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生产辊道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包括两根轨道、三个辊架、压力检测传感器、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和光栅检测传感器;辊架上安装有自带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机,压力检测传感器安装在钢管锯切裁断设备中的钢管夹钳内侧,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与三个辊架上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光栅检测传感器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力检测传感器,配合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和光栅检测传感器,使得辊架机构的前三个辊道架具备自动启停效果,使得钢管锯切裁断前,使得辊架机构前三个辊道架都处于被动旋转状态,使其轧辊旋转速度与钢管前进速度保持一致,从而防止钢管底面产生大量的摩擦划痕。痕。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
[0001]本技术涉及钢管生产辊道架
,具体为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
技术介绍
[0002]钢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规定对其长度实施裁断,目前,钢管锯切裁断加工都是线上同步实施(钢带经过连续塑形并焊接轧制形成闭环的管状结构后,持续输送到裁断设备中实施锯切裁断)。
[0003]而目前,用来运输被裁断后的钢管的辊架机构,其中的辊道架上的轧辊通常是一直持续运行,而钢管的锯切过程中,其锯切设备在轨道上的前行速度都是与钢管轧制输送速度保持一致,这就导致后方裁断钢管输送辊轴的旋转速度远大于钢管切断前的推进速度,二者之间存在极大的速度差;导致辊道架上的轧辊在持续高速旋转下,会与钢管底面之间产生高速摩擦,导致钢管底面产生大量的摩擦划痕,严重影响钢管的表面质量,该问题主要体现在辊架机构的前三个辊道架上。
[0004]为了我们提出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
[0006]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地面的轨道,两根所述轨道上滑动安置有结构完全相同的一号辊架、二号辊架和三号辊架,下述统称辊架;其中三号辊架为前端辊架,二号辊架为中间辊架,一号辊架为末端辊架,前端辊架靠近锯切裁断设备,末端辊架则靠近后方的辊架机构。
[0007]所述辊架包括两个侧辊架,两个所述侧辊架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辊轴,所述辊轴的中部固定有轧辊;轧辊为托举及传送钢管的载体,其中一个安装块的外侧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自带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机以及和驱动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链条(未示出)与该侧安装块内部的设置的齿轮(未示出)传动连接,该齿轮与辊轴端部固定连接。
[0008]还包括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安装在钢管锯切裁断设备中的钢管夹钳内侧;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的信号接入端电连接,所述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子与三个辊架上的电机控制器的接电端子电连接;两个所述侧辊架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一侧的中央通过前支臂水平安装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顶部通过两根立杆安装有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底部和下横梁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光栅信号发射器和光栅信号接收器,光栅信号发射器和光栅信号接收器构成完整的光栅检测传感器,所述光栅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辊架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轨道适配的滑槽,且两个侧辊架
一侧的底部螺纹旋拧有定位螺栓。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辊架外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伸缩缸安装槽,两个所述伸缩缸安装槽内均竖直安装有电动伸缩缸,两个所述电动伸缩缸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侧辊架顶部的安装块底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侧辊架的一侧安装有伸缩缸控制器,该伸缩缸控制器与两个电动伸缩缸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辊架的内部且位于电动伸缩缸两侧位置均竖直滑动插接有一根辅助支撑柱,两根辅助支撑柱的顶端均与安装块固定相连,两根辅助支撑柱的外侧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圆柱形定位孔,所述侧辊架的两侧且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对应定位孔的位置均焊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旋拧有定位螺杆,该定位螺杆的前端穿过侧辊架的架体后插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螺杆的杆体与侧辊架的架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且定位螺杆的前端为光滑球头结构设计;所述定位螺杆的杆体外侧套装有一个防松弹簧,定位螺杆的尾端一体成型有操作柄。
[0012]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立杆分别竖直安装在下横梁的两端,所述立杆的两端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所述立杆采用单根直杆或拼接杆或伸缩杆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为上、下平行设置,且上横梁的位置高出轧辊50
‑
70厘米,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在两根轨道之间呈横向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缸安装槽的外侧安装有封板,该封板的底端设有孔槽直通伸缩缸安装槽内部,所述伸缩缸安装槽的顶端安装有一块套在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柱外侧的防水环。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上的光栅信号接收器顶部罩有一个密封防水的透明塑料罩(未示出),且透明塑料罩从横截面看呈向上拱起的弧形结构设计,且透明塑料罩的表面附有一层疏水层,且透明塑料罩的表面为光滑的镜面结构设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主要针对钢管锯切裁断运输辊架机构的前三个辊道架,将辊架机构前三个辊道架从整个辊架机构控制系统中独立出来,通过在锯切裁断设备的钢管夹持机构上加装压力检测传感器,来获取辊架机构前三个辊道架的通电启动信号,配合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以及光栅检测传感器,使得辊架机构的前三个辊道架能够根据钢管裁断情况以及运输位置,具备自动启停效果,使得钢管锯切裁断前,前三个辊道架都处于被动旋转状态,使得辊架机构前三个辊道架上的轧辊旋转速度与钢管前进速度保持一致,从而防止钢管底面产生大量的摩擦划痕。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辊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驱动控制原理框图。
[0022]图中:1、轨道;2、一号辊架;201、侧辊架;202、滑槽;203、定位螺栓;204、伸缩缸控
制器;205、伸缩缸安装槽;206、电动伸缩缸;207、封板;208、辅助支撑柱;209、安装块;210、辊轴;211、轧辊;212、电机架;213、驱动电机;214、齿轮变速箱;215、连接梁;216、前支臂;217、下横梁;218、立杆;219、上横梁;220、光栅检测传感器;221、定位孔;222、螺纹筒;223、定位螺杆;224、防松弹簧;3、二号辊架;4、三号辊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一号”、“二号”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地面的轨道(1),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轨道(1)上滑动安置有结构完全相同的一号辊架(2)、二号辊架(3)和三号辊架(4),下述统称辊架;所述辊架包括两个侧辊架(201),两个所述侧辊架(201)的顶部均设有一个安装块(209),两个安装块(209)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辊轴(210),所述辊轴(210)的中部固定有轧辊(211);其中一个安装块(209)的外侧通过电机架(212)安装有自带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机(213)以及和驱动电机(213)输出轴传动连接的齿轮变速箱(214),所述齿轮变速箱(214)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该侧安装块(209)内部的设置的齿轮传动连接,该齿轮与辊轴(210)端部固定连接;还包括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安装在钢管锯切裁断设备中的钢管夹钳内侧,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的信号接入端电连接,所述总电源自动通断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子与三个辊架上的电机控制器的接电端子电连接;两个所述侧辊架(20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一根连接梁(215),所述连接梁(215)一侧的中央通过前支臂(216)水平安装有下横梁(217),所述下横梁(217)的顶部通过两根立杆(218)安装有上横梁(219),所述上横梁(219)底部和下横梁(217)的顶部分别安装有光栅信号发射器和光栅信号接收器,光栅信号发射器和光栅信号接收器构成完整的光栅检测传感器(220),所述光栅检测传感器(220)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辊架(201)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轨道(1)适配的滑槽(202),且两个侧辊架(201)一侧的底部螺纹旋拧有定位螺栓(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钢管划伤的组合辊道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辊架(201)外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伸缩缸安装槽(205),两个所述伸缩缸安装槽(205)内均竖直安装有电动伸缩缸(206),两个所述电动伸缩缸(206)的顶端分别与对应侧辊架(201)顶部的安装块(209)底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侧辊架(2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自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宝江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