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268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其包括:盖板、极柱及防爆组件,盖板包括相连的盖板本体及承载部,盖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盖板本体环绕承载部的外周缘设置,承载部凹陷于第一表面且与盖板本体围合成第一凹槽,承载部具有连通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时,第一表面相较于第二表面更靠近电池的外部;极柱位于第一凹槽内,且抵持承载部,用于电连接电池内部的集流体,极柱具有第二通孔;防爆组件包括防爆阀及保护片,防爆阀与保护片间隔设置于第二通孔内,防爆阀相较于保护片更靠近第二表面,防爆阀用于封闭第二通孔。所述盖板组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电池作为能量源,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和电动汽车等等,电池的结构稳定性、供电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大的重视;电池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的极柱穿设于所述盖板的通孔,并通过注塑工艺固定;而这种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时,由于极柱的靠近所述电池内部的一端缺乏支撑,当所述极柱受到外界压力时,所述极柱容易发生位移,导致与电池内部的集流体错位、断开,无法维持电连接,导致电池无法继续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电池、电池的组装方法、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本申请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所述电池时,所述极柱抵接所述盖板朝向电池外部的表面,当所述极柱受到外界压力时,所述盖板可以为所述极柱提供良好的支撑,进而使所述盖板组件具有良好稳定性。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包括:盖板,盖板包括相连的盖板本体及承载部,所述盖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盖板本体环绕所述承载部的外周缘设置,所述承载部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盖板本体围合成第一凹槽,所述承载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当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所述电池时,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池的外部;以及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承载部,用于电连接电池内部的集流体,所述极柱具有第二通孔;以及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防爆阀及保护片,所述防爆阀与所述保护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防爆阀相较于所述保护片更靠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防爆阀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0005]本申请所述盖板设有由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盖板本体围合而成的第一凹槽,所述极柱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所述极柱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极柱可以得到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盖板本体的支撑,使所述极柱的结构稳定,使所述盖板组件具备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此外,本申请所述极柱的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极柱上,可以节约在所述盖板上开设通孔的工序,当电池内压过大时,直接通过所述极柱的第二通孔泄压;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防爆阀配合,使所述电池在正常工作时拥有密闭稳定的环境,在电池出现异常,内压增大时,所述防爆阀破碎,所述第二通孔泄压,防止电池爆炸,保证电池安全;所述保护片用于保护所述防爆阀,以避免外界尖锐、凸出的物体损坏防爆阀。本申请提供的盖
板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0006]其中,所述极柱包括相连的抵持部及极柱本体,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承载部,所述极柱本体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通孔分别贯穿所述抵持部及所述极柱本体,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极柱本体背离所述抵持部的表面。
[0007]本申请所述抵持部位于第一凹槽内,当所述极柱本体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抵持部可以得到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盖板本体的支撑,使所述极柱本体的位置稳定;所述极柱本体凸出所述第一表面,可以增大所述极柱本体与外界组件电连接的有效面积;而且便于所述极柱本体与外界组件以夹持、焊接等方式电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及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与第二子通孔弯折连通,所述第一子通孔贯穿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极柱本体的表面,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通孔内,所述第二子通孔贯穿所述极柱本体连接所述抵持部的表面,所述保护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通孔内。
[0009]当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时,所述第一子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子通孔连通电池外部,当电池由于不当充电或短路而发生意外时,电池内部气体会冲破防爆阀,随后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冲出,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今日所述第二通孔,再经过所述第二子通孔排到电池外部,从而完成泄压;所述第二子通孔贯穿所述周侧面,可以使所述极柱的第二端面得以保留完整,可以使应用了本申请所述盖板组件的所述电池与外界组件电连接时更加简便。
[0010]其中,沿垂直于所述抵持部及极柱本体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所述抵持部凸出于所述极柱本体。
[0011]当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时,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当所述极柱受到外界的压力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极柱可以得到所述承载部和所述盖板本体的支撑;相比于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极柱本体的径向尺寸相等的情况,当所述抵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极柱本体的径向尺寸时,所述极柱发生翻转的力矩增大,使所述极柱得到更加有力支撑,进一步提高所述盖板组件的稳定性。
[0012]其中,所述抵持部具有背离所述极柱本体的第一端面,所述抵持部还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子通孔的径向尺寸,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抵持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
[0013]所述防爆阀覆盖所述第一子通孔,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防爆阀与所述第一端面配合,密封所述第一通孔,以保证所述电池内部的密闭、稳定的环境;并在电池发生异常,电池内压过大时,所述防爆阀破碎以释放电池内部压力。
[0014]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及第四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及第四孔位沿着所述抵持部与极柱本体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孔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位的径向尺寸,以使所述第一孔位与所述第二孔位形成第一阶梯孔,所述防爆阀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内;所述第四孔位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孔位的径向尺寸,以使所述第三孔位与所述第四孔位形成第二阶梯孔,所述保护片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
[0015]所述防爆阀通过将所述第一阶梯孔密封,以使所述防爆阀与所述第一端面密封所
述第一通孔内部,以保证所述电池内部的密闭、稳定的环境;所述保护片固定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内,以使所述保护片保护所述防爆阀,以避免外界尖锐、凸出的物体损坏所述防爆阀。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以及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为本申请所述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闭所述电池本体,并用于电连接用电设备。
[0017]本申请所述电池本体搭载了本申请所述盖板组件,本申请所述盖板组件的制备工艺简练,成本得到降低,且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可使本申请所述电池的制造成本也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供电稳定性。
[0018]其中,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电池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提供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相连的盖板本体及承载部,所述盖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盖板本体环绕所述承载部的外周缘设置,所述承载部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盖板本体围合成第一凹槽,所述承载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当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所述电池时,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盖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池的外部;提供极柱,将所述极柱自所述盖板的第一表面侧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应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盖板包括相连的盖板本体及承载部,所述盖板本体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盖板本体环绕所述承载部的外周缘设置,所述承载部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盖板本体围合成第一凹槽,所述承载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当所述盖板组件应用于所述电池时,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电池的外部;极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承载部,用于电连接电池内部的集流体,所述极柱具有第二通孔;以及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防爆阀及保护片,所述防爆阀与所述保护片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防爆阀相较于所述保护片更靠近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防爆阀用于封闭所述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相连的抵持部及极柱本体,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承载部,所述极柱本体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通孔分别贯穿所述抵持部及所述极柱本体,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极柱本体背离所述抵持部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及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与第二子通孔弯折连通,所述第一子通孔贯穿所述抵持部背离所述极柱本体的表面,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通孔内,所述第二子通孔贯穿所述极柱本体连接所述抵持部的表面,所述保护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抵持部及极柱本体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所述抵持部凸出于所述极柱本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具有背离所述极柱本体的第一端面,所述抵持部还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子通孔的径向尺寸,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抵持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及第四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第二孔位、第三孔位及第四孔位沿着所述抵持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松易梓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