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电芯;定位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下载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所述上压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上端,所述下载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下端;定位隔片,数量若干,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载板上都间隔设置有所述定位隔片,相邻所述电芯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隔片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压板和下载板上均设置定位隔片,与只采用底部隔片限位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方案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方案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模组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前会出现明显的体积膨胀,模组的结构是否能够承受起电池的膨胀力,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安全,目前模组的结构设计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电芯间增加缓冲物质;其二是电芯间预留间隙。然而由于电芯尺寸一致性差异和模组结构设计尺寸公差问题导致装配过程中较难保证电芯间距一致性,电芯间距如何精确的控制成为了模组装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模组较成熟的方式为电芯间放置缓冲垫/气凝胶/弹性泡棉,该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池的膨胀力但是不能完全避免,故未来CTP及模组的设计更偏向于电芯间预留间隙的方式。该设计在制造端装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电芯厚度及电芯支架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公差,装配时无法保证电芯间间距;2、采用CTP方案或者支架打胶模组涉及到胶接技术,由于装配时胶层厚度无法保证也会导致电芯间间距不均匀。
[0004]上述两种方式导致的电芯间间距不均,影响电器隔离板组件装配,连接片与电芯顶盖焊接时易产生焊接缺陷,甚至位置焊偏导致电芯漏液,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该电芯模组采用上压板和下载板上都设置定位隔片的限位方式,相比只采用底部隔片限位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芯模组,包括如下部件:
[0008]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电芯;
[0009]定位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下载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所述上压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上端,所述下载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下端;
[0010]定位隔片,数量若干,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载板上都均匀间隔设置有所述定位隔片,相邻所述电芯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隔片隔开。
[0011]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模组。
[0012]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在上压板和下载板上均设置定位隔片,与只采用底部隔片限位的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方案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模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位电芯的上压板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在上压板上第一定位块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在上压板两侧第一电芯限位部件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位电芯的下载板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内嵌在下载板上第二定位块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上压板和下载板定位电芯后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在装配装置上装配电芯模组的主视图;
[0022]图9为本技术该实施例提供的在装配装置上装配电芯模组的俯视图;
[0023]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各标记如下:
[0025]1‑
上压板;2
‑
第一定位块;3
‑
第一定位隔片;4
‑
第一电芯限位部件;5
‑
安装孔;6
‑
下载板;7
‑
第二定位块;8
‑
第二定位隔片;9
‑
第二电芯限位部件;10
‑
电芯;11
‑
支架;12
‑
装配底座;13
‑
支撑座;14
‑
支撑杆;15
‑
下压锤;16
‑
上压板支撑柱;17
‑
第一侧压板;18
‑
加压杆;19
‑
加压旋钮;20
‑
第二侧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0028]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上面”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
[0029]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芯尺寸一致性差异和模组结构设计尺寸公差问题导致装配过程中较难保证电芯间距一致性,电芯间距如何精确的控制成为了模组装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而提出一种新型电芯模组,其在上压板和下载板上均设置定位隔片,与只采用底部隔片限位的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方案更能保持电芯的垂直度及控制电芯间间隙。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释。
[0031]如图1、2、5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芯模组包括: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电芯10,相邻电芯10之间通过定位隔片隔开。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芯10之间
的间距一致;定位隔片数量若干,上压板1和下载板6上都均匀间隔设置有定位隔片,较佳地,定位隔片设置两排,上压板1和下载板6的外侧还粘接有支架11,电芯组件的前后两侧粘接有侧板(图1中未示出)。
[0032]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侧板和支架11为非金属材料,这样可以降低电芯模组的重量,侧板和支架11可以为透明材料所制成,例如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己内酯(PA6)、聚苯醚(PPO)等工程塑料中的一种。这些工程塑料具有低密度,高力学强度的特性,应用于电芯组件后,既可以保证电芯模组的强度,还可以降低电芯模组的重量。侧板和支架11通过UV胶水与电芯组件粘接固定,由于侧板和支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电芯(10);定位板组件,包括上压板(1)、下载板(6)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所述上压板(1)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上端,所述下载板(6)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下端;定位隔片,数量若干,所述上压板(1)和所述下载板(6)上都间隔设置有所述定位隔片,相邻所述电芯(10)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隔片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隔片包括第一定位隔片(3)和第二定位隔片(8),所述第一定位隔片(3)设置在所述上压板(1)上,所述第二定位隔片(8)设置在所述下载板(6)上,所述第一定位隔片(3)与所述上压板(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隔片(8)与所述下载板(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圆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隔片的厚度为相邻所述电芯(10)间间距减去所述电芯(10)厚度最大公差的2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隔片(3)沿所述上压板(1)向所述下载板(6)延伸的长度小于15mm,所述第二定位隔片(8)沿所述下载板(6)向所述上压板(1)延伸的长度小于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宪,余旭文,陆巍巍,温业勇,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