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81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冲孔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底板端面,所述上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度块,所述上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立冲直头,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模漏料,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架,所述侧撑架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模漏料;通过立冲直头和第一凹模漏料相对应,组成立冲组件,再通过支撑块、限位块、滑杆组成的导向组件,使斜度块能够下降时对车斗侧面进行冲孔工作,从而使装置能够实现立冲和侧冲的一体一次成型,效率较高,产品相对尺寸得到保证,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冲孔
,具体涉及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手推车单一订单比较大,并且每一辆手推车都会配有车斗,车斗属于关键部位,每一个车斗底面和侧面都设有孔,通过车斗开设的孔进行安装车架体,现有的对车斗底面4个孔和侧面的2个孔都需要单独开模具冲孔,由于侧面孔位位于侧面斜板上,不能够同时对车斗进行一次性的冲孔,从而导致冲孔效率低下,同时两次的冲孔需要在第一次冲孔结束后调节位置进行下一次的冲孔,导致若干个车斗的孔距会出现误差,从而不便于车架体的安装,从而使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具有解决对车斗进行冲孔时,车斗冲孔位置位于侧面和底面,难以一次性进行冲孔,同时需要调节车斗位置进行冲孔位置调节,导致生产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的特点。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底板端面,所述上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度块,所述上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立冲直头,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模漏料,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架,所述侧撑架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模漏料,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贯穿连接有两个滑杆。
[0005]其中,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油压机。
[0006]其中,所述立冲直头位置与所述第一凹模漏料位置相对应,所述斜度块位置与所述滑杆位置相对应,所述滑杆位置与所述第二凹模漏料位置相对应。
[0007]其中,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铰接有滑轮。
[0008]其中,所述下模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上模板。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立冲直头和第一凹模漏料相对应,组成立冲组件,再通过支撑块、限位块、滑杆组成的导向组件,使斜度块能够下降时对车斗侧面进行冲孔工作,从而使装置能够实现立冲和侧冲的一体一次成型,效率较高,工具相对尺寸得到保证,生产成本降低。
[00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下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中侧撑架的俯视图。
[0017]图中:1、底板;11、支撑板;12、顶板;13、油压机;2、上模板;21、立冲直头;22、斜度块;3、下模板;31、支撑架;311、第一凹模漏料;32、侧撑架;321、第二凹模漏料;33、支撑柱;331、导向杆;34、支撑块;35、限位块;36、滑杆;361、连接块;362、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1,底板1上方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模板2位于下模板3上方,下模板3位于底板1端面,上模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度块22,上模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立冲直头21,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1,支撑架3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模漏料311,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架32,侧撑架32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模漏料321,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4,支撑块34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限位块35上贯穿连接有两个滑杆36。
[0019]本实施方案中:底板1为承载装置的载体,通过底板1为下模板3的安装提供载面,底板1上方设有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为对车斗进行冲孔的上下两个模具,上模板2和下模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使对车斗进行冲压的组件,以及车斗本身的放置提供一定的空间,在使用时通过将车斗扣置在支撑架31和侧撑架32上,使车斗的底面和侧面分别对应立冲直头21和滑杆36,当上模板2向下位移时,由于车斗底面位于支撑架31上,车斗底面受到来自立冲直头21的压力,使其受到压力进行冲孔,而支撑架31上开设的第一凹模漏料311为立冲直头21的向下位移让位,使其在对车斗进行冲孔后能够直接将冲孔掉的部位掉入到第一凹模漏料311内,避免车地面与支撑架31直接贴合,立冲直头21难以将车斗底面进行冲孔,同时立冲直头21提前预制为车斗底面需要的四个孔状,使其能够一次性将四个孔冲孔完成,避免单独冲孔需要再次进行调节冲孔位置,需要对孔距进行把控,避免产生误差,同时在上模板2向下位移时,上模板2另一侧底部的斜度块22会与上模板2进行同步的向下位移,当斜度块22底部的楔面向下位移且接触到滑杆36的一端后,斜度块22会对滑杆36的一端产生压力,使滑杆36受到压力产生位移,而由于滑杆36贯穿在限位块35上,限位块35固定在支撑块34上,滑杆36受到支撑块34和限位块35的限位使其会在限位块35的作用下向车斗侧面开孔位置位移,随着斜度块22的持续向下,会使滑杆36对车斗的侧面冲孔位置进行冲孔,而滑杆36在将冲孔位置冲孔结束后,冲孔掉的物料同时会掉落到第二凹模漏料321内,从而使上模板2受到压力向下位移时,能够同时带动立冲直头21和滑杆36对车斗的底面和侧面进行一次性的冲孔工作,从而使对车斗的冲孔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避免孔距产生误差,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20]底板1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两个支撑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底端固定连接有油压机13;底板1通过两侧的支撑板11将顶板12固定在上模板2的上方,通过油压机13位于顶板12和上模板2之间,且连接在顶板12底端,油压机13能够对上模板2产生压力,使上模板2能够有效的与底板1产生合模冲孔效果。
[0021]立冲直头21位置与第一凹模漏料311位置相对应,斜度块22位置与滑杆36位置相对应,滑杆36位置与第二凹模漏料321位置相对应;立冲直头21位置与第一凹模漏料311位置对应,使立冲直头21向下冲孔后能够将冲孔所带下的物料带入到第一凹模漏料311内,滑杆36位置与第二凹模漏料321位置相对应,使滑杆36向第二凹模漏料321滑动时能够有效将物料带入到第二凹模漏料321内。
[0022]滑杆36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61,连接块361一侧铰接有滑轮362;滑杆36与斜度块22斜面的接触端通过连接块361一侧铰接的滑轮362相接,使斜度块22对滑杆36产生压力时滑动时,滑轮362能够降低其与斜度块22底面斜面的摩擦力。
[0023]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3,支撑柱33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31,导向杆331贯穿上模板2;支撑柱33上固定连接的导向杆331为上模板2下降起到导向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模板(2)位于所述下模板(3)上方,所述下模板(3)位于所述底板(1)端面,所述上模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斜度块(22),所述上模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立冲直头(21),所述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模漏料(311),所述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撑架(32),所述侧撑架(32)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模漏料(321),所述下模板(3)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4),所述支撑块(34)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上贯穿连接有两个滑杆(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斗冲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相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弘源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