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08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2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其控制装置;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外部输入的测试参数信号;采集第一图像信息;加载端能够环绕模拟组件移动;根据测试级别,调用识别模型数据库,确定识别模型;将第一图像信息输入识别模型,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或第二识别结果;第一识别结果为加载端中心与任一相对应测试级别的测试位中心对应;第二识别结果为加载端中心与任一相应测试级别的所有测试位中心均不对应;响应于第一识别结果时,获取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实时测试位序号与待测试序号相同时,加载端施加加载力;实现了向待测试仪表施加多方向的加载力,提高了测试方法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方法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方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仪表是人车信息交互最主要的途径,其能够显示车辆的各种运行参数、故障等信息,汽车仪表根据其结构原理可以分为机械式、电气式、模拟电路式以及数字式,不管是早期的机械式仪表还是如今广泛运用的数字式仪表,在显示方式方面,由于指针式显示方式具有很好的直观性从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0003]一些研究以及实际事故表明,在特殊情况下,当车辆发生碰撞后,采用指针式显示方式的汽车仪表指针会出现卡死现象,指针指向某一数值。对于该数值是否即为车辆碰撞时的车速,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能够理清车辆碰撞过程中汽车仪表指针卡死时指向的数值与实际车速之间的关系,确认其是否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确定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将对涉及到该种情况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4]汽车仪表在车辆碰撞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撞击、先撞击后断电和先断电后撞击等工况,通过实车碰撞试验研究上述问题尽管贴近真实的碰撞情况,但其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周期较长,如果可以通过独立的试验装置模拟汽车仪表在车辆碰撞中所遇到的不同工况,将能有效达到研究目的。目前针对汽车仪表的试验装置种类较少,中国专利201310067728.1公开了一种基于CAN网络汽车仪表耐久试验台,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汽车仪表的功能性检测,对于碰撞过程中汽车仪表的检测尚未涉及,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模拟汽车仪表在车辆碰撞中所遇到的不同工况的试验装置,因此摆锤式汽车仪表碰撞试验装置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201610232309.2公开了一种摆锤式汽车仪表碰撞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在避免实车碰撞的前提下实现对汽车仪表的碰撞试验研究。虽然上述摆锤式汽车仪表碰撞试验装置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基于CAN网络汽车仪表耐久试验台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技术方案本身仍然存在如下缺点,如:其仅能够施加单一方向的加载力,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外部输入的测试参数信号,所述测试参数信号包括:测试级别、待测试序号、测试力数值;采集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用于标记模拟组件上测试位中心与加载端
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模拟组件用于包覆待测试仪表;所述模拟组件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测试位;所述加载端用于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所述加载端能够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根据所述测试级别,调用识别模型数据库,所述识别模型数据库至少包括:测试级别和与所述测试级别对应的识别模型;并确定与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测试级别对应的识别模型;将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输入所述识别模型,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或第二识别结果;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所述加载端中心与任一相对应测试级别的任一所述测试位中心对应;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所述加载端中心与任一相应所述测试级别的所有所述测试位中心均不对应;响应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时,获取所述加载端中心对应的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时,启动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不同时,驱动所述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以第一预设距离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直至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启动所述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驱动所述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以第二预设距离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直至所述加载端中心与任一相应的所述测试级别的任一所述测试位中心对应;获取与所述加载端中心对应的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时,启动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不同时,驱动所述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以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直至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启动所述加载组件带动所述加载端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后还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第二图像信息,所述第二图像信息为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后的所述待测试仪表盘的图像信息。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拟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待测试仪表外的第一模拟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组件上呈周向阵列均匀分布有多个连续的第一模拟区,每个所述第一模拟区上设有一级测试位,每个所述一级测试位具有一级测试位序号。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拟组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待测试仪表外的第一模拟组件,所述第一模拟组件上呈阵列间隔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一模拟区,所述第一
模拟组件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模拟区之间设有第二模拟组件,所述第二模拟组件上设有第二模拟区,每个所述第二模拟区上设有二级测试位,每个所述二级测试位具有二级测试序号。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的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配置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参数信号,所述测试参数信号包括所述测试级别和所述待测试序号;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判断模块配置用于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是否相同;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配置用于存储所述识别模型数据库,所述识别模型数据库至少包括:测试级别和与所述测试级别对应的识别模型。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的步骤。
[0016]第四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的步骤。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首先响应外部输入的测试参数信号,并采集待测试仪表外的模拟组件的测试位中心与加载端中心对应关系的第一图像,加载端可绕模拟组件转动;根据测试参数信号中的测试级别获取与其对应的识别模型,将第一图像信息输入至识别模型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或第二识别结果,当为第一识别结果时,加载端中心与任一测试位中心对应,且此时加载端对应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外部输入的测试参数信号,所述测试参数信号包括:测试级别、待测试序号、测试力数值;采集第一图像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用于标记模拟组件上测试位中心与加载端(62)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模拟组件用于包覆待测试仪表(12);所述模拟组件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测试位;所述加载端(62)用于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所述加载端(62)能够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根据所述测试级别,调用识别模型数据库,所述识别模型数据库至少包括:测试级别和与所述测试级别对应的识别模型;并确定与所述测试参数中的所述测试级别对应的识别模型;将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输入所述识别模型,得到第一识别结果或第二识别结果;所述第一识别结果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所述加载端(62)中心与任一相对应测试级别的任一所述测试位中心对应;所述第二识别结果为所述第一图像信息中所述加载端(62)中心与任一相应所述测试级别的所有所述测试位中心均不对应;响应于所述第一识别结果时,获取所述加载端(62)中心对应的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时,启动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不同时,驱动所述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以第一预设角度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直至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启动所述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所述第二识别结果,驱动所述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以第二预设角度环绕所述模拟组件移动,直至所述加载端(62)中心与任一相应的所述测试级别的任一所述测试位中心对应;获取与所述加载端(62)中心对应的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相同时,启动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向所述测试位施加加载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汽车仪表的动态模拟碰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实时测试位序号与所述待测试序号不同时,驱动所述加载组件(61)带动所述加载端(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峰金涛张立雄胡世广刘晟查宏民刘庆存吕晓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工业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