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309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涉及CO2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表面铰接有防尘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保护机构表面固定安装有盖板支架,所述保护机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表面固定安装有CO2检测仪本体,所述CO2检测仪本体顶面固定安装有换气泵,所述换气泵出风口与CO2检测仪本体内部连通,所述CO2检测仪本体顶面开设有换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万向轮配合升降机构使CO2检测仪本体可以在检测空间内进行移动和升降,从而对检测空间内不同区域的CO2含量进行实时检测,相比固定式检测仪,检测结果更全面准确。准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CO2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其中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二氧化碳本身虽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影响人们的体感和行为,导致人反应变慢、疲惫嗜睡等,同时在蔬菜种植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影响,当温度超过30℃时,光合作用创造的有机物与作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同,甚至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作物停止生长,因此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大棚中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监控就显得很重要,目前检测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价格贵、普适性差、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而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二氧化碳含量检测。
[0003]现有的红外式二氧化碳检测器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是只能对检测器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由于空间中人员分布和植物分布并不均匀,因此测量得到的二氧化碳含量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整个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如果要对检测空间内不同区域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需要手持检测器,将其移动至不同区域,增加了测量难度和工作量。
[0004]为此提出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红外式CO2检测器不便于在检测空间内进行移动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包括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表面铰接有防尘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保护机构表面固定安装有盖板支架,所述保护机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表面固定安装有CO2检测仪本体,所述CO2检测仪本体顶面固定安装有换气泵,所述换气泵出风口与CO2检测仪本体内部连通,所述CO2检测仪本体顶面开设有换气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盖板支架固定安装于保护盒背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支架顶面固定安装有磁铁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下固定块和第二下固定块,所述第一下固定块和第二下固定块均固定安装于保护盒内壁底面,所述第二下固定块右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下固定块、第二下固定块均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有下滑块,所述下滑块与保护盒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固
定块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左升降杆,所述下滑块正面和背面均铰接有右升降杆,正面所述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数量均为两个,背面所述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铰接设置,上侧所述右升降杆顶端铰接有第一上固定块,所述第一上固定块顶面固定安装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底面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固定块,所述第一上固定块和第二上固定块相对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滑动安装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与承重板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块表面与上侧左升降杆铰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铰接于保护盒顶面后侧,所述防尘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防尘盖表面固定安装有挂耳,所述挂耳与卡扣相适配,所述防尘盖为不锈钢材质。
[0012]进一步地,所述CO2检测仪本体内部设有双通道红外传感器,所述双通道包括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所述参考通道用于对测量通道的测量结果进行实时补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万向轮使该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可以在待检测空间内进行移动,配合升降机构使CO2检测仪本体可以顺畅进行升降,使得CO2检测仪本体可以对空间内的不同区域的CO2含量进行实时检测,相比人工挪动检测仪更加省力快捷,同时相比固定式检测仪,检测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升降机构正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升降机构正剖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右视图;
[0019]附图标记:1、保护机构;101、保护盒;102、卡扣;2、万向轮;3、盖板支架;4、升降机构;401、第一下固定块;402、第二下固定块;403、电机;404、螺纹杆;405、下滑块;406、左升降杆;407、右升降杆;408、第一上固定块;409、上滑块;410、承重板;411、第二上固定块;412、滑杆;5、CO2检测仪本体;6、换气泵;7、换气孔;8、防尘机构;801、防尘盖;802、挂耳;80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包括保护机构1,保护机构1表面铰接有防尘机构8,保护机构1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保护机构1表面固定安装有盖板支架3,保护机构1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表面固定安装有CO2检测仪本体5,CO2检测仪本体5顶面固定安装有换气泵6,换气泵6出风口与CO2检测仪本体5内部连通,CO2检测仪本体5顶面开设有换气孔7。
[0026]具体地,打开防尘机构8,防尘机构8倾斜抵靠在盖板支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机构(1),所述保护机构(1)表面铰接有防尘机构(8),所述保护机构(1)底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保护机构(1)表面固定安装有盖板支架(3),所述保护机构(1)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表面固定安装有CO2检测仪本体(5),所述CO2检测仪本体(5)顶面固定安装有换气泵(6),所述换气泵(6)出风口与CO2检测仪本体(5)内部连通,所述CO2检测仪本体(5)顶面开设有换气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1)包括保护盒(101),所述保护盒(101)正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卡扣(102),所述盖板支架(3)固定安装于保护盒(101)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支架(3)顶面固定安装有磁铁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痕量红外式CO2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下固定块(401)和第二下固定块(402),所述第一下固定块(401)和第二下固定块(402)均固定安装于保护盒(101)内壁底面,所述第二下固定块(402)右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03),所述电机(40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4),所述螺纹杆(404)与第一下固定块(401)、第二下固定块(402)均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04)表面螺纹连接有下滑块(405),所述下滑块(405)与保护盒(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伊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