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655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连接在下水管道上的溢排管,其特征是所述溢排管与下水管道的接口位于所在建筑物最低用水点排水管与下水管道连接点的上方;在溢排管中设有接线管,接线管内设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伸出接线管外,通过报警线接至现场报警器,现场报警器连接至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溢排管通过接线管之后向下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排污井。解决了现有下水管道堵塞无预先报警或无法实现报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及时发现管道堵塞,又能利用溢排管实现应急排水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远程及就地双重报警、便于快捷管道疏通等特点。等特点。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下水道防堵技术,特别是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层住宅越来越普及,由于住户多使用频繁,高层住宅的下水管道存在非常高的堵塞风险,尤其最底层住户下端的下水管道总管。一旦堵塞,如不能及时发现,大量生活污水倒灌进住户家中,会对住户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造成财产损失。而往往这种堵塞一般很难及时被发现,如堵塞发生在夜里或者白天家中无人时,等到被发现时,家中可能已经污水横流。即使堵塞发生时家中正好有人,能够被发现,但维修人员上门以及疏通都需要时间,也有可能已经有大量的污水倒灌进住户家中,产生不良影响。
[0003]公开技术中也有下水道防堵设计,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5714920B,一种下水道防溢排堵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系统和管道疏通系统,管道疏通系统包括三通变径连接管、三通管、第一蝶阀、第二蝶阀、喇叭管件和球阀,报警系统包括溢流筒、支撑座、浮球、浮球杆、套筒、溢水管、撞板、行程开关和远程报警器。这种装置在实际应用时有难度或无法实现报警效果,一是需要在排查点布置较大的设施,占用较大空间,二是在实际使用时污水一般多伴随杂物,很容易把三通变径连接管堵塞,达不到继续工作的目的,三是长久使用后,第一蝶阀、第二蝶阀很容易卡死,无法在发生堵塞时进行打开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住宅下水管堵塞对住户生活带来的影响及财产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它具有当高层下水管道堵塞时,实现远程及就地报警、应急排水等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连接在下水管道上的溢排管,其特征是所述溢排管与下水管道的接口位于所在建筑物最低用水点排水管与下水管道连接点的上方;在溢排管中设有接线管,接线管内设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两个金属触点伸出接线管外,通过报警线接至现场报警器,现场报警器连接至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溢排管通过接线管之后向下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排污井。
[0006]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溢排管与下水管道连接后,先设水平段再向上方向设一段立管,然后向下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排污井,接线管位于所述立管段部位。
[0007]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溢排管的最高点位置低于所在建筑物中用水点的最低溢水口高度。
[0008]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现场报警器包括报警器本体,报警器本体中设有声光报警器,并就地接入民用电源。
[0009]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报警器本体上设置开
关按钮、巡检按钮以及复位按钮,并通过通讯线接至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
[0010]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报警系统主机包括系统主机本体,系统主机本体上设有主机显示屏以及主机控制区,并就地接入民用电源。
[0011]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显示屏包括显示巡检、堵塞点位置信息,主机控制区内包括开关、远程故障巡检以及报警蜂鸣器。
[0012]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溢排管与下水管道的相贯口设有护网;接线管段设有可拆卸式检查盖。
[0013]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管包括接线主管,沿接线主管径向设有接线保护管,接线保护管把金属触点密封在接线主管中,报警线从接线保护管部位密封引出。
[0014]前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为刚性体。
[0015]本技术方案针对高层住宅下水管堵塞,由于无法预先得知而对住户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现象进行研究设计。利用建筑物现有的下水管道,在建筑物最低用水点排水管部位设置一种溢排管,其接口位于排水管与下水管道连接点的上方适当位置,使得当堵水点高于该接口,而没有达到室内最低用水点的溢水位高度,如水池排水口、便池(冲水马桶)下水口等等,设置在溢排管中的装置就会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前往及时处理。
[0016]本方案溢排管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埋设报警系统的触点,提醒管理者及时检索处理堵塞故障,而且在堵塞过程中可以起到应急排水的作用。只要有污水不断通过金属触点,报警系统就会连续报警。
[0017]报警系统包括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利用污水导电原理使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导通,金属触点布置在溢排管的接线管中。溢排管设计是:先设水平段,再向上设立管,然后向下弯曲连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的排污井,其中接线管位于立管段。由此,在正常排水状态,水平段管内即使存在污水也不会触动报警,只有在堵塞状态,污水沿立管一升浸没两个金属触点立即报警。此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下水管道排水量瞬时很大,因冲击力进入立管导致金属触点连通,这种现象由于是偶发性的,所以一旦立管污水流走,金属触点就会自然处于断开状态,报警自动解除;另一种是真正发行堵塞,两个金属触点一直处于导电状态,持续报警。
[0018]本装置两个金属触点完全封闭在接线管中,然后伸出管外通过报警线接至现场报警器,现场报警器连接至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实现就地及远程堵塞报警管理。
[0019]本系统可以对一个小区或某一区域建筑物进行统一预防堵管理,通过报警系统主机的主机显示屏直观了解全区域堵塞点位置信息。
[0020]本装置在接线管段位可设置各种检视窗,可拆卸式检查盖等,以方便装置维护。在相应的下水管道易堵塞部位设置可拆卸式疏通机构。
[0021]另外,在溢排管与下水管道的相贯口布置护网,可有效防止大件杂物进入溢排管;两个金属触点具有一定的刚性,表面设有纳米涂层,以避免污物粘结其上影响导通能力,保持报警灵敏度。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下水管道堵塞无预先报警或无法实现报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及时发现管道堵塞,又能利用溢排管实现应急排水
的技术方案,避免传统下水管道堵塞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污水倒灌入住户造成财产损失、影响居住生活的现象,还具有远程及就地双重报警、便于快捷管道疏通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系统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接线管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左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现场报警器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构成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气控制原理图。
[0029]图中:1.溢排管,2.接线管,21.接线主管,22.接线保护管,23.金属触点,3.现场报警器,31.报警器本体,311.开关按钮,312.巡检按钮,313.复位按钮,32.声光报警器,33.第一电源插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连接在下水管道(7)上的溢排管(1),其特征是所述溢排管与下水管道的接口位于所在建筑物最低用水点排水管(8)与下水管道连接点的上方;在溢排管中设有接线管(2),接线管内设两个互不联通的金属触点(23),两个金属触点伸出接线管外,通过报警线(5)接至现场报警器(3),现场报警器连接至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主机(4);溢排管通过接线管之后向下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排污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溢排管(1)与下水管道(7)连接后,先设水平段再向上方向设一段立管,然后向下接至所在建筑物下水管道排污井,接线管(2)位于所述立管段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排管(1)的最高点位置低于所在建筑物中用水点的最低溢水口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报警器(3)包括报警器本体(31),报警器本体中设有声光报警器(32),并就地接入民用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水管道堵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报警器本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柏庆吴文坚王扬张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杰地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