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9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包括油泵偏心环、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油泵偏心环外部设有壳体,油泵偏心环位于壳体内,且油泵偏心环与壳体之间形成反馈压力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泵轴带动转子转动,致使位于吸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增大,形成负压,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被压入吸油区,随着转子转动,吸油区油液被带入压油区,随着压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减小,其油液被压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叶片始终相切于偏心环内孔面;相邻两叶片、壳体、转子、盖板及偏心环,构成了密封腔体,偏心环与转子成偏心放置,从而构成了体积可以变化的密封腔体。腔体。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


[0001]本技术涉及变量叶片泵
,具体是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

技术介绍

[0002]可变排量叶片泵目前广泛应用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上,提供发动机需求的机油压力和流量。油泵通过引入发动机主油道压力油进入反馈压力腔并作用于油泵偏心环的面上,推动偏心环压缩油泵控制弹簧,减小偏心环与转子间的偏心距,从而降低油泵排量,节省发动机消耗的功率。理论上,反馈压力腔内油压的大小即是发动机主油道压力的大小,也等于油泵变排压力的大小。该压力仅仅由油泵本身的设计所决定。
[0003]实际上,由于偏心环与盖板和壳体之间的端面间隙的存在,在泵工作过程中,总会有油通过端面间隙流入或流出至反馈压力腔,不同的端面间隙大小、油温、压力、转速的工况下,端面间隙的流量大小不同。这部分油液的压力会影响油泵变排压力的大小,由于量产产品间的尺寸散差,导致不同油泵间的端面间隙有差异,这会导致量产油泵产品的变排压力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油泵总成不能提供发动机需求的压力;也会导致同一个泵在不同温度下的变排压力差异大,从而可能导致油泵总成不能提供发动机在不同油温下需求的压力。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包括油泵偏心环、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所述油泵偏心环外部设有壳体,油泵偏心环位于壳体内,且油泵偏心环与壳体之间形成反馈压力腔,所述油泵偏心环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偏心环外壁面和偏心环内孔,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二端面上设有第二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转动销,且壳体内设有泵轴,泵轴上设有转子,转子的叶片槽内配合有若干叶片,所述叶片与偏心环内孔相切,所述壳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油泵偏心环、转子、壳体和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油泵偏心环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条,用于密封反馈压力腔,且油泵偏心环与壳体之间设有油泵控制弹簧。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位于反馈压力腔和偏心环内孔之间。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与反馈压力腔和偏心环内孔之间分别有最少零点五毫米的距离。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宽度最少是零点五毫米。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深度最少是零点五
毫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使用时,泵轴带动转子转动,致使位于吸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增大,形成负压,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被压入吸油区,随着转子转动,吸油区油液被带入压油区,压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缩小,压缩油液至油泵出口,这便形成了油泵吸油和压油动作,泵出口油液经过发动机机冷和机滤到达发动机缸体主油道,缸体主油道的油液通过缸体反馈油道和油泵上的反馈油道流入油泵变排腔,变排腔油液建立压力至设计的变排压力后,便可推动油泵偏心环绕转动销转动,从而减小油泵偏心环和转子的偏心距,实现油泵变排功能,由于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存在,限制了油液通过偏心环的端面间隙流入或流出至反馈压力腔,从而减小了端面间隙中流动的油液对于油泵变排压力的影响,使量产油泵间的变排压力大小基本一致,同一个油泵,在不同油温下的变排压力大小差异减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中油泵偏心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中油泵偏心环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0017]图5为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中油泵偏心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油泵偏心环;101、第一油槽;102、第二油槽;103、第一端面;104、第二端面;105、偏心环外壁面;106、偏心环内孔;2、壳体;3、转子;4、叶片;5、泵轴;6、油泵控制弹簧;7、转动销;8、反馈压力腔;9、密封条;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包括油泵偏心环1、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所述油泵偏心环1外部设有壳体2,油泵偏心环1位于壳体2内,且油泵偏心环1与壳体2之间形成反馈压力腔8,所述油泵偏心环1包括第一端面103、第二端面104、偏心环面105和偏心环内孔106,所述第一端面103上设有第一油槽101,第二端面104上设有第二油槽102;
[0021]所述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位于反馈压力腔8和偏心环内孔106之间,所述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与反馈压力腔8和偏心环内孔106之间分别有最少零点五毫米的距离,所述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的宽度最少是零点五毫米,所述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的深度最少是零点五毫米,所述壳体2上设有转动销7,且壳体2内设有泵轴5,泵轴5上设有转子3,转子3的叶片槽内配合有若干叶片4;
[0022]所述油泵偏心环1绕转动销7摆动,所述叶片4安装在转子3的叶片槽中,叶片4沿着转子3的叶片槽滑动,所述叶片4与偏心环内孔106相切,所述壳体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有盖板10,盖板10、油泵偏心环1、转子3、壳体2和两个相邻叶片4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所述油泵偏心环1与壳体2之间设有密封条9,用于密封反馈压力腔8,且油泵偏心环1与壳体2之间设有油泵控制弹簧6。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4]本技术使用时,泵轴5带动转子3转动,致使位于吸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增大,形成负压,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被压入吸油区,随着转子3转动,吸油区油液被带入压油区,压油区的密闭腔体体积缩小,压缩油液至油泵出口,这便形成了油泵吸油和压油动作,泵出口油液经过发动机机冷和机滤到达发动机缸体主油道,缸体主油道的油液通过缸体反馈油道和油泵上的反馈油道流入油泵变排腔,变排腔油液建立压力至设计的变排压力后,便可推动油泵偏心环1绕转动销7转动,从而减小油泵偏心环1和转子3的偏心距,实现油泵变排功能,由于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的存在,限制了油液通过偏心环1的端面间隙流入或流出至反馈压力腔8,从而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环带有槽的变量叶片泵,包括油泵偏心环(1)、第一油槽(101)和第二油槽(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偏心环(1)外部设有壳体(2),油泵偏心环(1)位于壳体(2)内,且油泵偏心环(1)与壳体(2)之间形成反馈压力腔(8),所述油泵偏心环(1)包括第一端面(103)、第二端面(104)、偏心环外壁面(105)和偏心环内孔(106),所述第一端面(103)上设有第一油槽(101),第二端面(104)上设有第二油槽(102),所述壳体(2)上设有转动销(7),且壳体(2)内设有泵轴(5),泵轴(5)上设有转子(3),转子(3)的叶片槽内配合有若干叶片(4),所述叶片(4)与偏心环内孔(106)相切,所述壳体(2)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10),盖板(10)、油泵偏心环(1)、转子(3)、壳体(2)和两个相邻叶片(4)之间形成密闭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蛟柳松
申请(专利权)人:世特科流体动力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