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97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悬索、固定块和固定套,所述导杆的外壁安装有两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内壁安装有垫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底壁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双螺纹杆,所述双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旋转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夹紧板、双螺纹杆和旋转块,其固定块可沿着悬索进行滑动,使得每组固定块移动至光伏板的两侧,此时一号电机旋转带动夹紧板移动,此结构从而使得每组光伏板两侧可被固定块所支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随时对固定块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载荷的稳定性,避免了光伏板易晃动的情况。晃动的情况。晃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光伏支架
,特别是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支架大体可分为单层悬索体系、预应力双层索系(承重索+稳定索)、预应力索网、混合体系、张弦(梁、桁架)、索拱、弦支穹顶、横向加劲+等几种结构,大跨距预应力悬索柔性支架结构型式则包含承重、组件索、索桁架间撑杆、桩柱、边锚系统、钢梁、索桁架撑杆等关键部分。
[0003]经检索,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有如下技术方案和相应的技术问题:1、专利文件CN113904616A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及多个拉索组件,拉索组件依次设于各第一支撑组件之间,拉索组件上设有多个光伏组件;下弦索,下弦索设置于拉索组件的下方,下弦索与拉索组件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呈朝向拉索组件方向隆起的反拱结构,下弦索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组件之间;以及多个架体,下弦索与拉索组件之间通过多个架体连接。下弦索的设置能够通过架体提供给拉索组件下拉力,使柔性光伏支架在受到向上的风荷载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下弦索可通过改变施加的预应力调整其预拱度,以改变拉索组件受到的下拉力大小,提升柔性光伏支架在受到向上的风荷载时的稳定性”。但是其光伏板只依靠悬索支撑,悬索对光伏板的载荷不稳定,其光伏板易产生晃动;2、专利文件CN113676119A公开了一种光伏柔性支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组件,固定座开设有用于安装悬索的安装孔;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于固定座,且连接座开设有用于安装杆件的连接孔;其中,连接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是可调节,在第一位置时,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安装孔的轴线,在第二位置时,连接孔的轴线平行于安装孔的轴线。在本实施例的光伏柔性支架中,通过设置自锁组件与悬索配合,可以实现对悬索进行自锁固定,通过设置锁紧机构与连接座配合,可以根据施工需求调节连接座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置,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连接,拆装便捷,使用效果好”,但是其柔性光伏支架的拆装较为麻烦,使得柔性光伏支架组装时较为耗费时间;3、专利文件CN114928319A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所述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主架体、支撑组件、多个连接组件、多个光伏板和驱动组件,主架体包括两根端立柱、第一钢绞线和第二钢绞线,第一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端立柱相连,第二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端立柱可移动地相连,支撑组件包括多个X型支撑架,连接组件包括中心连接件和端部连接件,X型支撑架的交叉点通过中心连接件与第一钢绞线相连,X型支撑架的下端通过端部连接件与第二钢绞线相连,光伏板与X型支撑架相连,驱动组件与第二钢绞线相连。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钢绞线移动以调节光伏板的倾斜角度,使光伏板跟随太阳的移动进行偏转,提高整体的发电量和光伏板的调节效率”,但是柔性光伏支架对光伏板拆修时,其光伏板拆卸耗费时间;4、专利文件CN104242800A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用于固定和支撑光伏组件。
柔性光伏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和至少一组柔性组件。柔性组件连接于至少两个支撑件之间,光伏组件固定于柔性组件上,柔性组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光伏支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用的灵活性、有效的安全性和土地完美二次利用经济性,是光伏支架革命性的创造,将快速推进光伏发电的完美发展”,但是柔性光伏支架对光伏板的连接易产生损伤,使得光伏板产生不必要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目的在于至少解决一个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柔性光伏支架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包括悬索,悬索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悬索安装孔,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平行设置的导杆和双螺纹杆;所述导杆的外壁滑动连接两组相对悬索安装孔设置的夹紧板的一端,夹紧板的内壁安装有垫块;所述双螺纹杆的中部安装有限制块,限制块将双螺纹杆上的螺纹分为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两段螺纹段各连接两组夹紧板的另一端;所述双螺纹杆的一端连接一号电机的输出端,一号电机安装在固定块的内壁上,双螺纹杆的另一端伸出固定块后连接旋转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连接夹紧块,夹紧块朝向两组夹紧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铰接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套。
