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42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胶工艺,包括:准备氮含量为37%的尿素、含量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黏合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制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胶黏剂(adhesive):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叫黏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简而言之,胶黏剂就是通过黏合作用,能使被黏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白乳胶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水溶性胶粘剂之一,是由醋酸乙烯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反应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粘合剂。可常温固化、固化较快、粘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82542.9提供了一种改性白乳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白乳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单体混合物100,保护胶体5

10,链转移剂0.2

5.0,增塑剂1.0

5.0,乳化剂0.6

1.2,缓冲剂1.0

2.0,引发剂0.6

0.9,以及水100

120;所述单体混合物包括主单体和功能单体,所述主单体重量占单体混合物总量的80%

95%,所述主单体为醋酸乙烯酯,所述功能单体包括丙烯酸异辛酯和叔碳酸乙烯酯。本专利技术改善了白乳胶的耐水性能及粘接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白乳胶具有胶膜耐水性好、粘接强度高的优点。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该系统时,使用增塑剂来增加白乳胶的粘度,但是增塑剂具有很强的毒性,有害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胶工艺,包括:
[0006]步骤一,加入甲醛和水搅拌,恒温后,加碱性溶液调PH=8.4

8.8,加热升温40℃

50℃加入三聚氰胺和尿素;
[0007]步骤二,加热升温值87℃,控制温度88℃

92℃保温20分钟,测PH值不低于6.2;
[0008]步骤三,添加酸性溶液,调PH=5.6

6.0,添加酸性溶液,调PH=4.8

5.2,控制温度90℃

92℃保温15

20分钟,间隔时间测粘度,粘度值16

17秒(25℃);
[0009]步骤四,添加碱性溶液,PH=6.0

6.2,降温88℃加尿素,控制温度80℃

85℃保温30

40分钟,测粘度,25℃水测雾点,粘度值18

19秒(25℃);
[0010]步骤五,添加碱性溶液,PH=7.0

7.5,降温至80℃

85℃,加尿素;
[0011]步骤六,降温至60℃,调PH=7.4

7.6,加尿素,降温40℃

45℃,调PH=8.3

8.5,降温至38℃,测PH≧8.0;
[0012]步骤七,降温至30

35℃,进行质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添加尿素来调节白乳胶的粘度,不使用增塑剂,避免增塑剂毒害人体的健康。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酸性溶液为甲酸。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酸为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进一步避免毒害人体的
健康。
[001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碱性溶液为液碱。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碱是氢氧化钠的一种,即液态的氢氧化钠,纯液体烧碱称为液碱,为无色透明液体;甲酸与液碱反应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甲酸钠和水。
[001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七中质检的标准为:
[0019]颜色,制成胶的颜色为乳白色;
[0020]粘度,15

18秒(23℃);
[0021]PH值,PH=8.0

8.5。
[002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尿素中氮含量为37%。
[002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甲酸的含量为20

25%。
[002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液碱的含量为30

35%。
[002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三聚氰胺的含量≧99.8%。
[0026]进一步优选为,步骤三中,测粘度前先进行雾点检测。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进行雾点检测,当出现雾点时,粘度值达到白乳胶的粘度范围,在进行精准粘度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0028]进一步优选为,雾点检测通过25℃水进行雾点检测,呈现白色雾状时进行粘度检测。
[002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步骤一,加入甲醛和水搅拌,恒温后,加碱性溶液调PH=8.4

8.8,加热升温40℃

50℃加入三聚氰胺和尿素;步骤二,加热升温值87℃,控制温度88℃

92℃保温20分钟,测PH值不低于6.2;步骤三,添加酸性溶液,调PH=5.6

6.0,添加酸性溶液,调PH=4.8

5.2,控制温度90℃

92℃保温15

20分钟,间隔时间测粘度,粘度值16

17秒(25℃);步骤四,添加碱性溶液,PH=6.0

6.2,降温88℃加尿素,控制温度80℃

85℃保温30

40分钟,测粘度,25℃水测雾点,粘度值18

19秒(25℃);步骤五,添加碱性溶液,PH=7.0

7.5,降温至80℃

85℃,加尿素;步骤六,降温至60℃,调PH=7.4

7.6,加尿素,降温40℃

45℃,调PH=8.3

8.5,降温至38℃,测PH≧8.0;步骤七,降温至30

35℃,进行质检。通过添加尿素来调节白乳胶的粘度,不使用增塑剂,避免增塑剂毒害人体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S01

步骤一;S02

步骤二;S03

步骤三;S04

步骤四;S05

步骤五;S06

步骤六;S07

步骤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0033]胶黏剂(adhesive):通过界面的黏附和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S01),加入甲醛和水搅拌,恒温后,加碱性溶液调PH=8.4

8.8,加热升温40℃

50℃加入三聚氰胺和尿素;步骤二(S02),加热升温值87℃,控制温度88℃

92℃保温20分钟,测PH值不低于6.2;步骤三(S03),添加酸性溶液,调PH=5.6

6.0,添加酸性溶液,调PH=4.8

5.2,控制温度90℃

92℃保温15

20分钟,间隔时间测粘度,粘度值16

17秒(25℃);步骤四(S04),添加碱性溶液,PH=6.0

6.2,降温88℃加尿素,控制温度80℃

85℃保温30

40分钟,测粘度,25℃水测雾点,粘度值18

19秒(25℃);步骤五(S05),添加碱性溶液,PH=7.0

7.5,降温至80℃

85℃,加尿素;步骤六(S06),降温至60℃,调PH=7.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瑞张强梁延峰柴义民杨江魏启荣孙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家福美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