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432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油缸、移动杆、复位弹簧和活塞杆,还包括芯塞,所述芯塞由杆套、盘坑、螺孔A、螺孔B、螺栓和胶环构成,所述油缸的内部居中腔室内嵌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中部内杆腔底处与活塞杆尾端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杆沿移动杆的内杆腔口贯穿伸出移动杆的外端杆头处,在移动杆内部杆孔的活塞杆处设置有芯塞,活塞杆借助芯塞的杆套配合胶环贴在移动杆的内杆腔壁处增加接触密封性,当活塞杆处受到气源推动时活塞杆处配合密封性的芯塞,活塞杆尾端受到气源推动时受力性较好,使得活塞杆的气源推动动能增强,活塞杆可以较好的向外推动物体。推动物体。推动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


[0001]本技术涉及油缸制动室
,特别涉及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

技术介绍

[0002]油缸即液压缸,液压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缸的输入量是流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直线运动速度和力。液压缸的活塞能完成直线往复运动,输出的直线位移是有限的。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0003]专利号CN202021117797.0公开了一种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油缸,所述油缸一侧通过螺丝安装端盖,且端盖一侧通过螺丝安装一号复位弹簧,所述一号复位弹簧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活塞块,所述油缸内通过螺钉安装与活塞块相对应的限位环,且限位环一侧通过螺丝安装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通过螺丝连接于活塞块,且活塞块一端通过螺丝安装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贯穿油缸,所述移动杆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一侧通过螺钉安装二号复位弹簧,所述二号复位弹簧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活塞杆,且活塞杆一端贯穿移动杆位于外部。该技术一种油气双用制动室,结构合理,使用便捷,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0004]目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可以切换油气作为动力源活动推动动力,其内部的移动杆以气源为推动力可以推着移动杆内的活塞杆进行外伸,但此种活塞杆与移动杆之间的接触间隙较大,气体对于活塞杆的推动作功动能较低,这使得活塞杆的动能推动力受到较大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油缸、移动杆、复位弹簧和活塞杆,还包括芯塞,所述芯塞由杆套、盘坑、螺孔A、螺孔B、螺栓和胶环构成,所述油缸的内部居中腔室内嵌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中部内杆腔底处与活塞杆尾端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杆沿移动杆的内杆腔口贯穿伸出移动杆的外端杆头处,且复位弹簧一端的活塞杆表面套接有杆套,所述杆套的居中套体表面对称开设有盘坑,且盘坑下方的杆套内贯穿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孔体下方的活塞杆表面对称开设有螺孔B,且螺孔B与螺孔A之间螺纹旋接有螺栓的栓体,所述螺栓的栓头向下旋入盘坑内,且盘坑两侧的杆套表面粘接固定有胶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盘坑的坑体尺寸大于螺栓的栓头尺寸;较大的盘坑可以嵌入螺栓的栓头进行内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与活塞杆的尾端杆体和移动杆的内杆腔底之间螺纹旋接有螺丝;复位弹簧借助螺丝锁紧安装在活塞杆的尾端杆体和移动杆的内杆腔底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杆套的套体轴心位置处沿径向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贯穿塞入有活塞杆;杆套的杆孔处可以嵌入活塞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胶环的环体在杆套的套体表面对称粘接有四组;杆套表面有四组的胶环可以软接触移动杆的内杆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在移动杆内部杆孔的活塞杆处设置有芯塞,活塞杆借助芯塞的杆套配合胶环贴在移动杆的内杆腔壁处增加接触密封性,当活塞杆处受到气源推动时活塞杆处配合密封性的芯塞,活塞杆尾端受到气源推动时受力性较好,使得活塞杆的气源推动动能增强,活塞杆可以较好的向外推动物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的芯塞爆炸图。
[0016]图中:1、油缸;2、移动杆;3、复位弹簧;4、活塞杆;5、芯塞;501、杆套;502、盘坑;503、螺孔A;504、螺孔B;505、螺栓;506、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油缸1、移动杆2、复位弹簧3和活塞杆4,还包括芯塞5,所述芯塞5由杆套501、盘坑502、螺孔A503、螺孔B504、螺栓505和胶环506构成,所述油缸1的内部居中腔室内嵌入有移动杆2,且移动杆2的中部内杆腔底处与活塞杆4尾端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活塞杆4沿移动杆2的内杆腔口贯穿伸出移动杆2的外端杆头处,且复位弹簧3一端的活塞杆4表面套接有杆套501,所述杆套501的居中套体表面对称开设有盘坑502,且盘坑502下方的杆套501内贯穿开设有螺孔A503,所述螺孔A503孔体下方的活塞杆4表面对称开设有螺孔B504,且螺孔B504与螺孔A503之间螺纹旋接有螺栓505的栓体,所述螺栓505的栓头向下旋入盘坑502内,且盘坑502两侧的杆套501表面粘接固定有胶环506。
[0019]其中,所述盘坑502的坑体尺寸大于螺栓505的栓头尺寸;较大的盘坑502可以嵌入螺栓505的栓头进行内隐。
[0020]其中,所述复位弹簧3与活塞杆4的尾端杆体和移动杆2的内杆腔底之间螺纹旋接有螺丝;复位弹簧3借助螺丝锁紧安装在活塞杆4的尾端杆体和移动杆2的内杆腔底之间。
[0021]其中,所述杆套501的套体轴心位置处沿径向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贯穿塞入有活塞杆4;杆套501的杆孔处可以嵌入活塞杆4。
[0022]其中,所述胶环506的环体在杆套501的套体表面对称粘接有四组;杆套501表面有四组的胶环506可以软接触移动杆2的内杆腔。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在移动杆2内部杆孔
的活塞杆4处设置有芯塞5,并且芯塞5的杆套501可以套在活塞杆4的杆体处,此时使用螺栓505从盘坑502的螺孔A503处旋入活塞杆4的螺孔B504内,随着螺栓505在螺孔A503和螺孔B504之间的持续旋接,螺栓505的栓头可以进入盘坑502内进行内隐,使得杆套501在活塞杆4表面锁紧安装,此时活塞杆4借助杆套501外侧的胶环506贴在移动杆2的内杆腔壁处增加接触密封性,当活塞杆4处受到气源推动时活塞杆4处配合密封性的芯塞5,活塞杆4尾端受到气源推动时受力性较好,使得活塞杆4的气源推动动能增强,活塞杆4可以较好的向外推动物体。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1、油缸;2、移动杆;3、复位弹簧;4、活塞杆;5、芯塞;501、杆套;502、盘坑;503、螺孔A;504、螺孔B;505、螺栓;506、胶环,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油缸的油气双用制动室,包括油缸(1)、移动杆(2)、复位弹簧(3)和活塞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塞(5),所述芯塞(5)由杆套(501)、盘坑(502)、螺孔A(503)、螺孔B(504)、螺栓(505)和胶环(506)构成,所述油缸(1)的内部居中腔室内嵌入有移动杆(2),且移动杆(2)的中部内杆腔底处与活塞杆(4)尾端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活塞杆(4)沿移动杆(2)的内杆腔口贯穿伸出移动杆(2)的外端杆头处,且复位弹簧(3)一端的活塞杆(4)表面套接有杆套(501),所述杆套(501)的居中套体表面对称开设有盘坑(502),且盘坑(502)下方的杆套(501)内贯穿开设有螺孔A(503),所述螺孔A(503)孔体下方的活塞杆(4)表面对称开设有螺孔B(504),且螺孔B(504)与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王云峰沈德春张叶飞俞佳磊汤美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嘉力达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