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刃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172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刃铣刀,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底端的刀盘,所述刀盘的外边装设有围绕筒体径向分布的刀头,所述筒体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刀盘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机构驱使下调整刀头铣削位置的传动组件;在当刀头磨削程度损耗较大时,可通过电机工作,由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关系驱使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齿环内侧的环形齿面啮合关系,可使齿环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转动,在此过程中,可带动外侧的限位夹板转动,进而由限位夹板推动刀头的拨杆,使刀头定轴转动,进而改变刀头的磨削位置,使刀头未磨损的部位对工件持续磨削,进而提高刀头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刀头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刀头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刃铣刀


[0001]本技术属于铣削加工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多刃铣刀。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然而现在的铣刀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其磨损是必然的,所以需要经常对铣刀进行打磨,影响加工效率。
[0003]为此申请号为CN202022895371.4公开了一种多刃铣刀,该铣刀设置有刀盘,刀盘上开设有安置槽和第一限位槽,刀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块、安置槽和刀片均为等边三角形,刀片设置在安置槽内,刀片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切削刃,每一处切削刃在钝化以后旋转60度换下一个切削刃,使得刀片的一侧可以使用三次,当刀片的其中一侧的三个切削刃全部钝化后,将刀片翻转180度,换另一侧,同理,使得刀片又可以继续使用三次,直至刀片两侧共六个切削刃安全钝化后,此时将刀片从刀盘上拆下,对其上的六个切削刃进行打磨,使其变得锋利以便下一次的使用。
[0004]然而上述多刃铣刀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上述多刃铣刀的切削刃在一面刀口出现磨损时需要拆卸更换刀口,虽然打磨次数减少了,但仍需要反复多次更换拆卸安装,影响多刃铣刀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刃铣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反复多次更换拆卸安装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刃铣刀,包括筒体以及固定在筒体底端的刀盘,所述刀盘的外边装设有围绕筒体径向分布的刀头,所述筒体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刀盘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机构驱使下调整刀头铣削位置的传动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刀盘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筒体的底端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围均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角,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凸角之间通过固定杆焊接固定,所述刀头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夹块,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夹块与上壳体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夹块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刀头通过定位销限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凸角之间,所述刀头与定位销转动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容纳腔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环,所述齿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环,所述第
一转动环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齿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二转动环与下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齿环的内侧面设有一圈环形齿面,所述第二齿轮与齿环内侧的环形齿面相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齿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对环形分布的限位夹板。
[0011]优选的,所述刀头的一端设有拨杆,所述刀头的拨杆伸入各对限位夹板之间。
[0012]与现有多刃铣刀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刃铣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可根据加工需求选用不同类型刃口样式的刀头安装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凸角之间,以实现对工件的多种加工手段,加工过程中,通过上下方向的限位夹块、左右方向的限位夹板对刀头进行夹紧限位,以避免在铣削过程中出现松动,以保证加工质量;
[0014]2、本技术在当刀头磨削程度损耗较大时,可通过电机工作,由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关系驱使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齿环内侧的环形齿面啮合关系,可使齿环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转动,在此过程中,可带动外侧的限位夹板转动,进而由限位夹板推动刀头的拨杆,使刀头定轴转动,进而改变刀头的磨削位置,使刀头未磨损的部位对工件持续磨削,进而提高刀头的使用效率,且无需多次反复安装,即可实现刀头磨削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刃铣刀三维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刃铣刀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刃铣刀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下壳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下壳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筒体;2、刀盘;21、上壳体;22、下壳体;23、凸角;24、固定杆;25、定位销;26、限位夹块;3、刀头;4、传动组件;41、齿环;42、第一转动环;43、第二转动环;44、限位夹板;5、驱动机构;51、电机;52、第一齿轮;53、轴杆;5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刃铣刀,包括筒体1以及固定在筒体1底端的刀盘2,筒体1的顶端开设有对位槽,可将筒体1调整位置安装在铣削设备上,进而改变刀盘2方向,刀盘2包括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筒体1的底端与上壳体21固定连接,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外围均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角23,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凸角23之间通过固定杆24焊接固定,刀头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夹块26,位于上方的
限位夹块26与上壳体21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限位夹块26与下壳体22固定连接,刀头3通过定位销25限位于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凸角23之间,刀盘2的外边装设有围绕筒体1径向分布的刀头3,本实施例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一种刀头3,每个凸角23内的刀头3可选用不同类型的样式的刃口,以实现对工件的多种加工方式,刀头3与定位销25转动设置,使得刀头3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以定位销25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进而可调整刀头3的铣削位置。
[0024]需要注意的是,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腔,电机51固定安装在容纳腔中,电机51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2,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轴杆53,轴杆5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4,第二齿轮54与第一齿轮52相啮合,通过电机51工作,由其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52与第二齿轮54的啮合关系驱使第二齿轮54转动。
[0025]为实现刀头3的铣削位置切换,在刀盘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机构5驱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刃铣刀,包括筒体(1)以及固定在筒体(1)底端的刀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2)的外边装设有围绕筒体(1)径向分布的刀头(3),所述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机构(5),所述刀盘(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机构(5)驱使下调整刀头(3)铣削位置的传动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2)包括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所述筒体(1)的底端与上壳体(21)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外围均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角(23),所述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凸角(23)之间通过固定杆(24)焊接固定,所述刀头(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夹块(26),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夹块(26)与上壳体(21)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夹块(26)与下壳体(22)固定连接,所述刀头(3)通过定位销(25)限位于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凸角(23)之间,所述刀头(3)与定位销(25)转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刃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良李雪梅张喜喜陈晓忠马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佐仞精密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