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且耗酸量低的热轧钢板酸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36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轧酸洗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且耗酸量低的热轧钢板酸洗方法。所述酸洗槽内沿钢板移动方向交替分布有若干下辊和上辊,钢板依次绕下辊和上辊自左向右运行;每个下辊的右上方设置有上喷头,所述上喷头的喷嘴朝向下辊,且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且耗酸量低的热轧钢板酸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酸洗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且耗酸量低的热轧钢板酸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钢板主要分为三种:冷轧板,热轧板和酸洗板。冷轧板的表面光洁度高,尺寸精度高,通常用于产品的外表面,但是由于冷轧板是以热轧板为生产原料,所以其价格会高于热轧板。热轧板在高温下加工成型,钢板在高温下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皮,使得钢板表面质量远低于冷轧板,但是由于其加工工序比冷轧板少,所以其价格低于冷轧板。酸洗板综合了冷轧板和热轧板的优点。一方面,酸洗板在热轧后直接进行酸洗,然后出售,不经过冷轧工序,因此价格略高于热轧板,远低于冷轧板。另一方面,酸洗工序能够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因此,酸洗板的表面质量又大幅优于热轧板。
[0003]综上,由于同时具有表面质量高,力学性能好,以及价格低等优势,酸洗板被大量应用于汽车、建筑和机械等领域的内部承重零件。
[0004]在热轧工序,钢板要在800~1300℃之间发生变形,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钢板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冷却水相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铁皮。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一般分为三层:最内层与钢板基体相接触的FeO,中间的Fe3O4,以及最外层的Fe2O3。
[0005]酸洗工序的目标就是使用盐酸(HCl),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现有技术中酸洗主要包括以下工序:开卷

