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帘限位组件、遮阳帘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440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帘限位组件、遮阳帘及车辆,该遮阳帘限位组件包括底梁、锁止机构及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拉手及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底梁上,所述拉手连接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并滑动设置在所述长孔中,所述杠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下压部;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块、限位板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板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遮阳帘限位组件,有效解决遮阳帘的帘布自动回弹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避免遮阳帘的帘布回弹可能导致的司机被前方或侧方光线晃眼,保证了司机安全驾驶,保护了全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阳帘限位组件、遮阳帘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附件
,涉及一种遮阳帘限位组件、遮阳帘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客车配置的手动交叉式以及剪刀式遮阳帘,由运动导杆滑块与遮阳帘底部型材的摩擦力限位。车辆运行中,当车辆颠簸时,遮阳帘受颠簸力大于运动导杆滑块与遮阳帘底部型材之间的摩擦力时,遮阳帘的帘布发生自动回弹,客户使用感受欠佳。严重时,遮阳帘的帘布回弹可能导致司机被前方或侧方光线晃眼,从而偏离驾驶车道而发生交通事故。且遮阳帘使用越久,运动导杆滑块与遮阳帘底部型材之间的摩擦力越小,遮阳帘的帘布发生自动回弹的频率越高。
[0003]由此可见,现有的遮阳帘,由运动导杆滑块与遮阳帘底部型材的摩擦力限位的方式,遮阳帘的帘布容易发生自动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遮阳帘,由运动导杆滑块与遮阳帘底部型材的摩擦力限位的方式,遮阳帘的帘布容易发生自动回弹的问题,提供一种遮阳帘限位组件、遮阳帘及车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遮阳帘,包括底梁、锁止机构及解锁机构,所述底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一侧开口的滑槽,所述底梁位于所述滑槽的开口的相对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锁止机构及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0006]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拉手及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底梁上,所述拉手连接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并滑动设置在所述长孔中,所述杠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下压部;
[0007]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块、限位板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板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向上推动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限位面;所述滑块用于连接遮阳帘的伸缩连杆组件;
[0008]所述限位板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长孔的下端,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限位面抵靠,以使得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位移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板的锁止位置,向上拉动所述拉手带动所述杠杆旋转,所述下压部向下推动所述限位板至解锁位置,所述滑块脱离所述限位面,以使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9]可选地,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梁与所述杠杆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向下拉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
[0010]所述限位板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下压部与限位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拉手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向下的拉力保持在所述长孔的下端。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0012]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限位面为竖直面,所述限位凸起的位于所述限位面的相对侧为斜面;
[0013]所述滑块的一侧底角处设置有圆角面,在所述限位板的锁止位置,所述滑块的圆角面与所述斜面抵靠。
[0014]可选地,多个所述限位凸起等间隔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遮阳帘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板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上下运动。
[0016]可选地,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底梁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的第三通孔及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下方的第四通孔;
[0017]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套筒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套筒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及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母压紧在所述底梁的底部下表面,以将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梁上;
[0018]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套筒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套筒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及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及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母压紧在所述底梁的底部下表面,以将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在所述底梁上;
[0019]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竖直设置,所述限位板可沿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上下运动。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压紧在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压紧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上表面;
[0021]所述限位板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下表面及第二环形凸缘的下表面抵接。
[0022]可选地,所述杠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拉手垂直于所述滑槽,所述拉手包括拉手主体及连接在所述拉手主体一端的螺纹杆,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介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径与所述拉手主体的外径之间,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0023]所述遮阳帘限位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的第三螺母,通过旋紧所述第三螺母以使得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
[0024]可选地,所述杠杆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
[0025]所述遮阳帘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柱及第四螺母,所述第一螺柱固定在所述底梁内,所述第一螺柱垂直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一螺柱可转动地插接在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第四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柱上。
[0026]可选地,所述下压部呈钩状,所述下压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抵接的下压面,所述下压面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侧设置有圆角。
[002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遮阳帘限位组件,通过滑块与锁止机构的限位板上的限位凸起的限位面抵靠,能够限制滑块沿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位移,由于滑块连接遮阳帘的伸
缩连杆组件,因而,能够限制伸缩连杆组件的伸缩运动,实现遮阳帘的自锁功能。有效解决遮阳帘的帘布自动回弹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避免遮阳帘的帘布回弹可能导致的司机被前方或侧方光线晃眼,保证了司机安全驾驶,保护了全车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002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遮阳帘,包括帘布、顶梁、伸缩连杆机构及上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所述顶梁上设置有卷轴,所述帘布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轴上,所述帘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伸缩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顶梁与底梁之间。
[0029]可选地,所述伸缩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设置且在中间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交叉设置且在中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梁、锁止机构及解锁机构,所述底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一侧开口的滑槽,所述底梁位于所述滑槽的开口的相对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锁止机构及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拉手及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底梁上,所述拉手连接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并滑动设置在所述长孔中,所述杠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下压部;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滑块、限位板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板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向上推动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相互间隔的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限位面;所述滑块用于连接遮阳帘的伸缩连杆组件;所述限位板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长孔的下端,所述滑块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限位面抵靠,以使得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位移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板的锁止位置,向上拉动所述拉手带动所述杠杆旋转,所述下压部向下推动所述限位板至解锁位置,所述滑块脱离所述限位面,以使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底梁与所述杠杆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向下拉动所述杠杆的第一端;所述限位板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下压部与限位板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拉手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向下的拉力保持在所述长孔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限位面为竖直面,所述限位凸起的位于所述限位面的相对侧为斜面;所述滑块的一侧底角处设置有圆角面,在所述限位板的锁止位置,所述滑块的圆角面与所述斜面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凸起等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帘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板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及第二导向件上下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阳帘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底梁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的第三通孔及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下方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套筒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套筒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及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母压紧在所述底梁的底部下表面,以将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梁上;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套筒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套筒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及限位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栓的杆
部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及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母压紧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菊张永裕覃琼波王大海卢洁丽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