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77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用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核心在于:在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和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便于用扳手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径向间隙;当两个偏心轴承装配后,先装一个卡簧,然后在另一端偏心轴承外端施加一个轴向推力,消除已装配的所有零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测量另一端偏心轴承与壳体上的卡簧槽的外侧之间的轴向间隙,根据轴向间隙选配合适厚度的另一个卡簧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心轴承扳手容易卡入,扳手的卡爪不易断裂,装配和调整比较方便;采用施加轴向推力的方式先消除轴向间隙,再选配合适厚度的第二卡簧安装,从而保证摇臂轴的轴向间隙处于正常公差范围内,提高动力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向器的使用寿命。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动力转向器制造
,涉及用偏心轴承调整汽车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由于输出力矩和转角较大,可靠性高,寿命长,在商用车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采用偏心轴承调整摇臂轴间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0003]结合图1

图4所示,描述现有的用偏心轴承调整摇臂轴间隙的工作原理:1)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循环球式动力转向器的齿轮运动副是由沿齿宽等厚直齿(等厚直齿)的摇臂轴10和齿条活塞组成,其摇臂轴的径向间隙是通过同步调整两端的偏心轴承3实现,偏心轴承3见图2,偏心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不同心,有一个偏心量e;当转动内圈调整时,由于偏心量e的存在,偏心轴承内圈的圆心上移,即减小齿轮运动副的中心距,从而减小摇臂轴的径向间隙;调整完成后,在偏心轴承3和7的外侧边缘冲铆防松;如图1所示,目前常见的偏心轴承的扳手调整孔为大小直径不同的2个孔,图中标号,大孔为3

1,小孔为3

2,大孔为3

1同时标记偏心量e最大的位置;存在问题和缺点:由于大小直径不同的圆孔会导致扳手制造和扳手调整都比较困难,并且小孔直径较小易造成扳手的卡爪容易断裂;2)摇臂轴的轴向间隙调整如图2、图3所示偏心轴承3的轴向位置是靠安装在壳体11上的第一卡簧1和第二卡簧10定位的,在装配过程中,先装配A端的第一卡簧1,后装配B端的第二卡簧10,最终形成的第二卡簧10与壳体12的卡簧槽外侧的轴向间隙公差非常大,轴向间隙的公差累积由第一卡簧1和第二卡簧10的厚度公差、偏心轴承3的宽度公差、A端的第一挡片4和B端的第二挡片6的厚度公差、壳体12的两卡簧槽外侧的距离公差、摇臂轴的宽度公差组成,当轴向间隙过大时,存在问题和缺点:偏心轴承3在轴向往复窜动,导致偏心轴承的外圆密封件第一O形圈5和第二O形圈8磨损损坏,造成漏油;偏心轴承3在轴向往复窜动,会造成第一卡簧1和第二卡簧10圆周转动,把第一防尘油封2(见图4)和第二防尘油封9的周向安装定位凸缘2

