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表主体和手表,手表主体包括:表壳(10),连接杆(20)以及表耳(30),所述表壳(10)具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20)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孔转动;所述表耳(30)用于连接表带(40),所述连接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表耳(30),所述表耳(30)与所述连接杆(20)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主体由于连接杆能够相对连接孔转动,因此表耳能够随连接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表耳的位置能够给根据佩戴者的手腕尺寸而自动调整角度位置。据佩戴者的手腕尺寸而自动调整角度位置。据佩戴者的手腕尺寸而自动调整角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表主体和手表
[000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
,尤其涉及一种手表主体和手表。
技术介绍
[0002]手表是一种常用的随身佩戴的电子设备。相关技术中手表的手表主体一般通过固定表耳与腕带连接,上述技术的缺点在于:1.表耳固定,难以更准确地适应不同用户腕围的变化,对部分人来说佩戴体验不佳;2.装配方式不合理,造成表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摆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手表主体,包括:
[0004]表壳,所述表壳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孔;
[0005]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孔转动;以及
[0006]表耳,两个所述表耳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表耳用于连接表带。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主体由于连接杆能够相对连接孔转动,因此表耳能够随连接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表耳的位置能够给根据佩戴者的手腕尺寸而自动调整角度位置。
[0008]可选地,所述表耳具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表带。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为非圆形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的横截面与所述非圆形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圆形孔。
[0010]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杆配合连接,以紧固所述表耳和所述连接杆。
[0011]可选地,所述表耳的边缘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二连接孔的U形凸起。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表耳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阻尼件与所述表耳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一项形成摩擦接触。
[0013]可选地,所述阻尼件为波形垫片或者弹性橡胶圈;所述阻尼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在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沉槽,所述阻尼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沉槽内。
[0015]可选地,所述表壳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外壳外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对应位置还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气压传感器的围栏。
[001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主体;所述表带与所述表耳连接。该手表因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手表主体,因此佩戴舒适性提升。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与尺寸较小的手腕佩戴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与尺寸较大的手腕佩戴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手表的爆炸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手腕;10
‑
表壳;11
‑
连接部;12
‑
围栏;
[0026]20
‑
连接杆;
[0027]30
‑
表耳;31
‑
第一连接孔;311
‑
沉槽;32
‑
第二连接孔;321
‑
U形凸起;
[0028]40
‑
表带;41
‑
第一表带;42
‑
第二表带;
[0029]50
‑
第一锁紧件;51
‑
第二锁紧件;
[0030]60
‑
阻尼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参阅图1
‑
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主体,包括:表壳10,连接杆20以及表耳30。表壳10具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具有连接孔;连接部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11相对设置,连接杆20穿设于连接孔,并能够相对连接孔转动;表耳30用于连接表带40,为了使表耳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大小的手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两个表耳30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20的两端,也就是说,连接杆20和表耳30是相对固定的,两者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而且连接杆20的两端均设置有表耳30,表耳30与连接杆20固定连接。由于连接杆20穿设于连接孔,并能够相对连接孔转动,因此,表耳30能够随连接杆20同步相对连接孔转动。
[0033]由于连接杆20能够相对连接孔转动,因此表耳30能够随连接杆20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表耳30的位置能够给根据佩戴者的手腕尺寸而自动调整角度位置。进一步,将表耳30与连接杆20固定连接,从而在表耳30转动时,连接杆20同步转动,表耳30和连接杆20相对固定,从而表耳30和连接杆20之间不会发生摩擦,仅仅是连接杆20的中部区域与连接孔存在转动摩擦,连接杆20中部区域的磨损对连接稳定性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表耳30与连接杆20连接的稳定性,若将耳30设置为可以相对于连接杆20转动,则表耳30相对连接杆20转动时,表耳30和连接杆20之间的摩擦会加快连接杆20端部的磨损或者表耳30的磨损,从而造成连接不稳定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方案特设置表耳30与连接杆20相对固定,可有效减小表耳30和连接杆20的磨损,因此提高手表主体的使用寿命。
[0034]连接杆20的两端的部件和安装方式可以不同,也可以完全相同,具体可根据设计
要求而定,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杆20的两端的部件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从而使整个手表主体为对称结构,因此以下实施例中,仅就连接杆20的一端描述。
[0035]参阅图3和图4,若佩戴者的手腕1的尺寸不同,表耳30相对于表壳10的位置角度也不同,从而灵活地匹配佩戴者的手腕,使得佩戴更舒适。
[0036]如图3所示,手腕1的尺寸较小,则表带带动表耳30向下转动,与手腕1相配合。视图4所示,手腕1的尺寸较大,则表带带动表耳30向上转动一定的角度,与手腕1相配合,从而使得佩戴更加舒适。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表耳30具有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32,第一连接孔31与连接杆20的端部配合,第二连接孔32用于连接表带40。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32间隔设置,且第一连接孔31的轴向平行于第二连接孔32的轴向。
[0038]参阅图3和图4,表带40包括第一表带41和第二表带42,第一表带41和第二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10),所述表壳(10)具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具有连接孔;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孔转动;以及表耳(30),两个所述表耳(3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0)的两端,所述表耳(30)用于连接表带;所述表耳(30)具有第一连接孔(31)和第二连接孔(32),所述第一连接孔(31)与所述连接杆(20)的端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孔(32)用于连接表带(40);所述连接杆(20)上设置有阻尼件(60),所述阻尼件(60)位于所述表耳(30)和所述连接部(11)之间,所述阻尼件(60)与所述表耳(30)和所述连接部(11)中的至少一项形成摩擦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1)为非圆形孔,所述连接杆(20)的端部的横截面与所述非圆形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孔(32)为圆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件(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剑,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