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包括底板、车轮、下料斗、调距机构、下料调节机构、间歇下料机构;两个所述的下料斗滑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调距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块,两个所述的螺纹块分别与两个下料斗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料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滑动安装在下料斗上,所述的滑动杆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的滑动杆与下料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间歇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所述的转动杆穿过两个下料斗,且转动杆与下料斗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距机构、下料调节机构和间歇下料机构完成自动化种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种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燕麦是小杂粮的一种,属于禾本科,是一种世界性的栽培作物。
[0003]带状种植又叫带田。它是将两种以上的作物按一定宽幅的条带状相间种植的一种稳产增收的种植方式。带状种植与原有间作套种的区别主要是在带状种植中,不同作物不是单行地相间种植,而是以两行以上的“带”相间种植,这个带有比较固定的行数、行距和带幅。带幅较宽的大带田,在灌溉地上,不同作物之间还往往筑有地埂,而小带田则更须精细加工管理,以实现一年两种两收或三种三收。
[0004]公开号为CN2080482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燕麦播种机,包括:供料箱、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供料箱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供料箱内部设有隔板;底板的两端分别卡接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杆上固定有安装架,第二安装杆中间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末端设有挂钩。尽管该技术能够进行燕麦的播种,但是并不适用于对燕麦进行带状种植,也不能进行种植间距的灵活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包括底板、车轮、下料斗、调距机构、下料调节机构、间歇下料机构;所述的车轮有两个,两个车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底板的两侧,所述的下料斗有两个,两个所述的下料斗滑动安装在底板上。
[0006]所述的调距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块,两个所述的螺纹块分别与两个下料斗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所述的螺纹块调整两个下料斗之间的距离。
[0007]所述的下料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滑动安装在下料斗上,所述的滑动杆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位于下料斗的内部,所述的滑动杆与下料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08]所述的间歇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滑动安装在转动杆上,所述的转动杆穿过两个下料斗,且转动杆与下料斗转动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距机构还包括双向螺纹杆、导向丝杠,所述的双向螺纹杆上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的螺纹块分别与双向螺纹杆上两段螺纹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的双向螺纹杆转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双向螺纹杆与调距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距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导向丝杠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导向丝杠与两个螺纹块滑动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距机构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犁头,所述的犁头固定安装在螺纹块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料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导向槽一,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导向槽二,所述的导向槽一和导向槽二分别与两个滑动杆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滑动安装在水平安装架上,所述的竖直导向架固定安装在两个竖直导向架之间,所述的竖直导向架滑动安装在底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料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电机,所述的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的调节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的齿条与水平安装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杆转动安装在底板底端,所述的转动杆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间歇轮,所述的间歇轮与拨杆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的拨杆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底板底端,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所述的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所述的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轮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调距机构、下料调节机构和间歇下料机构完成自动化种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调距机构能够同时调整下料斗和犁头之间的距离,满足种植间距的需求;(3)能够在车轮移动的过程中,间歇的调整挡料板的位置,控制种子的下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调距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下料调节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5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剖视图。
[0020]图6为下料调节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7为间歇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间歇下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说明:1
‑
底板;101
‑
挂钩;2
‑
车轮;3
‑
下料斗;4
‑
调距机构;401
‑
调距电机;402
‑
双向螺纹杆;403
‑
导向丝杠;404
‑
螺纹块;405
‑
犁头;5
‑
下料调节机构;501
‑
调节电机;502
‑
调节齿轮;503
‑
齿条;504
‑
水平安装架;505
‑
竖直导向架;506
‑
第一调节块;507
‑
第二调节块;508
‑
滑动杆;509
‑
复位弹簧;510
‑
调节板;511
‑
导向槽一;512
‑
导向槽二;6
‑
间歇下料机构;601
‑
中间轴;602
‑
第一齿轮;603
‑
第二齿轮;604
‑
拨杆;605
‑
间歇轮;606
‑
转动杆;607
‑
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
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6]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包括底板1、车轮2、下料斗3;还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调距机构4、下料调节机构5、间歇下料机构6;车轮2有两个,两个车轮2分别转动安装在底板1的两侧,下料斗3有两个,两个下料斗3滑动安装在底板1上。
[0027]调距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块404,两个螺纹块404分别与两个下料斗3固定连接,通过两个螺纹块404调整两个下料斗3之间的距离。
[0028]下料调节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滑动杆508,滑动杆508滑动安装在下料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包括底板(1)、车轮(2)、下料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调距机构(4)、下料调节机构(5)、间歇下料机构(6);所述的车轮(2)有两个,两个车轮(2)分别转动安装在底板(1)的两侧,所述的下料斗(3)有两个,两个所述的下料斗(3)滑动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调距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螺纹块(404),两个所述的螺纹块(404)分别与两个下料斗(3)固定连接,通过两个所述的螺纹块(404)调整两个下料斗(3)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下料调节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滑动杆(508),所述的滑动杆(508)滑动安装在下料斗(3)上,所述的滑动杆(508)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板(510),所述的调节板(510)位于下料斗(3)的内部,所述的滑动杆(508)与下料斗(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09);所述的间歇下料机构(6)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挡料板(607),所述的挡料板(607)滑动安装在转动杆(606)上,所述的转动杆(606)穿过两个下料斗(3),且转动杆(606)与下料斗(3)转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麦带状缩行种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机构(4)还包括双向螺纹杆(402)、导向丝杠(403),所述的双向螺纹杆(402)上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的螺纹块(404)分别与双向螺纹杆(402)上两段螺纹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的双向螺纹杆(402)转动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双向螺纹杆(402)与调距电机(4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距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导向丝杠(403)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导向丝杠(403)与两个螺纹块(404)滑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俊珍,刘景辉,赵宝平,齐冰洁,武俊英,徐忠山,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