1挤出,导致第一防尘油封2和第二防尘油封99失效;偏心轴承3在轴向往复窜动,特别在摇臂轴受到较大的侧向力,导致偏心轴承的冲铆防松点失效,齿轮运动副啮合不平顺,造成齿轮运动副异响和磨损,导致动力转向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是扳手调整比较困难及扳手的卡爪容易断裂的问题,和解决现有技术中摇臂轴的轴向间隙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用偏心轴承
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具体为:1)对偏心轴承的改进在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呈中心对称设置,扳手调整圆弧槽的外侧敞口; 2)动力转向器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用扳手卡在偏心轴承的扳手调整圆弧槽中,转动内圈调整,偏心轴承内圈的圆心上移,根据要求调整完成偏心量后,调整完成后,在2个偏心轴承的外侧边缘冲铆防松,在装配状态下保证摇臂轴9的径向间隙;3)动力转向器摇臂轴的轴向间隙调整先在动力转向器的A端装好第一挡圈、第一个偏心轴承、偏心轴承内孔上的密封圈和偏心轴承外圆上的第一O形圈、第一卡簧;然后,再装配动力转向器的B端的第二挡圈、第二个偏心轴承、第二个偏心轴承内孔上的密封圈和第二个偏心轴承外圆上的第二O形圈;然后在第二个偏心轴承外端施加一个轴向推力,消除已装配的所有零件之间的轴向间隙,测量B端处的第二个偏心轴承与壳体上的卡簧槽的外侧之间的轴向间隙,根据轴向间隙选配合适厚度的第二卡簧安装,从而保证摇臂轴的轴向间隙。
[0006]进一步地,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的直径不大于6毫米,扳手调整圆弧槽的半径不小于8毫米。
[0007]进一步地,动力转向器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是在偏心轴承装配后调整,这样更便于直观调整,调整更方便。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偏心轴承上设有2个大小相同的扳手调整圆弧槽强度较高,调整径向间隙时扳手容易卡入,扳手的卡爪不易断裂,装配和调整比较方便;采用施加轴向推力的方式消除已装配的所有零件之间的轴向间隙,选配合适厚度的第二卡簧安装,从而保证摇臂轴的轴向间隙处于正常公差范围内,避免第一防尘油封和第二防尘油封失效,避免漏油现象,提高动力转向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技术偏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现有技术动力转向器的偏心轴承及摇臂轴的安装主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动力转向器的偏心轴承及摇臂轴的安装左视图(去掉最外侧的堵盖);图4是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偏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动力转向器的偏心轴承及摇臂轴的安装主视图。
[0011]图中所示:1.第一卡簧;2. 第一防尘油封;3. 偏心轴承;4.第一挡圈;5.第一O形圈;6.第二挡圈;7.第二O形圈;8. 第二防尘油封;9.摇臂轴;10.第二卡簧;11.外壳;301偏心轴承;1001第二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如下。
[0013]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对偏心轴承的改进:如图5所示,在偏心轴承301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301

1,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301

2,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呈中心对称设置,扳手调整圆弧槽301

2的外侧敞口;设有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强度较高,扳手容易卡入,扳手的卡爪不易断裂,装配和调整比较方便。
[0014]优化地实施例1中的一个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301

1的直径不大于6毫米,扳手调整圆弧槽的半径不小于8毫米;这种尺寸设置,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301

1足够满足要求,使用扳手调整时更便于扳手卡入,进一步保证扳手的卡爪不易断裂。
[0015]实施例2结合图6所示,用实施例1的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具体为:1)动力转向器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非装配状态下,用扳手卡在偏心轴承301的扳手调整圆弧槽301

2中,转动内圈调整,偏心轴承内圈的圆心上移,根据要求调整完成偏心量后,在2个偏心轴承301的外侧边缘冲铆防松;从而,在装配状态下保证摇臂轴9的径向间隙;2)动力转向器摇臂轴的轴向间隙调整先在动力转向器的A端装好第一挡圈4、第一个偏心轴承301、偏心轴承内孔上的密封圈和偏心轴承外圆上的第一O形圈5、第一卡簧1;然后,再装配动力转向器的B端的第二挡圈6、第二个偏心轴承301、第二个偏心轴承内孔上的密封圈和第二个偏心轴承外圆上的第二O形圈7;然后在第二个偏心轴承外端施加一个轴向推力F,消除已装配的所有零件(2个偏心轴承301、第二挡圈6、摇臂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偏心轴承调整动力转向器摇臂轴间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1)对偏心轴承的改进在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偏心量e处于最大位置标记孔,偏心轴承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两个扳手调整圆弧槽呈中心对称设置,扳手调整圆弧槽的外侧敞口; 2)动力转向器摇臂轴径向间隙调整用扳手卡在偏心轴承的扳手调整圆弧槽中,转动内圈调整,偏心轴承内圈的圆心上移,根据要求调整完成偏心量后,调整完成后,在2个偏心轴承的外侧边缘冲铆防松,在装配状态下保证摇臂轴9的径向间隙;3)动力转向器摇臂轴的轴向间隙调整先在动力转向器的A端装好第一挡圈、第一个偏心轴承、偏心轴承内孔上的密封圈和偏心轴承外圆上的第一O形圈、第一卡簧;然后,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斌李群辉杜琼
申请(专利权)人: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