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66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包括内部两侧均居中构造有绑带一的VR设备本体,两根所述绑带一远离VR设备本体的一端均构造连接有软性塑料带,两根所述软性塑料带远离绑带一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一,两根所述齿条一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一,且两根齿条一相向的一面均构造有卡齿,所述锁紧盒一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一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一,且锁紧盒一远离VR设备本体的一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一,所述旋钮一朝向锁紧盒一的一面居中构造有可旋转安装于锁紧盒一内的转轴,该穿戴式VR交互设备,有利于对绑缚力自行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使用者进行使用,缓解使用者佩戴时的不适,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VR交互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

[0003]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0004]传统的VR交互设备包括VR眼镜,目前的VR眼镜在佩戴时,需要通过绑带的弹力作用将VR眼镜绑缚于使用者的头部,其不方便对绑带的弹力作用进行自行调节,这就导致绑带绑缚力过强容易引起患者不适,绑缚力过弱又无法起到良好的绑缚效果,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包括内部两侧均居中构造有绑带一的VR设备本体;
[0008]两根所述绑带一远离VR设备本体的一端均构造连接有软性塑料带,两根所述软性塑料带远离绑带一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一,两根所述齿条一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一,且两根齿条一相向的一面均构造有卡齿,所述锁紧盒一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一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一;
[0009]且锁紧盒一远离VR设备本体的一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一,所述旋钮一朝向锁紧盒一的一面居中构造有可旋转安装于锁紧盒一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缘面上构造有与齿条一啮合配合的齿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旋钮一内可插接安装有限位插杆一,所述限位插杆一的一端可插接安装于齿轮内,所述齿轮内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插接限位的限位孔,所述锁紧盒一远离VR设备本体的一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插接限位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VR设备本体朝向锁紧盒一的一面顶部以及锁紧盒一外缘面顶部均构造有绑带二,两根所述绑带二相向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二。
[0012]进一步地,两根所述齿条二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二,且两根齿条二相向的一面同样构造有卡齿,所述锁紧盒二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二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二。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盒二的上端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二,所述旋钮二朝向锁紧盒二的一面同样构造有延伸入锁紧盒二内并构造有齿轮的转轴,设置于所述锁紧盒二内的齿轮与齿条二啮合配合连接。
[0014]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锁紧盒二内的齿轮内部开设有限位孔,且锁紧盒二的上端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圆孔,所述旋钮二内可插接安装有限位插杆二,所述限位插杆二的一端通过圆孔限位插接安装于限位孔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VR设备本体、绑带一、软性塑料带、齿条一、锁紧盒一、弧形通槽一、旋钮一、转轴以及齿轮的设置,在对VR设备本体进行佩戴时,两根绑带一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并可通过旋转旋钮一,使得转轴转动带动齿轮旋转,从而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两根齿条一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根软性塑料带相对移动,进而实现了对两根绑带一绑缚力的自行调节,实现良好绑缚效果的同时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实用性强;
[0016]得益于绑带二、齿条二、锁紧盒二、弧形通槽二、旋钮二、限位插杆二、转轴以及齿轮的设置,在对VR设备本体进行佩戴时,两根绑带二抵接于使用者的头顶,并可通过旋转旋钮二,使得转轴转动带动齿轮旋转,从而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两根齿条二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根绑带二相对移动,进而实现了对两根绑带二绑缚力的自行调节,有利于提升绑缚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锁紧盒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VR设备本体;2、绑带一;3、软性塑料带;4、齿条一;5、锁紧盒一;6、弧形通槽一;7、旋钮一;8、转轴;9、齿轮;10、限位孔;11、限位插杆一;12、绑带二;13、齿条二;14、锁紧盒二;15、弧形通槽二;16、旋钮二;17、限位插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图3所示,该穿戴式VR交互设备,包括内部两侧均居中构造有绑带一2的VR设备本体1,两根绑带一2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端均构造连接有软性塑料带3,两根软性塑料带3远离绑带一2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一4,两根齿条一4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一5,且两根齿条一4相向的一面均构造有卡齿,锁紧盒一5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一4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一6,且锁紧盒一5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一7,旋钮一7朝向锁紧盒一5的一面居中构造有可旋转安装于锁紧盒一5内的转轴8,转轴8的外缘面上构造有与齿条一4啮合配合的齿轮9,得益于VR设备本体1、绑带一2、软性塑料带3、齿条一4、锁紧盒一5、弧形通槽一6、旋钮一7、转轴8以及齿轮9的设置,在对VR设备本体1进行佩戴时,两根绑带一2套设于使用者的头部,并可通过旋转旋钮一7,使得转轴8转动带动齿轮9旋转,从而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两根齿条一4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根软性塑料带3相对移动,进而实现了对两根绑带一2绑缚力的自行调节,实现良好绑缚效果的同时避免引起患
者不适,实用性强。
[0023]如图1

图3所示,旋钮一7内可插接安装有限位插杆一11,限位插杆一11的一端可插接安装于齿轮9内,齿轮9内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11插接限位的限位孔10,锁紧盒一5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11插接限位的通孔。
[0024]如图1

图3所示,VR设备本体1朝向锁紧盒一5的一面顶部以及锁紧盒一5外缘面顶部均构造有绑带二12,两根绑带二12相向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二13,两根齿条二13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二14,且两根齿条二13相向的一面同样构造有卡齿,锁紧盒二14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二13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二15,锁紧盒二14的上端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二16,旋钮二16朝向锁紧盒二14的一面同样构造有延伸入锁紧盒二14内并构造有齿轮9的转轴8,设置于锁紧盒二14内的齿轮9与齿条二13啮合配合连接,得益于绑带二12、齿条二13、锁紧盒二14、弧形通槽二15、旋钮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包括内部两侧均居中构造有绑带一(2)的VR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绑带一(2)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端均构造连接有软性塑料带(3),两根所述软性塑料带(3)远离绑带一(2)的一端错位构造有齿条一(4),两根所述齿条一(4)相向的一端均连接有锁紧盒一(5),且两根齿条一(4)相向的一面均构造有卡齿,所述锁紧盒一(5)的外缘面上对称开设有供齿条一(4)延伸穿入的弧形通槽一(6);且锁紧盒一(5)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面居中可旋转安装有旋钮一(7),所述旋钮一(7)朝向锁紧盒一(5)的一面居中构造有可旋转安装于锁紧盒一(5)内的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缘面上构造有与齿条一(4)啮合配合的齿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一(7)内可插接安装有限位插杆一(11),所述限位插杆一(11)的一端可插接安装于齿轮(9)内,所述齿轮(9)内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11)插接限位的限位孔(10),所述锁紧盒一(5)远离VR设备本体(1)的一面呈环形阵列开设有供限位插杆一(11)插接限位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VR交互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廷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