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82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静辊与动辊,动辊置于静辊内;静辊具有上宽下窄的内锥面,动辊具有上宽下窄的下锥面以及上窄下宽的上锥面;下锥面与内锥面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内锥面上固定有置于环形间隙内的破壳筋;上锥面上固定有条形板;内锥面的上半侧固定有破壳针;内锥面的中部固定有阻碍环,阻碍环上形成有漏出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静辊与动辊上设置破壳针、条形板、阻碍环、破壳筋这些元件,使得静辊与动辊之间能够形成多级结构配置,可依次完成对坚果的多点冲击、夹击、筛选、撞击揉搓等作业,坚果的外壳会细碎破裂并逐渐脱落,得到的碎壳都较小,所得到果仁的完整率也大幅提升,另外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占用空间少。占用空间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坚果多级脱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坚果多级脱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核桃、夏威夷果等坚果是常见食品,其果仁被坚硬外壳所包裹,日常食用时去除其外壳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工具,在食品加工领域,需要用到大批量的坚果果仁时,需要先进行对坚果进行取果仁的作业,由于坚果外壳与果仁硬度差异悬殊,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脱壳过程中果仁易产生破碎和损伤,损伤的果仁容易滋生细菌、黄曲霉毒素等,影响食品品质。另外,对于核桃等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坚果,现有的机械设备更难以取得好的脱壳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3535839A公开了一种核桃硬壳脱壳机,其包括剥壳器外壳以及装在其内的剥壳器内胆,剥离器内胆为锥形滚筒结构,剥离器外壳为与锥形滚筒匹配的的锥形桶体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形成错动挤压的间隙,剥壳器内胆的外表面制有花纹。该专利方案中,核桃整体进入剥壳器内胆与剥离器外壳之间的间隙内,通过剥壳器内胆与剥离器外壳之间的错动挤压作用对核桃进行脱壳,这种脱壳方式中,一方面,要将完整的核桃挤压破碎较为困难,需要的功耗较高,另一方面,直接对核桃进行挤压,核桃裂开不可控,往往会连壳带仁裂成两三块,难以进一步碎裂,且果仁破坏率高,难以达到预期脱壳效果。另外,由于核桃内部结构复杂,其具有连接外壳并嵌入果仁间隙的隔膜,即使有一半左右的果壳脱落,在隔膜的阻挡作用下,果仁仍然难以掉出,未能及时脱出的果仁会在后续脱壳过程中被破坏,影响果仁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对坚果外壳进行逐级处理以使外壳能够细碎破裂脱离使果仁掉出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静辊与动辊,所述动辊置于所述静辊内;所述静辊具有上宽下窄的内锥面,所述动辊具有上宽下窄的下锥面以及上窄下宽的上锥面;
[0006]所述下锥面与所述内锥面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上锥面上固定有条形板;
[0007]所述内锥面上固定有置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破壳筋;
[0008]所述内锥面的上半侧固定有破壳针;
[0009]所述内锥面的中部固定有阻碍环,所述阻碍环上形成有漏出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漏出槽为D形槽,且其置于所述阻碍环的内侧边缘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阻碍环安装在所述动辊上直径最大的截面位置。
[001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破壳针排列成多组圆周阵列的针组,所有所述针组在静辊的轴向上等距排列。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锥面锥角大于所述内锥面的锥角。
[0014]进一步地,所述破壳筋的上端与所述阻碍环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环形间隙的上侧内没有破壳元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锥面是由圆周阵列排布的多个平面构成。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通过在静辊与动辊上设置破壳针、条形板、阻碍环、破壳筋这些元件,并合理设置这些元件的布局与排布顺序,使得静辊与动辊之间能够形成多级结构配置,可依次完成对坚果的多点冲击、夹击、筛选、撞击揉搓等作业,过程中,坚果的外壳会细碎破裂并逐渐脱落,得到的碎壳都较小,可解决核桃等复杂结构坚果的脱壳难题,所得到果仁的完整率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紧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需要分环节进行,所有脱壳环节都在静辊与动辊之间完成,装置整体体积小,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坚果多级脱壳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2为静辊的结构图;
[0019]图3为动辊的结构图;
[0020]图4为坚果多级脱壳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5为下端陷入漏出槽的坚果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6为阻碍环上端面上的坚果与破壳针及动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中:1

