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模组和智能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7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铰链模组和智能眼镜,该铰链模组包括:基座;支架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支架组件相对基座具有折叠位置、临界位置和打开位置;归位助力机构和折叠助力机构,均可随着支架组件的运动对支架组件产生作用力;当支架组件在折叠位置和临界位置之间运动时,归位助力机构和折叠助力机构均用于为支架组件提供折叠作用力;当支架组件在临界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归位助力机构用于为支架组件提供打开作用力,折叠助力机构用于为支架组件提供折叠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镜腿具有打开和折叠两个方向不同的力量感,可同时实现快速折叠到位和轻缓打开到位两种不同的效果,避免镜腿打开速度过快而对用户产生误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模组和智能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眼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模组和智能眼镜。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眼镜(例如AR眼镜)的镜腿和镜框之间一般通过铰链模组连接,通过铰链模组可使镜腿相对镜框具有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相关技术中,一些智能眼镜的镜腿能够实现自动归位功能,也即镜腿由折叠状态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反方向亦可),当大于临界角度后,撤去外力后镜腿会自动弹到打开状态,当小于临界角度后,撤去外力后镜腿自动回到折叠状态,并能维持在打开和折叠两个状态稳定不动。
[0003]但相关技术中,铰链模组通常无法使镜腿具有打开和折叠两个方向不同的力量感,无法同时实现快速折叠到位和轻缓打开到位两种不同的效果,且镜腿打开速度过快,容易对用户产生误伤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铰链模组,旨在使镜腿具有打开和折叠两个方向不同的力量感,可同时实现快速折叠到位和轻缓打开到位两种不同的效果,避免镜腿打开速度过快而对用户产生误伤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铰链模组,包括:
[0006]基座;
[0007]支架组件,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具有在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折叠位置、临界位置和打开位置;以及
[0008]归位助力机构和折叠助力机构,均与所述支架组件联动配合,而可随着所述支架组件的运动对所述支架组件产生作用力;
[0009]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归位助力机构和所述折叠助力机构均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折叠位置运动的作用力;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临界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归位助力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作用力,所述折叠助力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折叠位置运动的作用力,且所述归位助力机构提供的作用力大于所述折叠助力机构提供的作用力。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归位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凸轮和随动组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并可随所述支架组件转动,所述第一凸轮的轴端面设有凸齿,所述凸齿具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挤压斜面和第二挤压斜面,所述随动组件可弹性伸缩地抵顶于所述第一凸轮设有所述凸齿的一侧,所述随动组件与所述凸齿相对的一侧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一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挤压滑动;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临界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二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挤压滑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凸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随动组件包括滑块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滑块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滑块背离所述第一凸轮的一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随动组件与所述凸齿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之间形成止位槽;当所述支架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凸齿与所述止位槽咬合;当所述支架组件受到外翻作用力时,所述第一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三导向斜面挤压滑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夹持力补偿机构;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夹持力补偿机构用于为所述支架组件提供向内侧翻转的辅助夹持力,且所述辅助夹持力随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辅助夹持力保持恒定或者所述辅助夹持力撤除。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力补偿机构包括助力弹性件和触发件,所述助力弹性件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支架组件靠近所述助力弹性件的一侧;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小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助力弹性件干涉接触,且干涉量随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助力弹性件之间的干涉量保持恒定或者干涉量为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连接轴,所述夹持力补偿机构包括第二凸轮、活动块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凸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二凸轮的轴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邻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活动块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二凸轮相对的一侧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邻接的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活动块背离所述第二凸轮的一侧;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小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第二斜面挤压滑动;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抵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模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开口侧,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过线空间。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一侧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悬臂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悬臂相对所述第一悬臂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第一悬臂呈第一预设夹角并保持固定,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第一悬臂呈第二预设夹角并保持固定,所述第一预设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夹角。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臂与所述第二悬臂对应设有供转轴穿接的轴孔,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于所述轴孔并通过卡接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转轴的周面设有凸键,所述轴孔的内壁面设有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凸键与所述第一键槽卡接配合,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凸键与所述第二键槽卡接配合。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悬臂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悬臂叠面咬合以进行力传导,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悬臂叠面咬合以进行力传导。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架组件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助力机构包括扭簧和两个固定轴,各所述支架组件分别连接一所述固定轴,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固定轴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固定轴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智能眼镜,包括镜腿、镜框和如上所述的铰链模组,所述镜腿和所述镜框通过所述铰链模组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铰链模组通过将支架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当应用于智能眼镜时,可将镜腿与支架组件连接,以使镜腿能够在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架组件,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相对所述基座具有在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折叠位置、临界位置和打开位置;以及归位助力机构和折叠助力机构,均与所述支架组件联动配合,而可随着所述支架组件的运动对所述支架组件产生作用力;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归位助力机构和所述折叠助力机构均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折叠位置运动的作用力;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临界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归位助力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打开位置运动的作用力,所述折叠助力机构用于提供使所述支架组件朝向所述折叠位置运动的作用力,且所述归位助力机构提供的作用力大于所述折叠助力机构提供的作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位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凸轮和随动组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支架组件连接并可随所述支架组件转动,所述第一凸轮的轴端面设有凸齿,所述凸齿具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挤压斜面和第二挤压斜面,所述随动组件可弹性伸缩地抵顶于所述第一凸轮设有所述凸齿的一侧,所述随动组件与所述凸齿相对的一侧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临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一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挤压滑动;当所述支架组件在所述临界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二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挤压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凸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随动组件包括滑块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滑块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对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并弹性抵接于所述滑块背离所述第一凸轮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组件与所述凸齿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之间形成止位槽;当所述支架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凸齿与所述止位槽咬合;当所述支架组件受到外翻作用力时,所述第一挤压斜面沿所述第三导向斜面挤压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的夹持力补偿机构;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夹持力补偿机构用于为所述支架组件提供向内侧翻转的辅助夹持力,且所述辅助夹持力随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所述支架组件的外翻角度大于所述预设角度时,所述辅助夹持力保持恒定或者所述辅助夹持力撤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力补偿机构包括助力弹性件和触发件,所述助力弹性件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架组件之间,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楠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