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电能表
,尤其是指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近年来,随着化石资源不断减少、环保理念不断深入,寻找可再生的能源成了当前世界各国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是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速度迅速,其输出通常为直流电能。
[0004]随着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普及,直流电也进一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0005]因此,随着直流电的应用推广,直流电能表也因此而产生。现有的直流电能表的DC
‑
DC电路,往往只是通过在电压接入之前通过降压稳压管达到降压从而输出稳定电压的目的,这种宽电压的输入电路在小范围内的电压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旦电压波动的峰值大于降压稳压管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值时,则很容易导致降压稳压管烧毁,进而烧毁整个电能表。
[0006]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其实现宽电压输入和稳电压输出,大大提高了直流电能表的使用性能,也可以根据输出的宽电压需求而合理调整相应串联电阻组的阻值,适应不同的宽电压需求。
[0008]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包括有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升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变压器初级线圈的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0010]所述升压电路包括有第一电源芯片U1,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5通过第一串联电阻组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0011]所述降压电路包括有第二电源芯片U2,所述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5连接有第二串联电阻组连接,所述第二串联电阻组用来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防反接保护电路。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有二极管D2、极性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采用型号为MC34063的电源芯片,所述第
一串联电阻组包括有相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
[0015]极性电容C1的正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电容C2并联于极性电容C1的正负极,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2及引脚4、电阻R4的非串联节点、极性电容C1的负极均接地;
[0016]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1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的非串联节点,电阻R3的非串联节点和电阻R4的非串联节点均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0017]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3通过电容C3接地,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5连接电阻R3和电阻R4的串联节点,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6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6还通过电阻R2连接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7,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8通过电阻R1连接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7,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7通过电感L1连接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1。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降压电路还包括有二极管D3、极性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极性电容C8、电感L2、电阻R8和电阻R5,所述第二电源芯片U2采用型号为MC34063的电源芯片,所述第二串联电阻组包括有相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7;
[0019]极性电容C4的正负极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5并联于极性电容C4的正负极,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4、极性电容C8的负极、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阻R6的非串联节点均接地;
[0020]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1通过电阻R5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2通过电感L2连接电阻R7的非串联节点,电阻R7的非串联节点用于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3通过电容C6接地;
[0021]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5连接电阻R6和电阻R7的串联节点,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6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7和引脚8共同连接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1;
[0022]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2,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2,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接地,极性电容C8的正极连接电阻R7的非串联节点。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先升压再降压,继而实现宽电压输入和稳电压输出,大大提高了直流电能表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可以根据输出的宽电压需求而合理调整相应串联电阻组的阻值,适应不同的宽电压需求;
[0024]其次是通过防反接保护电路,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
[0025]以及,整体电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保证直流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所示,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包括有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升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变压器初级线圈的降压电路;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防反接保护电路,优选地,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通过二极管D1,可以防止电源输入接反导致烧毁电路,起到一个电路保护作用。
[0031]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0032]所述升压电路包括有第一电源芯片U1、二极管D2、极性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5通过第一串联电阻组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0033]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采用型号为MC34063的电源芯片,所述第一串联电阻组包括有相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
[0034]极性电容C1的正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在本实施例中,极性电容C1的正极通过二极管D1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
[0035]电容C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升压电路以及用于连接变压器初级线圈的降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有第一电源芯片U1,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5通过第一串联电阻组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有第二电源芯片U2,所述第二电源芯片U2的引脚5连接有第二串联电阻组连接,所述第二串联电阻组用来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防反接保护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的直流电能表DC
‑
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有二极管D2、极性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感L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第一电源芯片U1采用型号为MC34063的电源芯片,所述第一串联电阻组包括有相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极性电容C1的正极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的VIN端,电容C2并联于极性电容C1的正负极,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2及引脚4、电阻R4的非串联节点、极性电容C1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电源芯片U1的引脚1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的非串联节点,电阻R3的非串联节点和电阻R4的非串联节点均连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科,杨觉先,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