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57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属于全站仪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的全站仪无法进行太阳光遮挡,且支撑性较差的问题。本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包括支撑盘,支撑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框,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全站仪本体,防护框的表面设置有扭盘,扭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前后方均转动连接有滑轮,防护框内腔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滑轮与滑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支撑盘的底部铰接有若干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和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对全站仪的物理镜头进行遮挡和防护,而且支撑效果较好,同时还方便对支撑腿进行收紧。支撑腿进行收紧。支撑腿进行收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


[0001]本技术涉及全站仪
,涉及一种测绘用全站仪,特别是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

技术介绍

[0002]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000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全站仪进行测绘,而目前的全站仪没有设置挡光装置,导致全站仪的物理镜头在阳光强烈时会影响全站仪物镜的照准和观测,不利于测量,而且在测绘的过程中全站仪的支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该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不仅可以对全站仪的物理镜头进行遮挡和防护,而且支撑效果较好,同时还方便对支撑腿进行收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全站仪本体,所述防护框的表面设置有扭盘,所述扭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后方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防护框内腔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支撑盘的底部铰接有若干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和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支撑盘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与螺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与第一支撑板之间铰接有限位杆。
[00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可转动螺套,并通过活动套带动限位杆的角度发生偏转,使得第一支撑板向外展开并对全站仪本体进行支撑,然后转动扭盘,扭盘带动连接杆向上进行旋转,同时带动挡板向上移动,直至挡板位于全站仪本体的上方,使得挡板对强烈的光源进行遮挡,之后可进行测绘,若使用完成后,可重新反转扭盘,使得挡板回到起始位置,并对全站仪本体的镜头进行防尘保护,接着反转螺套,并通过活动套带动三个第一支撑板向内收缩,最后进行收纳放置即可。
[0008]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限位
销,且限位销与限位孔的内部配合使用。
[0009]采用以上结构,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并方便进行固定。
[0010]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1]采用以上结构,方便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进行移动。
[0012]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下方。
[0013]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脚部对第二支撑板进行施力踩动。
[0014]所述防护框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
[0015]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对挡板的位置进行支撑。
[0016]所述挡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密封套,且密封套的直径大于全站仪本体镜头的直径。
[0017]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对全站仪本体的镜头进行保护。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通过扭盘带动旋转杆的旋转,使得连接杆带动挡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不仅可以对全站仪本体的物理镜头进行保护,而且还使挡板对全站仪本体的镜头处进行太阳光遮挡,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全站仪本体的物镜上,从而影响全站仪物镜的照准和观测,同时通过螺套与螺杆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螺套可以带动活动套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不仅可以增强对全站仪支撑时的稳定性,而且还方便对支撑腿进行收紧,解决了目前的全站仪无法进行太阳光遮挡,且支撑性较差的问题。
[0020]2、本技术通过第二支撑板的设置,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长度距离,方便适用不同坑洼的地面进行放置测绘,同时通过限位销和限位孔的设置,可以对调整后的长度进行固定,并增强其稳定性,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内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二支撑板从第一支撑板的内部滑落出来。
[0021]3、本技术通过限位套和固定销的设置,可以对挡板的位置进行辅助支撑,避免挡板随意脱落下来。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分离后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局部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挡板与防护框分离后的示意图。
[0027]图中:1、支撑盘;2、防护框;3、全站仪本体;4、扭盘;5、旋转杆;6、连接杆;7、挡板;8、密封套;9、滑槽;10、滑轮;11、限位套;12、固定销;13、调节结构;131、第二支撑板;132、限位孔;133、限位销;14、踏板;15、螺杆;16、活动套;17、螺套;18、限位杆;19、限位槽;20、限位块;21、第一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包括支撑盘1,支撑盘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框2,防护框2的内部设置有全站仪本体3,防护框2的表面设置有扭盘4,扭盘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杆5,旋转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挡板7,挡板7的前后方均转动连接有滑轮10,防护框2内腔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9,滑轮10与滑槽9的内壁滚动连接,支撑盘1的底部铰接有若干第一支撑板21,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和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13,支撑盘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17,螺套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套16,活动套16与螺杆15的表面活动连接,活动套16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铰接有限位杆18,通过扭盘4带动旋转杆5的旋转,使得连接杆6带动挡板7的位置发生偏移,不仅可以对全站仪本体3的物理镜头进行保护,而且还使挡板7对全站仪本体3的镜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包括支撑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防护框(2),所述防护框(2)的内部设置有全站仪本体(3),所述防护框(2)的表面设置有扭盘(4),所述扭盘(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前后方均转动连接有滑轮(10),所述防护框(2)内腔的前后方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轮(10)与滑槽(9)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支撑盘(1)的底部铰接有若干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表面和内部设置有调节结构(13),所述支撑盘(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17),所述螺套(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套(16),所述活动套(16)与螺杆(1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16)与第一支撑板(21)之间铰接有限位杆(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测绘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3)包括第二支撑板(131),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周杭夏晨伟刘长宏周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石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