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76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为孟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LZZ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
,特别是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的病害,也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可导致水稻抽穗困难,增加空壳率,也可导致植物倒伏,一般情况下水稻产量减产10%~30%,严重时水稻甚至减产50%。水稻纹枯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大、流行性强、寄主范围广。由于病原菌组成复杂、菌核抗逆性强以及缺乏高效抗源水稻材料,导致病害防治困难。生物防治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符合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因此水稻上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为孟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LZZC

84,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4969,保藏日期为2022年05月30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在诱导水稻对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应用。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孟氏假单胞菌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诱导抗病性检测表明,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4.03%,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诱导抗病效果;通过三点对峙培养法,结果表明孟氏假单胞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圈为21.68mm;在日本晴和北粳1705两个水稻品种上,田间保护处理中,LZZC

84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51.76%和55.19%;田间治疗处理中,LZZC

84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7.18%和52.47%;本专利技术的孟氏假单胞菌LZZC

84具有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符合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菌株LZZC

84的菌落形态特征。
[0009]图2为菌株LZZC

84基于16S和gyrB序列的进化树。
[0010]图3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效果。
[0011]图4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0012]图5为菌株LZZC

84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a:10%无菌水,b:10% NB,c:
10% LZZC

84发酵液,d:20%无菌水,e:20% NB,f:20% LZZC

84发酵液,g:30%无菌水,h:30% NB,i:30% LZZC

84发酵液。
[0013]图6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日本晴,保护处理)。
[0014]图7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日本晴,治疗处理)。
[0015]图8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北粳1705,保护处理)。
[0016]图9为菌株LZZC

84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其中北粳1705,治疗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生防菌株,该菌株为孟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LZZC

84,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4969,保藏日期为2022年05月30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孟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LZZC

84的具体筛选方法如下:
[0020](1)内生菌的分离
[0021]从沈阳市、大连市、开原市、鞍山市、盘锦市、营口市、抚顺市、丹东市采集稻田植物样本118份,经鉴别为车前草、飞蓬、金腰箭等35种植物,将植物进行分离(分为叶、茎和根)和表面消毒。表面灭菌样品(1g)用无菌研钵分别在5ml无菌水中研磨。取研磨原液和研磨液的10
‑1、10
‑2、10
‑3稀释液150μL分别涂布于PDA平板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置于28℃恒温培养5d。以组织消毒后无菌水淋洗的最后淋洗液作为对照。挑取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培养性状不同的单菌落进行纯化和保存。
[0022]分离共获得菌株155株,其中真菌21株,细菌132株,放线菌2株。
[0023](2)菌株LZZC

84的鉴定
[0024]1)形态学鉴定
[0025]如图1所示,菌株LZZC

84单菌落呈圆形,深褐色,半透明状,其表面光滑,并且产生深褐色色素。
[0026]2)生理生化鉴定
[0027]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
[0028]表1
[0029]测试项目Text itemsLZZC

84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

葡萄糖Glucose

蔗糖Sucrose+乳糖Lactose+麦芽糖Maltose+果糖Fructose+木糖Xylose

甘露糖Mannose

肌醇Inositol+山梨醇Sorbitol+甘露醇Mannitol+耐盐性2%Salt tolerance 2%+耐盐性5%Salt tolerance 5%+耐盐性7%Salt tolerance 7%

耐盐性10%Salt tolerance 10%

耐盐性20%Salt tolerance 20%

接触酶Contact enzyme

牛奶凝固与胨化Milk coagulation and deuteration胨化V

P试验V

P test

吲哚Indole+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 test+柠檬酸盐Citrate+淀粉水解Starch hydrolysi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诱导抗病作用的孟氏假单胞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孟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ndelii)LZZC

84,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松红张亚婷王妍王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