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67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收集机构设置在养殖笼的底部并用于收集养殖笼落下的禽类粪便,收集机构的底部设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第一分流机构的入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入口端均与收集机构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分别位于收集机构的两侧,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的两侧分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禽类粪便直接掉到养殖笼下方,防止禽类粪便造成养殖环境污染,而且方便禽类粪便的集中清理,可减轻养殖人员的清洁工作量。作量。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健康生活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人们对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越来越重视,对各类营养物质的品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禽肉类及禽蛋类已作为人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笼养方式往往追求经济利益,高密度进行饲养,每只禽类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只能靠药品来维持禽类的健康,而忽略了禽肉类与禽蛋类的品质,从口感和营养方面已慢慢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3]提高禽肉类及禽蛋类的品质,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那就必须让禽类自身健康起来,只有高品质、健康的禽类才能提供高品质的禽肉类及禽蛋类产品。为了禽类的健康,为其提供福利,让其健康成长,要保证禽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其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产蛋,自由栖息,自由展现其天性。因此,禽类福利养殖的研发是必要的,重视禽类的福利便是提升了人类自身的健康。
[0004]目前的禽类福利养殖设备多采用层叠式养殖笼,以节约占地面积,增大养殖空间。由于禽类福利养殖的特殊笼养结构,禽类可以从养殖笼里面出来,进入到开放区域网活动,禽类在活动过程中会在该区域产生大量粪便排泄物,粪便排泄物容易直接掉到下方,导致粪便排泄物不易清理,会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增加养殖人员的清洁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禽类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便排泄物,粪便排泄物容易直接掉到下方,导致粪便排泄物不易清理,会造成养殖环境污染,增加养殖人员的清洁工作量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养殖笼的底部并用于收集养殖笼落下的禽类粪便,收集机构的底部设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的入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入口端均与收集机构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分别位于收集机构的两侧,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的两侧分流。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料斗,所述收集料斗吊挂在养殖笼的底部并用于收集养殖笼落下的禽类粪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收集料斗包括左收集板、前收集板、右收集板和后收集板,所述左收集板、前收集板、右收集板和后收集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左收集板、前收集板和右收集板均竖向设置,所述后收集板倾斜设置,后收集板用于引导禽类粪便从收集料斗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分流机构包括第一分流料斗,
所述第一分流料斗倾斜设置在收集机构的底部,第一分流料斗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的一侧移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分流料斗包括第一左分流板、第一前分流板、第一右分流板和第一后分流板,所述第一左分流板、第一前分流板、第一右分流板和第一后分流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一右分流板倾斜设置,第一右分流板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从第一分流料斗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左分流板和第一右分流板相互平行,第一左分流板的顶端与左收集板的底端连接,第一前分流板的顶端与前收集板的底端连接,第一后分流板的顶端与后收集板的底端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二分流机构包括第二分流料斗,所述第二分流料斗倾斜设置在收集机构的底部,且第二分流料斗与第一分流料斗呈倒V形布设,第二分流料斗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远离第一分流料斗的一侧移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二分流料斗与第一分流料斗对称设置在收集机构的底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二分流料斗包括第二左分流板、第二前分流板、第二右分流板和第二后分流板,所述第二左分流板、第二前分流板、第二右分流板和第二后分流板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二左分流板倾斜设置,第二左分流板用于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从第二分流料斗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二左分流板和第二右分流板相互平行,第二右分流板的顶端与右收集板的底端连接,第一前分流板的顶端与前收集板的底端连接,第一后分流板的顶端与后收集板的底端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养殖笼包括笼架,所述笼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笼养层,每个笼养层均设有开放区域网和至少两个笼养区,所述开放区域网的两端分别与两笼养区连通,上层笼养层的开放区域网下方设有人行通道,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上层笼养层的开放区域网底部,所述第一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分别伸入下层笼养层的两个笼养区中。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收集机构的底部设有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可进入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中,由于第一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的出口端分别位于收集机构的两侧,第一分流机构和第二分流机构可引导收集机构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的两侧分流,其能够避免禽类粪便直接掉到养殖笼下方,防止禽类粪便造成养殖环境污染,而且方便禽类粪便的集中清理,可减轻养殖人员的清洁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清粪分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清粪分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清粪分流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清粪分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中:1

收集机构;2

养殖笼;3

第一分流机构;4

第二分流机构;11

收集料斗;111

左收集板;112

前收集板;113

右收集板;114

后收集板;21

笼架;22

开放区域网;23

笼养区;24

人行通道;31

第一分流料斗;311

第一左分流板;312

第一前分流板;313

第一右分流板;314

第一后分流板;41

第二分流料斗;411

第二左分流板;412

第二前分流板;4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机构(1),所述收集机构(1)设置在养殖笼(2)的底部并用于收集养殖笼(2)落下的禽类粪便,收集机构(1)的底部设有第一分流机构(3)和第二分流机构(4),所述第一分流机构(3)的入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4)的入口端均与收集机构(1)的出口端连通,第一分流机构(3)的出口端和第二分流机构(4)的出口端分别位于收集机构(1)的两侧,第一分流机构(3)和第二分流机构(4)用于引导收集机构(1)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1)的两侧分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1)包括收集料斗(11),所述收集料斗(11)吊挂在养殖笼(2)的底部并用于收集养殖笼(2)落下的禽类粪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料斗(11)包括左收集板(111)、前收集板(112)、右收集板(113)和后收集板(114),所述左收集板(111)、前收集板(112)、右收集板(113)和后收集板(114)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左收集板(111)、前收集板(112)和右收集板(113)均竖向设置,所述后收集板(114)倾斜设置,后收集板(114)用于引导禽类粪便从收集料斗(11)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机构(3)包括第一分流料斗(31),所述第一分流料斗(31)倾斜设置在收集机构(1)的底部,第一分流料斗(31)用于引导收集机构(1)的禽类粪便向收集机构(1)的一侧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料斗(31)包括第一左分流板(311)、第一前分流板(312)、第一右分流板(313)和第一后分流板(314),所述第一左分流板(311)、第一前分流板(312)、第一右分流板(313)和第一后分流板(314)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第一右分流板(313)倾斜设置,第一右分流板(313)用于引导收集机构(1)的禽类粪便从第一分流料斗(31)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用清粪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分流板(311)和第一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晟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