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15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涉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技术领域,具有便于对酯化釜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顶端的两个进料管,所述釜体的底端设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对通过进料管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的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设有对釜体内总原料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件,第二搅拌件的搅拌范围位于第一搅拌件搅拌范围的下方。范围的下方。范围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
,具体为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黏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CN20201023990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反应物料甲基丙基酰胺硫酸盐、甲醇及水经多个酯化釜的输送混合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粗产物;b.生成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粗产物经蒸汽逆向汽提;c.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粗馏塔分离重组分及酸性物质,然后再经过精馏得到甲基丙烯酸甲酯。
[0003]申请号为CN20202159412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包括酯化釜部分、甲基丙烯酸分离塔、冷凝罐、回流罐和管线,所述的酯化釜部分通过管线与甲基丙烯酸分离塔底部相连,所述的甲基丙烯酸分离塔顶部通过管线与冷凝管顶部相连,所述的冷凝管底部通过管线与回收罐相连,所述的酯化釜包括若干个酯化釜、气相管线和液相管线,所述的气相管线设置于酯化釜上部,所述的液相管线设置于酯化釜下部,所述的液相管线上设有甲醇投放装置。
[0004]上述两个申请中均需要用到酯化釜,各个原料均通过进料管进入酯化釜内进行混合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得各个原料混合均匀的酯化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具有便于对酯化釜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优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顶端的两个进料管,所述釜体的底端设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对通过进料管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的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设有对釜体内总原料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件,第二搅拌件的搅拌范围位于第一搅拌件搅拌范围的下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原料通过两个进料管进入釜体内,然后通过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在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第一搅拌件上的第二搅拌件对釜体内的总原料进行搅拌,此时即可对釜体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均匀混合,酯化反应好后,通过打开第一截止阀,此时即可将釜体内的物料排出,使用简单方便。
[0008]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外壁上沿釜体的周向螺旋向上盘绕有加热管,且加热管嵌设在釜体的外壁,所述釜体的外壁套设有保温套,且保温套通过第一螺栓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外壁一侧沿釜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取样管,且各个取样管上均设有第二截止阀。
[0009]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底端沿釜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且固定板的底端四角均设有竖直设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设有方形槽,且方形槽内均竖直滑移连接有滑板,四个所述滑板的底端均设有位于方形槽外且与地面接触的滚轮,四个所述方形槽的槽底均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第一螺纹槽,且四个第一螺纹槽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的底端均延伸至方形槽内并均与滑板的顶端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开设在釜体顶端的圆形槽,所述第一转轴竖直设置,且第一转轴的底端从圆形槽中穿过并铰接有位于釜体内的圆盘,所述圆形槽的槽壁与第一转轴的外壁接触,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所述釜体的内壁一侧设有第一板,且第一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圆盘下方的转盘,所述转盘的相对两侧均水平设有带动柱,且两个带动柱上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两个所述转环的外壁顶端均设有水平设有与圆盘底端接触的第二板,且两个第二板相互背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第三板,且第三板的顶端水平设有位于第二板正上方的第四板,两个所述第四板的底端均与圆盘的顶端接触,所述圆盘位于两个第三板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带动件包括同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两个挡环,且两个挡环均位于釜体的上方并上下相对,所述釜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且第二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螺纹槽外并水平设有推盘,所述推盘的一端位于两个挡环之间,且推盘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两个挡环接触,所述推盘与螺杆同轴设置,所述推盘的顶端中心竖直设有旋块,且旋块位于两个挡环的一侧。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釜体顶端的支架,且支架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正上方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一端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竖直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设有用于供第二传动杆顶端竖直插入的矩形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搅拌件包括竖直设置在转盘底端的摆杆,且摆杆的相对两侧均沿摆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搅拌杆。