23由硬度为70左右的丁晴橡胶制成,外圈21由铝制成,也就是说,外圈21不具有弹性且硬度大于皮碗部23。在其他实施例中,皮碗部23和外圈21 也可根据液冷板3的尺寸和管路本体的材质选用其他种类的橡胶制成,但需确保皮碗部23的硬度始终小于外圈21。
[0023]进一步地,皮碗部23包括锥部231和平台部232,锥部231的底端与内圈22连接一体,锥部231的尺寸沿Z向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缩小,管路主体1沿Z向穿过锥部231的底端,锥部231的底端在密封圈2的径向上设于锥部231的顶端的内侧,平台部232沿Z向设置于外圈21和锥部231的上方,平台部232连接锥部231的顶部和外圈21,平台部232与外圈21之间通过弧面连接。具体地,锥部231在Z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锥部231和平台部 232在X向和Y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由于锥部231和平台部232均为具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材质制
成,因此当管路主体1相对密封圈2发生径向或轴向位移时,内圈22能够在皮碗部23形变的带动下相对外圈21进行微量移动而不带动外圈21移动,使得密封圈2相对于与之固定液冷板3不产生移动,在实现了管路主体1和液冷板3的相对紧固的同时,还使管路主体1 具有一定的移动空间,抹平制造和装配公差。在本实施例中,锥部231整体呈“V”字型,连通平台部232一起在X向和Y向上围成了可供管路主体1 移动的空间,因此管路主体1的可移动范围是根据皮碗部23整体的尺寸决定的,可根据液冷板3的实际布置情况进行调整,若加宽平台部232、减少锥部231的斜率,则会使皮碗部23在X向和Y向上围成的空间变大变宽,管路本体在其内的径向移动范围也随之增大,但如此设计一方面有可能与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的轻量化相悖,另一方面随着液冷系统内的管路和接头数量日渐增多,单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管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管路主体(1)和密封圈(2),所述管路主体(1)布设于液冷板(3)内,所述密封圈(2)与所述管路主体(1)固连一体,所述密封圈(2)包括沿X向和Y向与所述液冷板(3)紧贴密封的外圈(21)、与所述管路主体(1)连接的内圈(22)以及连接所述内圈(22)和所述外圈(21)且具有弹性的皮碗部(23),所述内圈(22)能够在所述皮碗部(23)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圈(21)沿X向、Y向或Z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部(23)包括锥部(231),所述锥部(231)的底端与所述内圈(22)连接一体,所述锥部(231)的尺寸沿Z向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缩小,所述管路主体(1)沿Z向穿过所述锥部(231)的底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部(231)的底端在所述密封圈(2)的径向上设于所述锥部(231)的顶端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部(23)还包括平台部(232),所述平台部(232)沿Z向设置于所述外圈(21)和所述锥部(231)的上方,所述平台部(232)连接所述锥部(231)的顶部和所述外圈(21),所述平台部(232)与所述外圈(21)之间通过弧面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2)包括第一密封部(2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艳严胜利王玉玲占莉潘福中牛亚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