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9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镜头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有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凹面、凸面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且其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凹面的第六透镜;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7mm<SD11/tan(HFOV)<1.1mm,45deg<HFOV<50de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具有头部尺寸小且能够实现广角拍摄。广角拍摄。广角拍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中,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以及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挖孔屏应运而生。即,主要是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设置小孔,摄像模组被封装在屏幕的小孔中,这就需要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具有头部口径小,头部深度长,且能够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的特点,以提高手机镜头的拍摄质量。因此,为了满足挖孔屏的设计,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具有头部尺寸小且能够实现广角拍摄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具有头部尺寸小且能够实现广角拍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05]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
[0006]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0007]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0008]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09]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0010]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0011]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2]0.7mm<SD11/tan(HFOV)<1.1mm,45deg<HFOV<50deg;
[0013]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0014]通过限定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即,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当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时,第一透镜作为最靠近物侧的第一枚镜片,能够有利于入射光线的汇聚,压缩光学镜头的总长以及增大光学镜头的成像面;而当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时,能够有助于边缘视场光线均匀地进入光学镜头,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使得最终成像面上的成像更加均匀清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结合其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的设计,能够平衡光学镜头的负透镜所产生的球差、色差等像差。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可抵消第一透镜或者第二透镜所产生的球差、彗差等像差。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结合其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凹面、凸面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改善、修正光学镜头的畸变以及场曲等像差,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小第四透镜的中部厚度,从而使得第四透
镜整体的厚度更小,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能够减缓光线进入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的角度,从而减小光学镜头产生的像差,降低光学镜头的整体成像敏感度。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结合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分别为凸面、凹面的设计,能够使得光学镜头投射的光线能够被更好地汇聚至成像面上,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解析能力,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小第六透镜的中部厚度,有效缩短光学镜头的总长,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0015]此外,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7mm<SD11/tan(HFOV)<1.1mm,45deg<HFOV<50deg时,能够使得光学镜头展现较大的视场角,适当大小的视场角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光学畸变的矫正,使得光学镜头具有较小的TV畸变。同时,还能够实现光学镜头具有的小头部特点,使得光学镜头能够适配于挖孔屏的设计,提高光学镜头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的屏占比。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
[0017]1.0<CT1/T10<2.0;
[0018]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即,第一透镜的中厚),T10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光阑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0019]考虑到第一透镜为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面镜片,通过限定第一透镜的中厚与第一透镜至光阑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即,可调整的第一透镜的中厚以及第一透镜与光阑于光轴上的距离,有助于压缩第一透镜的外径大小,使得光学镜头的头部口径尺寸做小,同时有利于光学镜头的整体结构的紧密排布,从而有利于光学镜头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00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1]1.5<(CT1+CT2)/(T12+T23)<3.5;
[0022]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即第一透镜的中厚),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即第二透镜的中厚),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
[0023]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使三个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在组装时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或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产生碰撞,从而提高光学镜头的组装良率。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5]0.3<ET4/CT4<0.6;
[0026]其中,E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处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即第四透镜的中厚)。
[0027]这样,能够有效控制第四透镜的整体厚度和形状,即,控制第四透镜的形状和厚薄比,同时还能够平衡、矫正光学镜头产生的畸变,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
[002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29]0.4<(f1+f2)/(f1

f2)<1.6;
[0030]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0031]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焦距的比值关系,能够有效扩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实现广角拍摄功能。同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作为头部透镜,限定上述关系还能有利于压缩光学镜头的总长,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薄型化的设计。
[003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
[0033]0<R1/R2<1.8;
[0034]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7mm&lt;SD11/tan(HFOV)&lt;1.1mm,45deg&lt;HFOV&lt;50deg;其中,HFOV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1.0&lt;CT1/T10&lt;2.0;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T10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光阑表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1.5&lt;(CT1+CT2)/(T12+T23)&lt;3.5;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23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所述光轴上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关系式:0.3&lt;ET4/CT4&lt;0.6;其中,ET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