拉矫破鳞

酸洗槽1

酸洗槽2
/>酸洗槽3

漂洗

烘干

卷取。
[0006]在传统的酸洗生产线上,钢板与酸液接触前,需经过拉矫破鳞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工序的作用有三:第一,钢板与拉矫辊接触,表面氧化铁皮在钢板和拉矫辊中间,受碾压力作用,容易破坏剥落;第二,钢板的另一表面,受到拉力作用,氧化铁皮会产生裂纹或者剥落;第三,钢板在经历拉矫工序后,会产生1~3%的拉伸变形,在氧化铁皮中引入裂纹。
[0007]在随后的酸洗槽中,酸液能够通过裂纹快速进入氧化铁皮内部,一部分酸液与钢基体接触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剥离作用,另一部分与FeO发生化学反应,促使其溶解。
[0008]为了降低后续酸洗工序的难度,拉矫破鳞工序普遍采用大压下量和大张力。但是,这种工艺也存在4个缺点:第一,钢板的总延伸率是一个定值,在酸洗前增加了拉伸变形,就会降低成品钢板的延伸率;第二,被拉伸后的钢板,离开拉矫破鳞机后,会产生回弹量,造成拉矫裂纹减小;第三,拉矫机的压下能力是有限的,尤其在生产高强钢时,拉矫机的压下力很难满足压下量的要求,影响酸洗效果;第三,遭碾压破碎的氧化铁皮,残留在钢板表面,再次碾压时,会破坏钢板表面。
[0009]现有酸洗工序,有三个酸洗槽,均装有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酸洗时,钢板依次从酸液中通过,通过前述的机械剥离作用、溶解作用和还原作用去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这种酸洗方式的缺点在于:钢板与酸液不断进行反应,溶液中盐酸和FeCl2的浓度均在不停发生变化,极易造成酸洗质量缺陷,除此之外,酸液还会与已经剥离的氧化铁皮继续发生化学反应,增加的酸液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钢板酸洗槽即酸洗方法,取消酸洗前的拉矫破鳞工序,解决生产高强钢时,拉矫破鳞机压下力不足的问题,并且减少生产工艺对成品钢板延伸率的损害;本专利技术实现破鳞、制造裂纹、高压酸洗和回收分离,四工序连续进行,能够精确控制酸液参数,提高酸洗速度,减低酸液消耗。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热轧钢板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沿钢板移动方向交替分布有若干下辊和上辊,下辊和上辊用于弯曲钢板,钢板依次绕下辊和上辊自左向右运行;每个下辊的右上方设置有上喷头,所述上喷头的喷嘴朝向下辊,且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
°
;每个上辊的右下方设置有下喷头,所述下喷头的喷嘴朝向上辊,且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
°
;所述酸洗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酸液回收口。
[0013]由于上下辊交替设置,因此,钢板上表面的氧化铁皮,同样会多次经历碾压破碎、拉伸制造裂纹和高压酸液喷射过程。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距离钢板弯曲处的垂直距离均为120~200mm。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喷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上酸液吸取单元,所述下喷头的右侧设置有下酸液吸取单元。
[0016]在上表面,射流前后均设有上酸液吸取单元,在下表面,仅在射流后方设有下酸液吸取装置,用于将反应后的酸液和氧化铁皮迅速吸入回收箱内,进行分离,以防止酸液和氧化铁皮继续反应,减少酸液的消耗量。
[0017]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轧钢板酸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将成卷的钢板进行开卷,开卷后进入酸洗槽;
[0019](2)酸洗工序利用上述酸洗槽,钢板在酸洗槽内的上辊和下辊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喷头将酸液喷出,与钢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氧化铁皮接触;
[0020](3)酸洗结束后,钢板经漂洗、烘干和涂油后,进行卷取。
[0021]本专利技术当钢板在下辊作用下发生弯曲,下表面氧化铁皮被碾压破碎,随后在被上辊作用发生弯曲时,破碎的氧化铁皮受到拉应力,出现大量微裂纹。喷头将酸液喷出,一部分酸液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另一部分酸液被高压灌入微裂纹中,不仅能够引发机械剥离和溶解作用,而且高压倾斜喷出的酸液还会引入高压除鳞作用,因此,酸洗效率和效果均大幅高于浸泡式酸洗。由于上下辊交替设置,因此,钢板上表面的氧化铁皮,同样会多次经历碾压破碎、拉伸制造裂纹和高压酸液喷射过程。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酸液中游离酸浓度为110~150g/L,铁离子浓度为30~70g/L,酸液温度为70~85℃,酸液压力20MPa。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反应后的酸液和氧化铁皮经酸液回收口排入废弃物回收箱,并将氧化铁皮与酸液分离。
[0024]本专利技术酸洗工艺原理为:
[0025]当钢板绕下辊发生弯曲变形,钢板下表面的氧化铁皮被碾压破碎,钢板上表面承受拉应力,会在脆性的氧化铁皮内部造成大量的裂纹,高压喷嘴将盐酸溶液沿15
°
角方向喷入裂纹中,如图3所示。当钢板绕上辊发生弯曲变形时,经碾压的下表面氧化铁皮,极易出现
裂纹,钢板下方喷嘴同样沿15
°
方向将酸液喷向裂纹区域。
[0026]本专利技术酸洗工艺能使酸液与钢基体和FeO充分接触,不仅能够引发机械剥离和溶解作用,而且高压喷头倾斜喷出的酸液还会引入高压除鳞作用,因此,酸洗效率和效果均大幅高于浸泡式酸洗。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仅对钢板进行弯曲变形,无拉伸变形,因此能够避免传统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钢板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内沿钢板移动方向交替分布有若干下辊和上辊,钢板依次绕下辊和上辊自左向右运行;每个下辊的右上方设置有上喷头,所述上喷头的喷嘴朝向下辊,且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
°
;每个上辊的右下方设置有下喷头,所述下喷头的喷嘴朝向上辊,且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
°
;所述酸洗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酸液回收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头和下喷头距离钢板弯曲处的垂直距离均为120~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上酸液吸取单元,所述下喷头的右侧设置有下酸液吸取单元。4.一种热轧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刚于立伟康海军王梦桃王亚东李毅伟刘淼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