静辊;11

内锥面;2

动辊;21

下锥面;22

上锥面;23

条形板;3

破壳筋;4

破壳针;5

阻碍环;51

漏出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可对核桃、夏威夷果、巴坦木等具有坚硬外壳的坚果进行脱壳处理,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所针对的坚果是经过前处理工序处理过的坚果,上述前处理工序包括打磨、开槽、浸泡、低温速冻这些工序。通过打磨作业,可将坚果外表防水性较好的表层磨去,使木质层露出,通过开槽,有利于在坚果脱壳时外壳容易破碎成多块,也利于后续浸泡;通过浸泡与低温速冻,可使外壳内形成细微裂纹,改变外壳的力学特征。
[0026]以下实施例主要以核桃的脱壳过程进行说明,对于核桃这种坚果,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核桃的外壳内除了果仁,还具有连接外壳且嵌在果仁的空隙中的隔膜,传统的方法对核桃脱壳过程中,即使外壳脱落得较多,在隔膜的阻挡作用下,果仁仍难以从外壳中脱出,果仁只能随着剩余的果壳继续参与脱壳作业,在这过程中果仁难免受到大的冲击而损坏。为了表示脱壳的普适性,以下实施例中的脱壳对象仍以“坚果”表示,只有在涉及核桃时会加以特别说明。
[0027]如图1所示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静辊1与动辊2,所述动辊2置于所述静辊1内。
[0028]如图2所示,所述静辊1具有上宽下窄的内锥面11,所述动辊2具有上宽下窄的下锥面21以及上窄下宽的上锥面22;所述下锥面21与所述内锥面11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
内锥面11上固定有置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破壳筋3。
[0029]如图3所示,所述上锥面22上固定有圆周阵列排布的多个条形板23,条形板23沿着上锥面22的母线(母线即与圆锥的中心轴相交且位于圆锥面上的直线)延伸。
[0030]所述内锥面11的上半侧固定有破壳针4,破壳针4与条形板23相对设置;所述内锥面11的中部固定有阻碍环5,所述阻碍环5上形成有漏出槽51,完整的坚果无法通过漏出槽51,只有外壳有较大破损的坚果能通过该漏出槽51,从坚果上脱落的碎壳也能从漏出槽51中通过。为了保证脱壳效果,被筛选的坚果是被按大小分级过的,即同一批坚果的大小较为一致,如此,可保证完整的坚果无法通过漏出槽51。
[0031]多个所述破壳针4排列成多组圆周阵列的针组,所有所述针组在静辊1的轴向上等距排列。
[0032]采用上述结构,上锥面22与内锥面11之间形成环形槽a,阻碍环5位于环形槽a的最下端,环形槽a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执行破碎作业时,用户将刚速冻好的坚果倒入环形槽a内,动辊2相对于静辊1转动以执行脱壳作业,刚速冻好的坚果具有既脆且硬的特征,其外壳容易碎裂成小块,且对于薄皮坚果,冷冻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其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静辊(1)与动辊(2),所述动辊(2)置于所述静辊(1)内;所述静辊(1)具有上宽下窄的内锥面(11),所述动辊(2)具有上宽下窄的下锥面(21)以及上窄下宽的上锥面(22);所述下锥面(21)与所述内锥面(11)之间形成有环形间隙;所述上锥面(22)上固定有条形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锥面(11)上固定有置于所述环形间隙内的破壳筋(3);所述内锥面(11)的上半侧固定有破壳针(4);所述内锥面(11)的中部固定有阻碍环(5),所述阻碍环(5)上形成有漏出槽(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多级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出槽(51)为D形槽,且其置于所述阻碍环(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楠谢焕雄刘敏基吴惠昌魏海颜建春王申莹游兆延张会娟高学梅于向涛张冲吴阳华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