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58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27
本申请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移动架、夹杆、托架和运输机构,所述机架设置有集料平台,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所述移动架位于非织造布的一侧,所述夹杆与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托架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夹杆用于夹持收卷辊。本申请具有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增加非织造布下料效率的效果。布下料效率的效果。布下料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棉絮。又称非织造布、不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
[0003]非织造布在完成收卷后,需要对非织造布下料装运,并且在下料过程中需要将非织造布中间的收卷辊取出回收。相关非织造布下料过程是用人工手动将收卷辊抽出,但是非织造布收卷完成后重量很重,人在取出收卷辊时很吃力,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非织造布下料的效率,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包括机架、移动架、夹杆、托架和运输机构,所述机架设置有集料平台,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所述移动架位于非织造布的一侧,所述夹杆与移动架转动连接,所述托架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夹杆用于夹持收卷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机构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然后夹杆和托架将收卷辊夹持在中间,移动架不断远离非织造布,使收卷辊逐渐抽离非织造布。在此过程中,无需人工辅助下料,可自动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并把集料平台上的非织造布内的收卷辊抽离,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非织造布下料的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夹杆开设有用于夹持收卷辊的凹槽一,所述托架开设有与夹杆对应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均设置有橡胶垫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一和凹槽二配合将收卷辊夹持在中间,其中橡胶垫片可以增加夹杆和托架对收卷辊的摩擦力,使收卷辊更好的拔出。
[0010]可选的,还包括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位于移动架与非织造布之间,所述托举机构用于托举收卷辊远离移动架的一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杆和托架夹持收卷辊不断远离非织造布时,收卷辊在抽出过程中重心不断向远离夹杆的一侧移动,这会导致夹杆不仅要克服收卷辊的阻力,还要可要克服收卷辊的重力,长时间工作会对夹杆产生损伤。而托举机构可以对收卷辊远离夹杆的一端进行托举,克服收卷辊的重力,增加夹杆的使用寿命。
[0012]可选的,所述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托举臂,所述托举臂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托举臂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托举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举臂在固定座上转动可以控制托举收卷辊的时机,减少托举臂对夹持机构的干涉,托举部可以对收卷辊进行托举,保证收卷辊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托举部包括驱动件和滚轮,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托举臂,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滚轮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滚轮沿竖直方向移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可以对收卷辊起到支撑作用,滚轮在滚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收卷辊的摩擦力,使收卷辊抽出的更加顺畅。驱动件可以调节滚轮的高度,从而保证滚轮与收卷辊对始终贴合。
[0016]可选的,所述集料平台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阻挡非织造布移动的挡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非织造布在集料平台时,抽出收卷辊的同时可能会带动非织造布移动,而挡板可以对非织造布起到阻挡效果。
[0018]可选的,还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卡住非织造布的卡脚,所述卡脚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运输机构位于集料平台和卡脚之间,所述运输机构用于将非织造布从卡脚处运输至集料平台。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织造布缠绕收卷辊,直径不断增大,最终脱离卡脚,然后运输机构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
[0020]可选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翻转架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机架,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翻转架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翻转架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驱动翻转架翻转,翻转架将非织造布翻转至集料平台,从而使非织造布被运输。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运输机构可以将非织造布运输至集料平台,并在集料平台等待将收卷辊抽离;
[0024]2.夹持机构可以对收卷辊进行夹持,保证收卷辊顺利从非织造布中抽出,从而节省人工劳动强度,增加非织造布的下料效率;
[0025]3.托举机构可以保证收卷辊在抽出时的稳定性,减少对夹杆的磨损,也使收卷辊更顺畅的抽出。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各机构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托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卡脚;12、集料平台;121、挡板;2、运输机构;21、液压缸;22、翻转架;221、框架;222、支腿;3、夹持机构;31、移动架;311、滑轨;312、滑轮;313、连接架;314、电机一;32、夹杆;321、凹槽一;33、托架;331、凹槽二;34、橡胶垫片;4、托举机构;41、固定座;411、电机二;42、托举臂;421、滑腔;43、托举部;431、滚轮;432、驱动件;433、轮架;4331、滑块;5、非织造布;51、收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附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机架1、运输机构2、夹持机构3和托举机构4。非织造布5放置在机架1上,机架1设置有卡脚11,卡脚11与机架1转动连接,卡脚11卡接于收卷辊51的两端,当非织造布5收卷完成后,卡脚11释放收卷辊51。机架1设置有用于存放非织造布5的集料平台12,集料平台12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增加非织造布5稳定性的凹槽,集料平台12设置有四块挡板121,四块挡板121沿非织造布5长度方向分为两组,每组挡板121之间均设置有空隙。当非织造布5位于集料平台12时,收卷辊51的两端分别卡在挡板121之间的空隙处。运输机构2安装于机架1,运输机构2用于将非织造布5从卡脚11从运输至集料平台12。夹持机构3位于收卷辊51长度方向的一侧,夹持机构3用于将收卷辊51夹持并从非织造布5中抽出。托举机构4与夹持机构3同侧,托举机构4用于托举收卷辊51远离夹持机构3的一端。
[0035]参照图2和图3,运输机构2设置有两组,两组运输机构2分别位于收卷辊51的两端。运输机构2包括液压缸21和翻转架22,液压缸21的缸体与机架1转动连接,液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移动架(31)、夹杆(32)、托架(33)和运输机构(2),所述机架(1)设置有集料平台(12),所述运输机构(2)用于将非织造布(5)运输至集料平台(12),所述移动架(31)位于非织造布(5)的一侧,所述夹杆(32)与移动架(31)转动连接,所述托架(33)与移动架(31)固定连接,所述夹杆(32)用于夹持收卷辊(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32)开设有用于夹持收卷辊(51)的凹槽一(321),所述托架(33)开设有与夹杆(32)对应的凹槽二(331),所述凹槽一(321)和凹槽二(331)均设置有橡胶垫片(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举机构(4),所述托举机构(4)位于移动架(31)与非织造布(5)之间,所述托举机构(4)用于托举收卷辊(51)远离移动架(3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收卷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4)包括固定座(41)和托举臂(42),所述托举臂(42)与固定座(41)转动连接,所述托举臂(42)远离固定座(4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裕俞国军陆勇陈冬永童志良何建江余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