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插式LED车灯,该车灯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内设有散热风扇、LED芯片组件和电源组件;散热外壳包括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一配光部和第一电源部,第二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散热部、第二配光部和第二电源部;第一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配光腔,第二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配光腔;第一散热部周壁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鳍片,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形成与第一配光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二散热部周壁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鳍片,相邻两个第二鳍片之间形成与第二配光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且散热效果较好。果较好。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插式LED车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直插式LED车灯。
技术介绍
[0002]LED车灯具有低压、出光均匀、寿命长、即点即亮以及可发出中性光之特点,相较于现今车灯光源主流的卤素灯以及高压气体放电灯(HID)有相对较好的优势。行车安全性较高,LED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车灯。
[0003]然而,LED灯使用的LED芯片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旦LED芯片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LED芯片烧坏的现象,影响LED车灯的使用寿命。市面上的LED车灯通常在车灯内加入散热风扇对车灯进行散热。
[0004]现有的一种一体式LED车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从上至下沿竖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第二腔体内设置有LED芯片组件,第三腔体内设置有电源组件,第一腔体的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四个第一出风口,第一腔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不连通,散热风扇通过第一风口沿水平方向出风,散热风扇通过第二出风口沿竖直方向出风。但是由于第一出风口的风口面积较大,第一出风口周壁的散热面积较小,并且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不连通,导致风口的周壁的散热面积较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直插式LED车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直插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散热风扇、LED芯片组件以及电源组件;散热外壳包括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一配光部以及第一电源部,第二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散热部、第二配光部以及第二电源部;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围成顶部设置有进风口的风扇腔,散热风扇设置在风扇腔中;第一配光部与第二配光部相对设置,第一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配光腔,第二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配光腔;第一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一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鳍片,相邻两个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配光腔连通;第二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鳍片,相邻两个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二配光腔连通;第一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相交,第一片体自第一散热部的周壁朝向第一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第二片体自第一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散热风扇的中心;第二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第三片体与第四片体相交,第三片体自散热部的周壁朝向第二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第四片体自第二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
散热风扇的中心;在垂直于进风口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
[0007]由上可见,本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鳍片以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鳍片,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相邻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相邻的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配光腔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配光腔连通。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片体与第一片体相互垂直;第四片体与第三片体相互垂直。
[0010]由上可见,本方案的第一片体和第三片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片体与第一片体相互垂直,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相互垂直,保证车灯体积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增大车灯的散热面积。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LED芯片组件包括基板、第一组LED芯片以及第二组LED芯片,第一组LED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第二组LED芯片设置在基板的第二侧,基板的第一侧与基板的第二侧相对;基板上靠近散热风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座和第二电气连接座,第一电气连接座、第二电气连接座均与基板电连接,第一电气连接座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第二电气连接座设置在基板的第二侧;散热风扇包括有第一电气插脚和第二电气插脚,第一电气插脚与第一电气连接座插接配合,第二电气插脚与第二电气连接座插接配合,第一电气插脚与第一电气连接座电连接,第二电气插脚与第二电气连接座电连接。
[0012]由上可见,散热风扇的电气插脚与电气连接座配合方便安装和拆卸,无需采用胶水等固定,同时能够使得散热风扇相对于基板在周向上限位。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一侧邻接,第二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二侧邻接。
[0014]由上可见,第一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一侧邻接,第二配光部与基板的第二侧邻接,增大了配光部与基板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气连接座和第二电气连接座以基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口,第二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二透光口,第一组LED芯片位于第一透光口中,第二组LED芯片位于第二透光口中;第一透光口上设置有第一遮光罩;第二透光口上设置有第二遮光罩;第一遮光罩与第二遮光罩相对于基板对称设置。
[0017]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第二配光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腔,第一电气连接座设置在第一安装腔中,第二电气连接座设置在第二安装腔中;第一安装腔与第一遮光罩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一遮光罩相对于第一安装腔靠近第一组LED芯片;第二安装腔与第二遮光罩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安装腔靠近第二透光口的第一侧,第二遮光罩靠近第二透光口的第二侧,第二透光口的第一侧与第二透光口的第二侧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在垂直于进风口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安装腔与第二配光部部分重合,第二安装腔与第一配光部部分重合。
[0018]由上可见,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第一安装腔与第二配光部部分重合,第二安装腔与第一配光部部分重合,减少散热风扇工作时对基板的损伤。
[0019]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组件包括驱动板和电源接头,驱动板上靠近基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基板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基板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互卡接配合。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接头包括安装板、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均穿设于安装板中;驱动板靠近电源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引脚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槽,第三卡槽和第五卡槽卡接配合;第二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引脚靠近驱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卡槽,第四卡槽与第六卡槽卡接配合;第三引脚的宽度方向与驱动板的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在驱动板垂直于进风口表面上的投影,第三引脚与驱动板部分重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插式LED车灯,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散热风扇、LED芯片组件以及电源组件;所述散热外壳包括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散热部、第一配光部以及第一电源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所述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散热部、第二配光部以及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围成顶部设置有进风口的风扇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腔中;所述第一配光部与所述第二配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配光腔,所述第二配光部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配光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鳍片,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配光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鳍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配光腔连通;所述第一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与所述第二片体相交,所述第一片体自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周壁朝向所述第一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二片体自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中心;所述第二鳍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片体和第四片体,所述第三片体与所述第四片体相交,所述第三片体自所述散热部的周壁朝向所述第二散热部的上方延伸,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四片体自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周壁向内延伸至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中心;在垂直于所述进风口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圆心角均在90
°
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式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片体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插式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与所述第一片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片体与所述第三片体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插式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组件包括基板、第一组LED芯片以及第二组LED芯片,第一组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第二组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侧,所述基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基板的第二侧相对;所述基板上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气连接座和第二电气连接座,所述第一电气连接座、所述第二电气连接座均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气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电气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侧;所述散热风扇包括有第一电气插脚和第二电气插脚,所述第一电气插脚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座插接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殿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正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