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方形滑柱、开设在釜体顶端的转槽以及转动连接在转槽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竖直延伸至釜体内并水平设有带动臂,所述带动臂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竖直设有滑筒,所述滑柱竖直位于釜体内,且滑柱的顶端从滑筒中竖直穿过并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滑筒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滑柱的底端水平设有第一搅拌柱,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当第二转轴转动时,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推动滑柱竖直上下移动的推动件,所述第二搅拌件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搅拌柱底端的第二搅拌柱,所述第二搅拌柱位于第一搅拌柱远离滑柱的一端,所述第二搅拌柱的一侧沿第二搅拌柱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搅拌片。
[0015]优选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推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的套桶,所述套桶竖直设置,且套桶固定连接在釜体内的顶端,所述带动臂位于套桶的下方,所述推环内壁的相对两侧均
固定连接有转板,且转板均与套桶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推环的内径大于套桶的外径,所述挡板的顶端设有与推环底端接触的滚珠,所述釜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相对的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两个所述第三螺栓的底端均延伸至釜体内并均设有与推环顶端接触的半圆形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方法,各个原料通过两个进料管进入釜体内,然后通过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在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第一搅拌件上的第二搅拌件对釜体内的总原料进行搅拌,此时即可对釜体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均匀混合,酯化反应好后,通过打开第一截止阀,此时即可将釜体内的物料排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各个原料通过两个进料管进入釜体内,然后通过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在第一搅拌件对进入釜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第一搅拌件上的第二搅拌件对釜体内的总原料进行搅拌,此时即可对釜体内的各个原料进行均匀混合,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以及设置在釜体(1)顶端的两个进料管(2),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有排料管(3),且排料管(3)上设有第一截止阀(4),所述釜体(1)上设有用于对通过进料管(2)进入釜体(1)内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搅拌的第一搅拌件,所述第一搅拌件上设有对釜体(1)内总原料进行搅拌的第二搅拌件,第二搅拌件的搅拌范围位于第一搅拌件搅拌范围的下方;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沿釜体(1)的周向螺旋向上盘绕有加热管(5),且加热管(5)嵌设在釜体(1)的外壁,所述釜体(1)的外壁套设有保温套(6),且保温套(6)通过第一螺栓(7)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的外壁一侧沿釜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取样管(8),且各个取样管(8)上均设有第二截止阀(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端沿釜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腿(10),且四个支撑腿(10)通过固定板(12)连接,所述固定板(12)水平设置,且固定板(12)的底端四角均设有竖直设有支撑柱(13),四个所述支撑柱(13)的底端均设有方形槽(14),且方形槽(14)内均竖直滑移连接有滑板(15),四个所述滑板(15)的底端均设有位于方形槽(14)外且与地面接触的滚轮(16),四个所述方形槽(14)的槽底均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2)的第一螺纹槽(17),且四个第一螺纹槽(17)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8),且第二螺栓(18)的底端均延伸至方形槽(14)内并均与滑板(15)的顶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包括第一转轴(19)以及开设在釜体(1)顶端的圆形槽(20),所述第一转轴(19)竖直设置,且第一转轴(19)的底端从圆形槽(20)中穿过并铰接有位于釜体(1)内的圆盘(21),所述圆形槽(20)的槽壁与第一转轴(19)的外壁接触,所述釜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轴(19)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釜体(1)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19)竖直上下移动的带动件,所述釜体(1)的内壁一侧设有第一板(22),且第一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圆盘(21)下方的转盘(23),所述转盘(23)的相对两侧均水平设有带动柱(24),且两个带动柱(24)上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25),两个所述转环(25)的外壁顶端均设有水平设有与圆盘(21)底端接触的第二板(26),且两个第二板(26)相互背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第三板(27),且第三板(27)的顶端水平设有位于第二板(26)正上方的第四板(28),两个所述第四板(28)的底端均与圆盘(21)的顶端接触,所述圆盘(21)位于两个第三板(27)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件包括同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19)上的两个挡环(29),且两个挡环(29)均位于釜体(1)的上方并上下相对,所述釜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30),且第二螺纹槽(30)内螺纹连接有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顶端延伸至第二螺纹槽(30)外并水平设有推盘(32),所述推盘(32)的一端位于两个挡环(29)之间,且推盘(32)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两个挡环(29)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强慈夫山张雷李占吉李明华张振旺惠保太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