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装置和烹饪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2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4
本申请公开一种加料装置和烹饪器具。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能够自驱由承载状态转换至卸载状态,其中所述承载件的内部具有食材接触表面,所述食材接触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凸点,所述多个弧形凸点构造为减少食材与所述食材接触表面的接触面积。根据本方案,可以减少承载件中的食材与承载件之间的粘连,从而减少承载件中的食材残留。该方案结构简单且成本低。该方案结构简单且成本低。该方案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料装置和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电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杂粮饭是将各种豆类与精白米混合烹饪而成的一种饭,其具有高的营养价值且口感丰富美味。在杂粮饭的烹饪过程中,用户一般都会将难煮的豆类与精白米混合同时进行烹饪,结果通常就是豆子吸水不够口感生硬,而精白米吸水太多出现软烂。为此,用户一般会采用将豆子提前浸泡近10个小时或者通过其他的爆炒、高压煮等方式促进豆子提前吸水,然后再与精白米一起烹饪,但是该方法花费时间长,且需要用户中途加料,操作不便。
[0003]为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在烹饪途中自动延时向内锅中加料的烹饪器具,但是在延时过程中,精白米在内锅中容易受到蒸汽的加热而导致部分糊化而粘结在料斗上,在料斗落料时容易存在残留米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一种加料装置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加料装置,用于烹饪器具,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能够自驱由承载状态转换至卸载状态,其中所述承载件的内部具有食材接触表面,所述食材接触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凸点,所述多个弧形凸点构造为减少食材与所述食材接触表面的接触面积。
[0007]根据本方案,承载件通过自驱即可完成由承载状态至卸载状态的转换,从而可以省略外部驱动装置的设置,从而简化装配过程、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在承载件的食材接触表面上设置多个弧形凸点,可以有效将例如米粒等食材架空使得米粒与食材接触表面之间存在空气区域,该方案可便于承载件中的食材克服粘弹力而掉落。该方案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食材残留问题。
[0008]可选地,所述多个弧形凸点在所述食材接触表面上均匀排布。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以有效解决食材残留问题。
[0009]可选地,所述自驱是所述承载件自身的重心位置自平衡位置转移至失衡位置而引发的驱动。该方案可以省略外部驱动装置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0010]可选地,加料装置还包括:在初始状态相互平衡的载料区和配重区,所述配重区设置有配重物,所述配重物的重量能够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承载件构造为在一时间段后所述载料区和所述配重区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所述载料区的物料与所述载料
区脱离。
[0011]该方案通过使得配重物的重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可以使承载件整体重心随时间偏移,当承载件无法继续维持平衡状态时,可以自动失去平衡而翻转。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12]可选地,所述承载件经由转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架,所述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且成本低。
[0013]可选地,当所述承载件处于所述承载状态时,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重心下方。该方案更便于承载件失去平衡而翻转。
[0014]可选地,所述转轴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均垂直。该方案更便于承载件在失去平衡之后沿着预定方向翻转。
[0015]可选地,在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距离所述承载件的底部的垂直距离h满足:1/3H≤h<1/2H,其中H为所述承载件的最小高度,并且/或者
[0016]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距离所述承载件的最外侧的距离l满足:1/3W≤l<1/2W其中,W为所述承载件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均垂直。该方案更便于承载件在失去平衡之后沿着预定方向翻转。
[0017]可选地,所述承载件的纵截面和/或横截面具有弧形形状。该方案便于承载件的制造、清洗,并且能够避免承载件与内锅或盖体产生磕碰。
[0018]可选地,所述承载件包括第一容纳腔和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邻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构造为所述配重区,所述第二容纳腔构造为所述载料区,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均垂直。该方案易于实现承载件重心的偏移。
[0019]可选地,加料装置还包括: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至少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平衡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承载件在所述承载状态下保持平衡。该方案可以提高承载件的稳定性,便于用户在承载件中进行加料操作。
[0020]可选地,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的第一挡筋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挡筋与所述第一挡筋配合以阻挡所述承载件朝向所述配重区的一侧旋转。该方案可以提高承载件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21]可选地,所述食材接触表面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围成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该方案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食材残留问题。
[0022]可选地,所述多个弧形凸点中相邻的两个弧形凸点之间的最大距离L满足:0.5mm≤L≤1mm,并且/或者
[0023]所述多个弧形凸点的外凸面为圆球面,所述圆球面的直径φ满足:0.5mm≤φ≤1mm。
[0024]该方案能够保证米粒与食材接触表面具有尽可能小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米粒残留。
[0025]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和从所述支撑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
缘,所述支撑主体呈环形且设置有沿其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转轴延伸穿过的枢转孔。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且成本低。
[002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0027]煲体;
[0028]盖体,所述盖体可盖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
[0029]内锅,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煲体中;以及
[0030]如上文所述的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经由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内锅中。
[0031]根据本方案,通过承载件自驱翻转的方式可以实现烹饪中途自动加料而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操作,以此方式,当用户进行例如杂粮饭的烹饪时,只需在烹饪之前将比较难煮的食材放入内锅中,而将易煮的食材放入承载件中,使得烹饪开始之后难煮的食材可以先行吸水升温,待达到预定阶段时,承载件自动翻转而使易煮的食材落入内锅中。因此用户只需在烹饪之前一次加料即可实现例如杂粮饭的各种食材同时熟的目的,既可以保证杂粮充分吸水而熟透又可以避免精白米口感过于软烂。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且成本低。
[0032]此外,通过在承载件的食材接触表面上设置多个弧形凸点,可以有效将例如米粒等食材架空使得米粒与食材接触表面之间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料装置,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支架和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能够自驱由承载状态转换至卸载状态,其中所述承载件的内部具有食材接触表面,所述食材接触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凸点,所述多个弧形凸点构造为减少食材与所述食材接触表面的接触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弧形凸点在所述食材接触表面上均匀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是所述承载件自身的重心位置自平衡位置转移至失衡位置而引发的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初始状态相互平衡的载料区和配重区,所述配重区设置有配重物,所述配重物的重量能够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承载件构造为在一时间段后所述载料区和所述配重区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所述载料区的物料与所述载料区脱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经由转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架,所述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载件处于所述承载状态时,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重心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均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距离所述承载件的底部的垂直距离h满足:1/3H≤h<1/2H,其中H为所述承载件的最小高度,并且/或者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距离所述承载件的最外侧的距离l满足:1/3W≤l<1/2W其中,W为所述承载件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承载件的高度方向均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的纵截面和/或横截面具有弧形形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鹏李泽涌吕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