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92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包括井盖组合机构、垃圾过滤机构和垃圾收集机构,所述井盖组合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过滤机构,且垃圾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内框、连接杆、限位杆和内滤网,且内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杆。该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内部限位杆的设置用于与固定杆进行配合,从而对内框进行限位摆放,避免内框在受到水流及垃圾的掉落造成晃动,而内框与外框中部均设置有滤网,可以将水源垃圾进行隔离,使得通过水井盖进入的水源和垃圾废弃物掉落到内框内进行储存,同时水源从两侧的滤网流出,整体便于工作人员轻松拆卸分离将垃圾废弃物取出。弃物取出。弃物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井盖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建设中会设置有许多下水道用于城市的日常污水排放或者用于对洪水的排放,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水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水井盖,用来掩盖下水井,而水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
[0003]市场上的水井盖在使用中未设置收纳杂物装置,使得污水中的树叶,塑料袋等容易掉落到下水井内,造成下水井堵塞,同时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井盖在使用中未设置收纳杂物装置,使得污水中的树叶,塑料袋等容易掉落到下水井内,造成下水井堵塞,同时具有一定的污染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包括井盖组合机构、垃圾过滤机构和垃圾收集机构,所述井盖组合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过滤机构,且垃圾过滤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收集机构,所述垃圾收集机构包括内框、连接杆、限位杆和内滤网,且内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内框的边侧设置有内滤网。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框通过限位杆与垃圾过滤机构构成卡合结构,且内框与垃圾过滤机构之间相互贴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框与垃圾过滤机构之间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过滤机构包括外框、外滤网、滤网漏孔和固定杆,且外框的外侧中部设置有外滤网,所述外框的底部设置有滤网漏孔,所述外框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固定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包裹着垃圾收集机构,且外框的内部尺寸与垃圾收集机构的外侧尺寸相匹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井盖组合机构包括盖板、连接框架和限位块,且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底部设置有限位块。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连接框架之间为一体,且连接框架与限位块之间相互配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内部限位杆的设置用于与固定杆进行配合,从而对内框进行限位摆放,避免内框在受到水流及垃圾的掉落造成晃动,而内框与外框中部均设置有滤网,可以将水源垃圾进行隔离,使得通过水井盖进入的水源和垃圾废弃物掉落到内框内进行储存,同时水源从两侧的滤网流出,整
体便于工作人员轻松拆卸分离将垃圾废弃物取出。
[0013]外框包裹着垃圾收集机构,内框与外框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轻松拆卸分离将垃圾废弃物取出,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对垃圾废弃物进行预先收集,方便日常清洁,减少垃圾废弃物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河流内造成河水的污染。
[0014]内框通过限位杆与垃圾过滤机构构成卡合结构,限位杆的设置用于与固定杆进行配合,从而对内框进行限位摆放,避免内框在受到水流及垃圾的掉落造成晃动。
[0015]内框与垃圾过滤机构之间相连通,内框与外框中部均设置有滤网,可以将水源垃圾进行隔离,同时两者相连通,使得通过水井盖进入的水源和垃圾废弃物掉落到内框内进行储存,同时水源从两侧的滤网流出,达到对废弃物进行储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分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井盖组合机构;101、盖板;102、连接框架;103、限位块;2、垃圾过滤机构;201、外框;202、外滤网;203、滤网漏孔;204、固定杆;3、垃圾收集机构;301、内框;302、连接杆;303、限位杆;304、内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包括:井盖组合机构1,井盖组合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过滤机构2,且垃圾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收集机构3,井盖组合机构1包括盖板101、连接框架102和限位块103,且盖板10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架102,连接框架102的两侧底部设置有限位块103,盖板101与连接框架102之间为一体,且连接框架102与限位块103之间相互配合,连接框架102两侧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块103相匹配的凹槽,从而便于盖板101与连接框架102在下井口处的卡合,提高水井盖放置时的稳定性,随后通过外部紧固件对其固定,减少整体晃动,垃圾过滤机构2包括外框201、外滤网202、滤网漏孔203和固定杆204,且外框20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外滤网202,外框201的底部设置有滤网漏孔203,外框20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固定杆204,外框201包裹着垃圾收集机构3,且外框201的内部尺寸与垃圾收集机构3的外侧尺寸相匹配,内框301与外框201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轻松拆卸分离将垃圾废弃物取出,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对垃圾废弃物进行预先收集,方便日常清洁,减少垃圾废弃物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河流内造成河水的污染。
[0021]如图2

3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垃圾收集机构3包括内框301、连接杆302、限位杆303和内滤网304,且内框30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302,连接杆302的中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杆303,内框301的边侧设置有内滤网304,内框301通过限位杆303与垃圾过滤机构2构成卡合结构,且内框301与垃圾过滤机构2之间相互贴合,限位杆303的设置用于与固定杆204进行配合,从而对内框301进行限位摆放,避免内框301在受到水流及垃圾的掉落造成晃动,内框301与垃圾过滤机构2之间相连通,内框301与外框201中部均设置有滤网,可以将水源垃圾进行隔离,同时两者相连通,使得通过水井盖进入的水源和垃圾废弃物掉落到内框301内进行储存,同时水源从两侧的滤网流出,达到对废弃物进行储存的效果。
[0022]综上,该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首先盖板101与连接框架102为一体,同时连接框架102两侧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块103相匹配的凹槽,从而便于盖板101与连接框架102在下井口处的卡合,随后通过外部紧固件对其固定,减少整体晃动,接着内部限位杆303的设置用于与固定杆204进行配合,从而对内框301进行限位摆放,避免内框301在受到水流及垃圾的掉落造成晃动,而内框301与外框201中部均设置有滤网,可以将水源垃圾进行隔离,使得通过水井盖进入的水源和垃圾废弃物掉落到内框301内进行储存,同时水源从两侧的滤网流出,最后内框301与外框201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轻松拆卸分离将垃圾废弃物取出,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对垃圾废弃物进行预先收集,方便日常清洁,减少垃圾废弃物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河流内造成河水的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包括井盖组合机构(1)、垃圾过滤机构(2)和垃圾收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组合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过滤机构(2),且垃圾过滤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收集机构(3),所述垃圾收集机构(3)包括内框(301)、连接杆(302)、限位杆(303)和内滤网(304),且内框(30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的中部底端设置有限位杆(303),所述内框(301)的边侧设置有内滤网(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301)通过限位杆(303)与垃圾过滤机构(2)构成卡合结构,且内框(301)与垃圾过滤机构(2)之间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301)与垃圾过滤机构(2)之间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性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过滤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灿荣彭海东刘嘉宝何源刘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岭绿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