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626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包括:LED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LED电源;上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下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调亮度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色温拨档开关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色温调节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以及调节发光面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模块通过LED电源、单片机、调亮度电路、色温拨档开关电路、色温调节电路和调节发光面电路、上发光灯具负载和下发光灯具负载配合,实现对LED灯的亮度、色温和发光面的调节和控制,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LED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LED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目前市面上的LED灯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也也多种多样,而市面上LED大多数都不能进行亮度、色温和发光面进行调节,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对 LED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包括:
[0006]LED电源;
[0007]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LED电源;
[0008]上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0009]下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
[0010]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0011]单片机;
[0012]调亮度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
[0013]色温拨档开关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
[0014]色温调节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以及
[0015]调节发光面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包括引脚PWM

DOWN

CW、引脚PWM

DOWN

WW、引脚PWM

UP

WW、引脚PWM

UP

CW、引脚 ADC

Mode、引脚ADC

DOWN

CCT和引脚ADC

UP

CCT,所述引脚 ADC

UP

CCT和引脚ADC

DOWN

CCT与所述色温拨档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引脚PWM

DOWN

CW、所述引脚PWM

DOWN

WW、所述引脚PWM

UP

WW 和所述引脚PWM

UP

CW与所述色温调节电路连接,所述引脚ADC

Mode与所述调节发光面电路连接。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亮度电路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 C2的其中两端分别与LED电源的引脚ADJ+和LED电源的引脚ADJ

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两端与二极管U3连接,所述二极管U3的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二极管U3的另一端与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5 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两端与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 2连接,所述电
阻R2的两端与电阻R6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R3 和电阻R7连接后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4和电阻R8连接后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4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上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和下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所述上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其中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引脚 ADC

UP

CCT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阻R31连接,所述电阻R31 的一端与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23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25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27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30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 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2连接,所述电阻R23、所述电阻R25、所述电阻R27、所述电阻R30和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电源的正极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电容 C5,所述电容C5的其中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引脚 ADC

DOWN

CCT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21连接,所述电阻 R21的一端与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15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16 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19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15、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电源的正极连接。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上发光CW调色温电路、上发光WW调色温电路、下发光CW调色温电路和下发光WW调色温电路,所述上发光CW调色温电路包括电阻R14,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引脚 PWM

UP

CW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光耦U5连接,所述光耦U5的一端接地,所述光耦U5的一端与电阻R17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与LED 电源的引脚LED

UP+连接,所述光耦U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连接,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稳压管ZD2连接,所述稳压管ZD2的一端与MOS管Q1连接后由引脚LED

UP

CW与所述上发光灯具负载连接,所述稳压管ZD2的一端与三极管Q5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一端与电阻R39连接,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所述MOS管Q1连接,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电源的引脚 LED

UP

连接。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发光WW调色温电路包括电阻 R33,所述电阻R33的一端与引脚PWM

UP

WW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光耦U4连接,所述光耦U4的一端接地,所述光耦U4的一端与电阻R13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LED电源的引脚LED

UP+连接,所述光耦U4 的另一端与电阻R24连接,所述电阻R24的一端与稳压管ZD1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一端与MOS管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色温、亮度和发光面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电源;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LED电源;上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下发光灯具负载,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调亮度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色温拨档开关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色温调节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以及调节发光面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单片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包括引脚PWM

DOWN

CW、引脚PWM

DOWN

WW、引脚PWM

UP

WW、引脚PWM

UP

CW、引脚ADC

Mode、引脚ADC

DOWN

CCT和引脚ADC

UP

CCT,所述引脚ADC

UP

CCT和引脚ADC

DOWN

CCT与所述色温拨档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引脚PWM

DOWN

CW、所述引脚PWM

DOWN

WW、所述引脚PWM

UP

WW和所述引脚PWM

UP

CW与所述色温调节电路连接,所述引脚ADC

Mode与所述调节发光面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亮度电路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其中两端分别与LED电源的引脚ADJ+和LED电源的引脚ADJ

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两端与二极管U3连接,所述二极管U3的一端与电阻R1连接,所述二极管U3的另一端与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5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两端与所述电容C3连接,电阻R2 的一端与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两端与电阻R6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阻R3和电阻R7连接后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4和电阻R8连接后与所述调功率开关SW1的引脚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上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和下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所述上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其中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引脚ADC

UP

CCT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阻R31连接,所述电阻R31的一端与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23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25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27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30连接,所述上发光调色温开关SW3的另一端与电阻R32连接,所述电阻R23、所述电阻R25、所述电阻R27、所述电阻R30和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电源的正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光色温拨档开关电路包括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其中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引脚ADC

DOWN

CCT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21连接,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15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电阻R16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19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下发光调色温开关SW2的另一端与所
述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15、所述电阻R16、所述电阻R19、所述电阻R20和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LED电源的正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上发光CW调色温电路、上发光WW调色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军黄智慧沙新荣刘基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益明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