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机动力系统及晾衣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837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晾衣机动力系统,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卷绕连接绳的绕线轮;行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机体上并通过一传动齿轮与绕线轮传动连接并将传动齿轮覆盖;行程转盘具有在其装配至机体上需保持的一初始位置;行程转盘上设置观察部,在行程转盘处于初始位置时,观察部与传动齿轮对齐,观察部可供视线通过以供观察行程转盘与传动齿轮的相对位置。因在行程转盘上设置有可供观察行程转盘与传动齿轮的相对位置的观察部,为可视化结构,可指示装配人员快速将行程转盘以初始位置装配到机体上,确保行程转盘安装正确,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晾衣机。公开了一种晾衣机。公开了一种晾衣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晾衣机动力系统及晾衣机


[0001]本技术涉及晾衣机
,尤其涉及一种晾衣机动力系统及晾衣机。

技术介绍

[0002]晾衣机为通过动力系统带动连接绳进行收放线,连接绳拉动晾衣架进行升降的装置。
[0003]目前,晾衣机中所使用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及减速箱;在减速箱内设置有用于卷绕连接绳的绕线轮、用于反馈绕线轮的转动行程的行程传动机构、上限位开关及下限位开关;绕线轮与电机连接以被驱动转动,行程传动机构与绕线轮连接以被驱动活动;行程传动机构主要包括多级减速齿轮组、上限位开关拨片及下限位开关拨片,当电机带动晾衣架上升到设定位置时,上限位开关拨片通过齿轮组带动旋转时可触碰到上限位开关,从而切断电机电源使晾衣架停止上升,当电机带动晾衣架下降到设定位置时,下限位开关拨片通过齿轮组带动旋转时可触碰到下限位开关,从而切断电机电源使晾衣架停止下降,可以实现晾衣机升降到设定位置时自动停止,无需人工操控,使用方便。
[000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行程传动机构包括多级减速齿轮组,安装时,装配人员仅能凭借感觉进行组装,经多次调试后才能确保齿轮组安装正确,安装效率低,为此,需要对现有的动力系统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动力系统,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0006]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机,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0007]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晾衣机动力系统,包括:
[0009]机体,设置有用于卷绕连接绳的绕线轮;
[0010]行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并通过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绕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由所述行程转盘遮挡而位于所述机体内部;所述行程转盘具有在其装配至机体上需保持的一初始位置;
[0011]所述行程转盘上设置观察部,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观察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对齐,所述观察部可供视线通过以供观察行程转盘与传动齿轮的相对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第一指示标识,所述行程转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便于识别所述第一指示标识的位置的第二指示标识。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示标识为两个,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指示标识与两个第一指示标识之间的空隙对齐。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部具有一齿形边缘,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
述齿形边缘与所述传动齿轮的齿形以啮合状态对齐。
[0015]进一步地,所述行程转盘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齿轮部,所述齿形边缘由所述齿轮部上的一段延伸而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部为贯穿行程转盘的穿孔;或,所述观察部为透明视窗。
[0017]进一步地,所述行程转盘上还设置有快速安装孔,所述快速安装孔与所述穿孔相隔。
[0018]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安装孔与所述穿孔对称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行程转盘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行程转盘位于所述机体外的一侧面与所述机体的侧面共面,或,所述行程转盘位于所述机体外的一侧面比所述机体的侧面所处高度低。
[0020]晾衣机,包括:
[0021]主机;
[0022]上述的晾衣机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主机上;
[0023]晾衣架;
[0024]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晾衣架连接。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技术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因在行程转盘上设置有可供观察行程转盘与传动齿轮的相对位置的观察部,为可视化结构,可指示装配人员快速将行程转盘以初始位置装配到机体上,确保行程转盘安装正确,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0027]本技术的晾衣机,因采用了上述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可指示装配人员快速将行程转盘以初始位置装配到机体上,确保行程转盘安装正确,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晾衣机动力系统的俯视图;
[0029]图2为图1所示的晾衣机动力系统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3为图1所示的晾衣机动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0031]图4为图1所示的晾衣机动力系统的分解图;
[0032]图5为图1所示的晾衣机动力系统中的行程传动机构的传动原理图;
[0033]图6为图1所示的晾衣机动力系统中的行程转盘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图6所示的行程转盘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0、机体;11、容纳槽;20、电机;30、蜗杆;40、绕线轮;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传动齿轮;531、第一指示标识;54、行程转盘;541、穿孔;542、齿形边缘;543、第二指示标识;544、快速安装孔;545、上触控件;60、上行程开关;70、下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
实施例。
[0037]参见图1

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晾衣机动力系统,包括机体10,机体10上设置有用于卷绕连接绳的绕线轮40;行程转盘54,可转动设置在机体10上并通过一传动齿轮53与绕线轮40传动连接,传动齿轮53由行程转盘54遮挡而位于机体10内部;行程转盘54具有在其装配至机体10上需保持的一初始位置;行程转盘54上设置观察部,在行程转盘54处于初始位置时,观察部与传动齿轮53对齐,观察部可供视线通过以供观察行程转盘54与传动齿轮53的相对位置。
[0038]本技术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因在行程转盘54上设置有可供观察行程转盘54与传动齿轮53的相对位置的观察部,为可视化结构,可指示装配人员快速将行程转盘54以初始位置装配到机体10上,确保行程转盘54安装正确,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0039]参见图2,传动齿轮53上设置有第一指示标识531,行程转盘5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便于识别第一指示标识531的位置的第二指示标识543,具体而言,在行程转盘54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指示标识531和第二指示标识543处于预定的相对位置,且自观察部可目视观察到第一指示标识531,安装时,通过使第二指示标识543与第一指标标识处于预定的相对位置即可确认行程转盘54与传动齿轮53之间的装配正确,行程转盘54的安装精度更高,安装效率也更高。
[0040]继续参见图2,第一指示标识531为两个,在行程转盘54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指示标识543与两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晾衣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有用于卷绕连接绳的绕线轮;行程转盘,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并通过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绕线轮传动连接并将所述传动齿轮覆盖,所述行程转盘具有在其装配至机体上需保持的一初始位置;所述行程转盘上设有观察部,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观察部与所述传动齿轮对齐,所述观察部可供视线通过以供观察行程转盘与传动齿轮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第一指示标识,所述行程转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便于识别所述第一指示标识位置的第二指示标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标识为两个,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指示标识与两个第一指示标识之间的空隙对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机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部具有一齿形边缘,在所述行程转盘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齿形边缘与所述传动齿轮的齿形以啮合状态对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衣机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妙玉周亮陈梓泓李啟聪黄安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