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包括混合釜体,混合釜体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混合釜体下设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一搅拌电机一端设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杆和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电机一端设有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使得能够对混合釜体内部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搅拌处理,同时第一搅拌叶片与混合釜体的内径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搅拌叶片旋转搅拌时,能够将物料向釜体内中部拨动,而第二搅拌叶片能够将物料由釜体内中部向外部拨动,内外圈往复拨动,速度混料速率较快,极大提高了原料混合的效率。原料混合的效率。原料混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发泡管混合
,具体是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
技术介绍
[0002]发泡管是一种耐高温硅胶发泡类挤出制品,产品均是采用百分之百气相硅胶原材料加入发泡剂经由高温烘烤箱硫化,在硫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空气,致使硅胶内部产生大量的小孔而制成。发泡聚氨酯由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元醇,乙组分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分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发泡管加工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混合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1311126.0的一种氨基酸生产用原料混合均匀的反应釜,其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和搅拌轴和搅拌杆,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转动,对反应釜内物料进行搅拌,但是,难以同时对釜体内部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搅拌处理,不便于对内部的物料由内内外圈往复拨动混合处理,从而影响混料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同时对釜体内部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搅拌处理,不便于对内部的物料由内内外圈往复拨动混合处理,从而影响混料的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包括混合釜体,所述混合釜体顶部安装有进料口和第一搅拌电机,所述混合釜体下侧安装有下支架和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通过螺杆和滑座滑动安装有外支座,所述外支座两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两侧安装有第一搅拌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与混合釜体的内径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且第二搅拌轴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和第三搅拌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叶片设置在混合釜体内中部,且第一搅拌叶片关于第二搅拌叶片对称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搅拌叶片设置在混合釜体内底部,且第三搅拌叶片下侧设置成弧形且紧贴混合釜体内壁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釜体下端安装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混合釜体外侧安装有PLC控制柜。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釜体中部一侧开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外侧螺纹安装有可拆洗的密封盖。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旋转安装在第一搅拌轴内下部,且滑座与螺杆螺纹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两侧开设有滑孔,且外支座内侧通过滑块与滑孔滑动连接,且滑块另一端与滑座固定焊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混合釜体的内径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有的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轴和第二搅拌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第二搅拌叶片设置在混合釜体内中部,且第一搅拌叶片关于第二搅拌叶片对称设置,使得能够同时对混合釜体内部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搅拌处理,能够物料充分接触,便于提高混料的效率。
[0014]2、本技术由于第一搅拌叶片与混合釜体的内径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搅拌叶片旋转搅拌时,能够将物料向釜体内中部拨动,而第二搅拌叶片能够将物料由釜体内中部向外部拨动,内外圈往复拨动,速度混料速率较快,进一步提高了原料混合的效率。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二搅拌轴上还安装有的第三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设置在混合釜体内底部,且第三搅拌叶片下侧设置成弧形且紧贴混合釜体内壁设置,使得能够对混合釜体内底部进行搅拌刮料处理,有利于提高混料的彻底性,而且防止物料堆积底部影响混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混合釜体横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外支座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结构横截面图。
[0020]图中:1、混合釜体;2、进料口;3、第一搅拌电机;4、下支架;5、第二搅拌电机;6、PLC控制柜;7、检修口;8、密封盖;9、排料口;10、第一搅拌轴;11、外支座;12、第一搅拌杆;13、第一搅拌叶片;14、第二搅拌轴;15、第三搅拌叶片;16、第二搅拌叶片;17、滑孔;18、螺杆;19、滑块;20、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包括混合釜体1,混合釜体1顶部安装有进料口2和第一搅拌电机3,混合釜体1下侧安装有下支架4 和第二搅拌电机5,第一搅拌电机3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 10,第一搅拌轴10下端通过螺杆18和滑座20滑动安装有外支座11,外支座11两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12,第一搅拌杆12两侧安装有第一搅拌叶片13,且第一搅拌叶片13与混合釜体1 的内径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第二搅拌叶片16与混合釜体1的内径平行设置,使得第一搅拌叶片13旋转搅拌时,能够将物料向釜体内中部拨动,而反向旋转的第二搅拌叶片16能够将物料由釜体内中部向外部拨动,内外圈往复拨动,速度混料速率较快,进一步提高了原料混合的效率,第二搅拌电
机5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14,且第二搅拌轴14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16和第三搅拌叶片15,且第一搅拌叶片13和第二搅拌叶片16 旋转方向相反,使得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能够对混合釜体1 内部进行两个方向的旋转搅拌处理,能够物料充分接触,便于提高混料的效率。
[0023]优选的,第二搅拌叶片16设置在混合釜体1内中部,且第一搅拌叶片13关于第二搅拌叶片16对称设置,便于形成内外两个搅拌圈,有利于提高混料的效率。
[0024]优选的,第三搅拌叶片15设置在混合釜体1内底部,且第三搅拌叶片15下侧设置成弧形且紧贴混合釜体1内壁设置,使得能够对混合釜体1内底部进行搅拌刮料处理,有利于提高混料的彻底性,而且防止物料堆积底部影响混合的均匀性,便于进行排料处理。
[0025]优选的,混合釜体1下端安装有排料口9,排料口9上安装有阀门,便于进行排料处理,混合釜体1外侧安装有PLC控制柜6。
[0026]优选的,混合釜体1中部一侧开设有检修口7,且检修口7 外侧螺纹安装有可拆洗的密封盖8,便于对釜体内部进行检修处理。
[0027]优选的,螺杆18旋转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包括混合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釜体(1)顶部安装有进料口(2)和第一搅拌电机(3),所述混合釜体(1)下侧安装有下支架(4)和第二搅拌电机(5),所述第一搅拌电机(3)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0),所述第一搅拌轴(10)下端通过螺杆(18)和滑座(20)滑动安装有外支座(11),所述外支座(11)两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杆(12),所述第一搅拌杆(12)两侧安装有第一搅拌叶片(13),且第一搅拌叶片(13)与混合釜体(1)的内径呈一定夹角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搅拌电机(5)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搅拌轴(14),且第二搅拌轴(14)上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16)和第三搅拌叶片(15),且第一搅拌叶片(13)和第二搅拌叶片(16)旋转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6)设置在混合釜体(1)内中部,且第一搅拌叶片(13)关于第二搅拌叶片(16)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发泡管用的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叶片(15)设置在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义,任军,付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三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