[0006]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固定套的相对外壁各安装有容纳块,容纳块中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头端伸入固定套内部连接锁紧板,锁紧板连接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杆,支撑杆安装在固定套的内壁;移动块的另一头端顶部连接齿条的一端,齿条另一端绕过固定于固定套的内壁的固定辊后伸出容纳块连接拉块。
[0007]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容纳块的顶壁安装有一号弹簧,一号弹簧的底部安装有斜齿板,斜齿板和齿条啮合,斜齿板通过伸缩杆连接容纳块的顶壁,斜齿板的顶部安装有拉杆,且拉杆的顶部延伸出容纳块的顶壁设置。
[0008]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悬索的外壁安装有拆卸块,拆卸块上设有悬索拆卸槽,拆卸块上于悬索拆卸槽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内壁安装有弹簧杆,弹簧杆的一端安装有卡板,卡板端部伸入悬索拆卸槽设置。
[0009]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拆卸块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槽体的内壁安装有转轮,转轮的端部安装有连接齿,连接齿啮合传动齿,传动齿连接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二号电机的安装在槽体的内壁;所述转轮上绕设有两根拉绳,拉绳连接滑块的顶部,滑块的顶部和滑槽的顶部之间安装有二号弹簧。
[0010]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槽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安装有摩擦板,摩擦板朝向转轮设置。
[0011]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拆卸块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吸盘。
[0012]前述的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中,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腔体,腔体的底部安装有三号电机,三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螺杆连接倒U字形设置的传动板的底部,传动板的顶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顶壁开设有孔,孔连通吸盘和腔体;
所述传动板的外壁安装有滑板,滑板中穿设有杆,杆安装在腔体的内壁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夹紧板、双螺纹杆和旋转块,其固定块可沿着悬索进行滑动,使得每组固定块移动至光伏板的两侧,此时一号电机旋转带动双螺纹杆旋转,双螺纹杆旋转带动夹紧板移动,夹紧板沿着导杆移动,夹紧板移动使得夹紧板将悬索夹紧,随后伸缩杆带动夹紧块移动,夹紧块将两组夹紧板进行加固夹紧,从而保证固定块在悬索上完成固定,而固定套与杆体连接,其杆体与地面接触,此结构从而使得每组光伏板两侧可被固定块所支撑,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随时对固定块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载荷的稳定性,避免了光伏板易晃动的情况,其调节杆可跟随原本柔性光伏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索(1),悬索(1)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块(2),固定块(2)上设有悬索安装孔,固定块(2)的内部安装有平行设置的导杆(3)和双螺纹杆(7);所述导杆(3)的外壁滑动连接两组相对悬索安装孔设置的夹紧板(4)的一端,夹紧板(4)的内壁安装有垫块(5);所述双螺纹杆(7)的中部安装有限制块(9),限制块(9)将双螺纹杆(7)上的螺纹分为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两段螺纹段各连接两组夹紧板(4)的另一端;所述双螺纹杆(7)的一端连接一号电机(6)的输出端,一号电机(6)安装在固定块(2)的内壁上,双螺纹杆(7)的另一端伸出固定块(2)后连接旋转块(8);所述固定块(2)的内壁安装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连接夹紧块(11),夹紧块(11)朝向两组夹紧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固定块(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铰接调节杆(13),调节杆(13)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套(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4)的相对外壁各安装有容纳块(15),容纳块(15)中设有移动块(18),移动块(18)的一头端伸入固定套(14)内部连接锁紧板(17),锁紧板(17)连接至少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杆(16),支撑杆(16)安装在固定套(14)的内壁;移动块(18)的另一头端顶部连接齿条(19)的一端,齿条(19)另一端绕过固定于固定套(14)的内壁的固定辊(23)后伸出容纳块(15)连接拉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荷稳定可调的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块(15)的顶壁安装有一号弹簧(20),一号弹簧(20)的底部安装有斜齿板(21),斜齿板(21)和齿条(19)啮合,斜齿板(21)通过伸缩杆连接容纳块(15)的顶壁,斜齿板(21)的顶部安装有拉杆(22),且拉杆(22)的顶部延伸出容纳块(15)的顶壁设置。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全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